宁波浙菜美食必去的十家店(甬府上品之上让人吃了又想的)
宁波浙菜美食必去的十家店(甬府上品之上让人吃了又想的)宁式十八斩单人份 Fine Dining 式上桌的油炸芋艿羹,未见其身,就已闻见一阵猪油香飘来。重猪油、油渣、芋艿细腻一体,蜡烛芯保温,隐约可见器皿中央还在咕咚冒着泡,自觉动勺的那一刻,就便已预示了光盘的结局!入口重油香、不咸,这大概就是翁先生说的把宁波当地土菜精做的最佳典范了! “重”口味,才会让人吃了又想鲜咸合一,是宁波菜最大的口味特色,通俗的讲上海人做菜爱用糖、用酱油来提鲜味,宁波人则更喜欢用盐,用盐味吊出食材的鲜,口味属于打开味蕾食欲的“重”,浓郁到在夜深人静时会勾起人们味觉回忆的那种!油渣芋艿羹
甬,是浙江宁波市的别称;
甬府,在上海做着最纯粹的宁波菜
汽车开进茂名南路上的老锦江饭店,这家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花园式饭店,让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会不自主去联想它的前世今生。甬府藏在饭店锦北楼的 12 层,遗世而独立,跟随穿着西服和旗袍的服务生来到走廊尽头的那间包厢,墙上是关于老宁波记忆的黑白照片,视线转移看到一旁的手工刺绣墙纸,一个小细节,Get 到了餐厅低调的奢华气质!
翁先生是个地道的宁波人,厨师出身,对于宁波菜,他的心里有一杆秤,有的能改,有的东西坚决不能变,自立门户后一心做着最纯粹的宁波菜,什么叫纯粹?那可以是最传统的宁波十大名菜;可以是从当地农村挖掘来的土菜,把它精做;或者宁波市外渔民做的渔家菜,也可以。绝对不是什么好卖做什么的江湖菜,就对了!
“重”口味,才会让人吃了又想
鲜咸合一,是宁波菜最大的口味特色,通俗的讲上海人做菜爱用糖、用酱油来提鲜味,宁波人则更喜欢用盐,用盐味吊出食材的鲜,口味属于打开味蕾食欲的“重”,浓郁到在夜深人静时会勾起人们味觉回忆的那种!
油渣芋艿羹
单人份 Fine Dining 式上桌的油炸芋艿羹,未见其身,就已闻见一阵猪油香飘来。重猪油、油渣、芋艿细腻一体,蜡烛芯保温,隐约可见器皿中央还在咕咚冒着泡,自觉动勺的那一刻,就便已预示了光盘的结局!入口重油香、不咸,这大概就是翁先生说的把宁波当地土菜精做的最佳典范了!
宁式十八斩
活蟹零下 38 度急冻,待上桌前自然解冻后,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开斩十八下,撒上姜葱末后,浇上胡椒、酱油、醋、老酒几味常规料配比调味。
均匀大小的梭子蟹肉每一块都伴着黑色蟹膏、黄金蟹黄,配着诱人酱色,就已足够让人食指大动,入口呲溜一下,便壳肉分离,酱香口带着点儿烟熏的酸甜味强势扑面而来,吃的忘我,回过神来,才忆起这就是那个久违了的、升级了的呛蟹味啊!
米鱼胶
同为鱼胶,广东菜里常见用干货花胶入汤,甬府选择了胶原蛋白、柔软度都更高的上乘新鲜鱼胶,去走所有腥味来源肥膘,加醋与蒜子调味,醇厚的胶质感,轻盈绵软得很!白盘旁点缀了一片枫叶,令人联想起落叶不扫的几条上海小马路,据说这片叶子也随四季更迭,颇有时令意境!
