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了三年咏春还打不过一年的拳击(练了一年咏春拳学到了什么)
练了三年咏春还打不过一年的拳击(练了一年咏春拳学到了什么)钳羊马,所谓钳,靠大腿后侧肌群的收缩而使两膝盖内聚,而并非靠前部肌肉收缩而使两膝向内夹,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一个是依靠大腿后侧股群发力,这样才能实现坐马。而如果是用大腿前部肌群内夹紧,必然是跪膝跪马,这种马不仅无力,久而久之,对膝关节半月板过度挤压而使膝关节受损。在做钳羊马训练时,上身必然是直立,这种直立完全颠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昂首挺胸的直。咏春拳要实现的直是脊柱的直,这种直是相对的直,因为脊柱在生理状态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咏春拳钳羊马和二字马要保证上身的直,就是脊柱纵线垂直于地面,然后通过腰肌与竖脊肌的收缩进而稳固腰部。拧腰送胯,实现骨盆平面与脊柱纵线的嵌合,进而通过骶骨弓而将上身力量均匀地通过两个股骨而传到脚掌。练好咏春拳的钳羊马和二字马貫穿了练习咏春拳所有套路动作,包括八斩刀法和六点半棍法的始终!图2:四平马而咏春拳钳羊马在站姿上在创拳伊始总结了诸多拳术的动作基础上所创出
#2020生活记忆#
咏春拳的马步有最基本的两势,分别为钳羊马和二字马,钳羊马又作钳阳马。二字马即我们所说的寻桥马。
图1:咏春拳寻桥马
钳羊马,这个钳字就已经很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这种高姿态的马步她的独特之处,一,她是高姿态站立,不同于其它拳术的四平大马,或十字马(即弓箭步)。后二者属于低姿态的马步,重心下坠大有四平八稳之意,这种马步容易控制身体重心,因而容易站立,不足之处就是这种低姿站立的马步变化动作身体很受限制,故而相对出拳脚时间慢,包括身形的变化上。
图2:四平马
而咏春拳钳羊马在站姿上在创拳伊始总结了诸多拳术的动作基础上所创出这种似乎与平时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高姿态马步,似乎直接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乃至生产劳作的习惯而演绎出来的拳术动作,却恰恰是在人体生理自然状态下本位表达。这种采取高姿态站站的马,重心明显较四平马或十字马上提,重心高,自然平衡不容易维持,而既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又要利用这种结构发挥出咏春拳的结构力。这,正是咏春拳难点之所在,也是无数的咏春拳习练者要在不断练习中修正。这种高姿态站立的钳羊马,她由于重心高,移动起来灵活而且多变,只要极小辐度的改变身体,通常小谂头套路动作改变45度,寻桥又加了45度达到90度,而标指又在寻桥基础上多了45度,达到135度。咏春拳只需通过马步的转变就能实现135度的打击范围而勿需移动身体,这基于马步的稳、有力!
图3:十字马、弓箭步
练好咏春拳的钳羊马和二字马貫穿了练习咏春拳所有套路动作,包括八斩刀法和六点半棍法的始终!
钳羊马,所谓钳,靠大腿后侧肌群的收缩而使两膝盖内聚,而并非靠前部肌肉收缩而使两膝向内夹,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一个是依靠大腿后侧股群发力,这样才能实现坐马。而如果是用大腿前部肌群内夹紧,必然是跪膝跪马,这种马不仅无力,久而久之,对膝关节半月板过度挤压而使膝关节受损。在做钳羊马训练时,上身必然是直立,这种直立完全颠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昂首挺胸的直。咏春拳要实现的直是脊柱的直,这种直是相对的直,因为脊柱在生理状态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咏春拳钳羊马和二字马要保证上身的直,就是脊柱纵线垂直于地面,然后通过腰肌与竖脊肌的收缩进而稳固腰部。拧腰送胯,实现骨盆平面与脊柱纵线的嵌合,进而通过骶骨弓而将上身力量均匀地通过两个股骨而传到脚掌。
图4:钳羊马
钳羊马的脚掌必须平贴于地面,这,通过两下肢传来的力量甚或对手施加于已身的力量,也通过脊柱传向双下肢进而到脚掌到地面。传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扎实稳固的钳羊马,当对方施加多大的力于你,同样你能将这个力量反馈给对手。这也是坐马的精要。
咏春拳的马,钳羊马,二字马,我们称其“坐马”,不是“扎马”,更不能是“跪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