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t14阿玛塔坦克数量(俄陆战之王驶向何方)
俄t14阿玛塔坦克数量(俄陆战之王驶向何方)2A82-1M型火炮可以发射上述制式弹药和新开发的提高威力的弹药。“铅锤”1和“铅锤”2次口径穿甲弹早在2004年就已经作为现代化改进型T-72BA、T-80UA、T-80UE1坦克的制式弹药。为了对付步兵,还研制了3VOF128“海魂衫”1杀伤爆破榴弹(2014年完成设计试验)。缺少并列机枪令人感到奇怪,这将导致炮长使用不适宜由125毫米弹药攻击的目标造成炮弹的消耗,这也可能是自动装弹机上弹药数量比T-72坦克增加10发的原因之一。该型坦克没有安装类似“锻锤”和T-95坦克上配置的30毫米机关炮。提高威力的带3BM59“铅锤”1弹头的3VBM22次口径穿甲弹和带3BM60“铅锤”2弹头的3VBM23次口径穿甲弹(穿深740毫米)与制式次口径穿甲弹(3BM44“果树”为440毫米)相比,其穿甲威力提高100~150毫米。为“舰队”坦克研制的改进型次口径穿甲弹穿甲威力可能超过800毫米。坦克
在今天俄罗斯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上,俄罗斯陆军明星装备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很意外的并没有参加阅兵。因为自2015年红场阅兵首次亮相后,它便成为红场阅兵必不可少的亮点,被誉为全球首款第四代主战坦克。此次T-14没有参加阅兵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疑虑,造价高昂、VR技术不成熟,在未来战场上它能否驰骋纵横,成为俄军的中坚力量,还有很多路要走。
机动性能
“舰队”坦克发动机功率为1 200马力(882千瓦)。据开发者称,未来该型发动机功率可增强至1 500~1 800马力(1 102.5~1 323千瓦)。
T-14“舰队”坦克车体
坦克燃油系统总容量为2 015升,包括车内和车外部燃料箱储油量,其中车内油箱存放燃料816升,其余部分燃料存放于车体后部履带上部的甲板燃料箱中。传动装置为机械式,带有自动换档的行星变速箱。悬挂装置的刚度为167~206千牛/米,而液压减振器阻力在正向行驶和反向行驶(倒档行驶)分别不超过55千牛和120千牛。
火力性能
“舰队”坦克安装2A82-1M型125毫米坦克炮。从外观上看,2A82与2A46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原身管中部的抽烟装置。这也是“舰队”坦克炮塔内无人的有力佐证。因为坦克炮塔内无人,就不用考虑坦克火炮发射时泄漏到炮塔内的有害气体问题。该型火炮可以使用制式弹药和新开发的增加装药量的新型弹药。弹药基数40发(其中32发在自动装弹机内)。PKTM 7.62毫米遥控机枪与观察瞄装置安装在炮塔后部的平台上,枪弹基数2 000发。
缺少并列机枪令人感到奇怪,这将导致炮长使用不适宜由125毫米弹药攻击的目标造成炮弹的消耗,这也可能是自动装弹机上弹药数量比T-72坦克增加10发的原因之一。该型坦克没有安装类似“锻锤”和T-95坦克上配置的30毫米机关炮。提高威力的带3BM59“铅锤”1弹头的3VBM22次口径穿甲弹和带3BM60“铅锤”2弹头的3VBM23次口径穿甲弹(穿深740毫米)与制式次口径穿甲弹(3BM44“果树”为440毫米)相比,其穿甲威力提高100~150毫米。为“舰队”坦克研制的改进型次口径穿甲弹穿甲威力可能超过800毫米。
2A82-1M型火炮可以发射上述制式弹药和新开发的提高威力的弹药。“铅锤”1和“铅锤”2次口径穿甲弹早在2004年就已经作为现代化改进型T-72BA、T-80UA、T-80UE1坦克的制式弹药。为了对付步兵,还研制了3VOF128“海魂衫”1杀伤爆破榴弹(2014年完成设计试验)。
2E58稳定器为带高低向和水平向瞄准的电传动机电稳定器,具有低功耗、高精度和低火灾风险等特性。UUI-2接收传送器安装在身管基部,在火炮射击过程中能保证自动测量身管弯曲度。风向和压力传感器(DVD)为电容式,能够保证测量纵向、横向风偏和大气压力。
防护性能
“舰队”坦克总体布局与被抛弃的“195工程”坦克类似。提高乘员的防护性是通过将炮塔内乘员的工作位置移动到具有高防护性的车体前部实现的,此时车体前部乘员舱防护重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减少炮膛防护的重量来弥补,这是因为炮塔外廓尺寸和用于设置乘员工作位置的内部空间减少了。
提高车体内乘员舱(乘员操控模块)防护性和生存性是通过减少乘员舱内部总面积(与传统总体布局坦克有人舱室相比)实现的。武器装备模块与乘员操控模块用横舱壁分隔开,从而降低了乘员舱内乘员的伤亡概率。操控模块(乘员舱)的防火抑爆安全性和乘员的生存性依靠与密封燃料箱和弹药分隔的全封闭乘员工作舱来实现。