主人家的黄鱼宴
甬菜多海味,是得益于宁波的优势地理位置,漫长海岸线,靠近舟山渔场,丰富的海产资源为宁波菜和各类海鲜也画上了一个等号。前阵子大闸蟹上市,蟹宴的灵感带给了甬府黄鱼多吃的新思路,自此,一桌上乘的黄鱼宴自是而来。
黄鱼冻
宴席冷菜之一,上桌自带时下非常时髦的“江雾”干冰效果,但却是非常典型的宁波当地菜。宁波人喜欢红烧的味道,特别是红烧鱼,旧时人家晚餐做了鱼剩下隔夜后,发现红烧的汤卤和鱼肉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菜肴被反复改良精致化后,多了份胶质感,鱼肉入味,凝固后的鱼冻极鲜,入口即化。
黄鱼狮子头
头一回见到用鱼肉做的狮子头,和做鱼丸不一样,黄鱼肉本身并不存在张粘性,如何做到松弛、嫩滑、不散的神奇品质?这是秘密,天机暂不可泄漏!入口就是谜之鲜美、有料!
堂灼雪菜野生大黄鱼
早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这是历史上关于“黄鱼汤”最早的说法。而大黄鱼作为宁波海鲜里面最珍贵高端的食材,它的要价不菲,在宁波宴席上也是起到镇场作用的一道绝对硬菜!
或许,很多人都经历过让小黄鱼带偏大黄鱼实则无比珍贵的事实,时间一长,大黄鱼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地位“一落千丈”,尤其当主人家宴请客人时,这是一件非常唱垮主人家厚重心意的事儿,所以说,在改良这道雪菜黄鱼汤的时候,一来要改善鱼肉与汤彼此均处于最完美食用阶段上桌的问题,二来要让食客了解到大黄鱼食材的珍贵性,翁先生就借鉴到了广东人“过桥”的做法!
片好了的生黄鱼片被均匀码于冰砖之上,那片最金贵的鱼胶被取出放置在了鱼唇上,上桌绕场一周巡礼后,当堂将黄鱼片下入熬好的小黄鱼汤中烫制,加入雪菜、手打年糕灼上数十秒,待等到再次出现在食客眼前的,就是一盅奶白透滑,泛着些许金黄色泽的极品黄鱼汤了!鱼汤滑爽、鱼肉鲜嫩,加上煮到恰到好处的 Q 弹年糕,每一勺都属精品,言语无法形容的渔家好味!
收尾彩蛋:宁波汤圆
当芝麻汤圆被冠上宁波二字,身价就翻了个倍。那在如今这个遍地都是“宁波汤圆”的市面上,最初名扬千里的宁波汤圆到底是什么样的?翁先生和我们讲了 2 个故事
1.家庭作坊的冬汤圆
你知道为什么以前的宁波人要在过年时吃汤圆吗?因为冬至时候的猪油膘是最肥的,特别是家养的土猪油,以前的农村人到了冬至就会杀猪熬猪油,把肥膘存下来碾碎,和炒香的芝麻、白糖掺在一起做馅,这样做的汤圆芯才叫流沙的!汤圆皮也是,用冬水浸的糯米会更糯,一定要趁着冬至到过年那一个月刮西北风的时候,把糯米磨粉后用西北风晒干,这样就算存到夏天也不会发黄发酸。所以说,最好的宁波汤圆一定是家庭作坊做的,因为太费功夫了!
2.甬府“比武招汤圆”
为了寻找最好吃的糯米汤圆的馅料,甬府在宁波当地进行了一场有奖征稿比拼!翁先生带领一众人走访了当地好几个农村,请当地人把他们做的最好的汤圆端来,兜兜转转后状元郎的头冠落到了鄞江的一位村妇头上。甬府从她手里接过了宁波汤圆的秘方,改良后到每日开餐前,餐厅后厨便会手工制作200个汤圆,用的猪油就是每年冬至去农村收的家养猪油,冷冻备常年用!一口咬下去,晶莹的芝麻流沙会让你一滴都舍不得让它流走!
2018 上海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厅 甬府
地址:黄浦区茂名南路 59 号锦江饭店锦北楼 12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