“舰队”坦克的防护系统包括综合防护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前部的爆炸反应装甲(动能防护系统)组成。这种爆炸反应装甲也安装车体两侧(直到动力传动舱)。上支履带的前部覆盖有爆炸反应装甲,此点在车体内配置乘员组时尤其重要。在车体侧部前面爆炸反应装甲模块配置方式为折叠式,以便于行动部分的维护保养。
炮塔顶部也覆盖有爆炸反应装甲,为了提高乘员舱的防护,包括舱口也安装了这种爆炸反应装甲。动力传动舱外侧车体安装有栅格式裙板。车外部安装的爆炸反应装甲与T-95坦克上安装的类似,但覆盖的面积显著增加。
该坦克的重要特点是采用了防御高精度武器的全套系统。包括保护坦克正面方向120度范围的主动防护系统、多光谱烟幕发射系统和安装在炮塔周边的激光与紫外线辐射告警系统。为了快速、准确地向未知来袭弹药方向发射假的红外和雷达目标,而不需要旋转炮塔,只需快速旋转发射器。防御水平向的来袭弹药依靠主动防护系统和干扰系统(炮塔上安装的两套旋转装置)。防御攻顶弹药依靠干扰系统(顶部安装的两套固定装置)。
坦克上还安装有地雷电磁防护系统。炮塔周围配有激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告警指示器(导弹发射探测系统)。
在前导弹探测与发射指示器(系统)下面配置有带主动防护系统和目标指示相控阵天线的雷达系统。炮塔顶部安装有旋转和固定安装的多光谱干扰装置。雷达系统组件的下面安装有主动防护系统发射装置。“阿富汗尼特”主动防护系统是“鸫”主动防护系统的发展型。“鸫”主动防护系统由竞技体育和狩猎武器中央设计研究局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
“舰队”坦克的缺陷
集众多新型科技和优点于一身的“舰队”坦克被冠以世界上目前最优秀的坦克的称号,但是其自身同时也有很多缺点。这包括,在总体布局上,独立的载员舱无法为肩并肩布局的乘员组提供足够的空间;炮塔在现代自动火炮面前的易损性;车长和炮长视觉通道缺乏;无法确保车长位置周视视野。炮长没有备用瞄准镜等。
另外,大量外挂的观测防护设备容易遭到攻击后失效,顶置式无人主炮一旦发生故障,乘员必须到外部实施修理,也增加了不安全性。其顶置式炮塔目前有太多窝弹区域,这也是其缺陷之一。而且,车体两侧废气的排放提高了坦克被红外设备发现的几率。还有一个本可避免的缺点,没有为火炮配置并列机枪。
现在少量生产的“舰队”坦克仍然在测试中。坦克上安装的大部分系统乘员还没有完全掌握,无疑将需要很多时间去磨合。一辆坦克能够成功,并不是只有先进的设计,更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以解决细节问题。只有该坦克真正投入部队使用,才能知道其实际使用和作战效果。
未来发展
关于“舰队”坦克的未来发展动向,我们可从以下信息中寻找端倪:
2016年3月,“舰队”坦克的研制厂商俄罗斯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声称,该型坦克在俄军中仅需测试一年,2017年就可以开始服役。
同年4月,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宣称,2017至2018年间计划向俄罗斯军方交付100辆首批“舰队”系列战车。
2017年2月7日,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总经理奥列格·西延科向记者表示,“舰队”坦克“将在2018年投产,但我们需要缩短试验期限。”
2017年5月23日,俄罗斯陆军宣布,“舰队”坦克将首批加入俄军第二近卫摩托化步兵师下属的第一近卫坦克团服役。提前宣布“舰队”坦克将列装著名的王牌部队是俄罗斯国防部刻意采取的高调行动,意在提高俄军的正面形象。
同时也表明,此前一些俄媒报道的关于军方多次抱怨“舰队”坦克完成度较差,可靠性不达标,部分子系统达不到开始国家试验定型试验标准的问题,可能确实存在。
2017年6月20日,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会议上说:“我希望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领导层能够保证“舰队”坦克在2019年入役,然后进入批量生产。”他表示,希望“舰队”坦克能像T-72坦克一样在俄军中服役几十年。
2017年7月10日,“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谢尔盖•切梅佐夫对记者宣布:“舰队”坦克部队试验应该于2018 年年底之前结束,2019年开始生产。说国防部准备采购多少辆车还为时过早,但可肯定的是,“舰队”满足部队需求,是世界上的最先进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