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背叛朱元璋原因(他劝朱元璋别杀朱文正)
朱文正背叛朱元璋原因(他劝朱元璋别杀朱文正)第一,宋濂从来不随便在朱元璋面前评点别的大臣,朱元璋问到他的看法,他也只说别人的好处。 宋濂近距离接触朱元璋,自然早就看清楚朱元璋的性格,所以他不像刘基那样锋芒毕露,为人处事非常小心,诚恳而且谨慎,待人充满善意,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 在许多重大事项上,朱元璋都要听一听宋濂的意见。比如他要封赏开国功臣,把宋濂找来,让他讲一讲历代都是怎么做的,两人一起昼夜商讨如何划分功爵的等级。再比如,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应该如何处置,宋濂说朱文正确实该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 就是劝朱元璋不要杀朱文正,只要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就可以。朱元璋最初应该是听从了这个意见,后来朱文正不改,结果丢了性命。 这些事例都说明,宋濂一直是朱元璋的高级参谋,深得信任。又因为他的文章出色,明初的许多王公大臣的神道碑都出自他的手笔。
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胸怀大志,开始招揽天下英才。在李善长等人的举荐之下,从浙江请来了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几位名士,委以重任。
这四位的人生结局都不太好,叶琛早早死在了洪都,章溢也死得比较早,儿子后来成了一员武将。刘基就不用说了,死得不明不白,还搭上了两个儿子,但总算给后代子孙挣下了一个诚意伯的爵位。
宋濂的学问、文章都比刘基更好,但结局不如刘基,下面我们就说说他的故事。
宋濂是浙江金华人,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学问渊博。来到南京之后,宋濂平时随侍朱元璋左右,充当顾问,并且担任朱标的老师。明朝建立之后,宋濂主持编修《元史》,做过翰林学士,但也被贬过官。
在许多重大事项上,朱元璋都要听一听宋濂的意见。比如他要封赏开国功臣,把宋濂找来,让他讲一讲历代都是怎么做的,两人一起昼夜商讨如何划分功爵的等级。再比如,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应该如何处置,宋濂说朱文正确实该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
就是劝朱元璋不要杀朱文正,只要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就可以。朱元璋最初应该是听从了这个意见,后来朱文正不改,结果丢了性命。
这些事例都说明,宋濂一直是朱元璋的高级参谋,深得信任。又因为他的文章出色,明初的许多王公大臣的神道碑都出自他的手笔。
宋濂近距离接触朱元璋,自然早就看清楚朱元璋的性格,所以他不像刘基那样锋芒毕露,为人处事非常小心,诚恳而且谨慎,待人充满善意,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
第一,宋濂从来不随便在朱元璋面前评点别的大臣,朱元璋问到他的看法,他也只说别人的好处。
第二,宋濂经常入宫陪伴朱元璋和皇太子,知道太多宫中的隐事,但他从来不与外人提起一个字。他知道朱元璋经常秘密打探大臣的行为,所以不敢对朱元璋有任何的隐瞒。
可以说,宋濂非常非常谨慎,但是最终没能免祸。
洪武十年,六十八岁的宋濂致仕,返回浙江老家。洪武十三年,他的孙子宋慎被划为胡惟庸党,宋濂也受到了连累,马皇后、皇太子百般劝说朱元璋,宋濂才得以不死,被贬往茂州。但他很快就死在了夔州,时年七十二岁。
关于宋濂获罪的原因,《国初事迹》也说他是被孙子连累的,被抄家并且押往南京,准备处死。马皇后认为,宋濂已经退休回了浙江,肯定不知道孙子的事。他劝朱元璋道:“田家请一先生,尚有终始,不忘待师之礼。宋濂亲教太子、诸王,岂可无师生之义?”
意思是说,乡下种地的农夫都懂得尊敬老师,宋濂是咱们儿子的老师,怎么可以杀掉。
《剪胜野闻》中却有不同的说法,记载也更详细,明显带有演绎的痕迹。当年宋濂致仕回乡之前,跟朱元璋约定,每年他都要赶到南京来拜见。结果到了洪武十三年,宋濂没有像往年一样露面。朱元璋询问他的儿子宋璲、孙子宋慎,二人解释说,宋濂得了重病,来不了。
朱元璋抱着一惯的怀疑态度,派人悄悄赶往浙江打探,发现宋濂没有重病。就给宋璲、宋慎定了一个欺君之罪,抓了起来。同时还要派御史前去处置宋濂,要杀人、抄家。
皇太子朱标苦苦为自己的老师求情,请父皇不要杀宋濂,结果朱元璋大怒,说出一句重话:“候汝为天子而宥之”。
一位皇帝对皇储说出这种话来,可不是好现象。当年宋太宗就对自己的侄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说过类似的话,吓得赵德昭自刎而死。
朱标也是一样的老实孩子,吓坏了,“惶惧不知所出”,干脆跳水寻死,被身边的人救了上来。朱元璋听说之后,反应比较奇怪,是“且喜且骂”,说:“痴儿子,我杀人,何预汝耶?”
这样的态度令人费解,当然更让人脊背发凉。猜测一下,朱元璋生气的是朱标做出这种傻事,真是太蠢,而且他身为皇太子,万一出事损失太大。他喜的是儿子的忠诚、仁义,将来接了班,肯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们。
朱标闹了一场,朱元璋还是不肯饶过宋濂。马皇后也婉转为他求情,搞得朱元璋很烦,也就不再坚持要杀宋濂,只把他抓回了南京,贬到茂州。
宋濂的二儿子宋璲是中书舍人,孙子宋慎是仪礼序班,官职都不高,但都在朱元璋身边工作。猜想宋慎是与宰相胡惟庸走得太近,因此而获罪,连累了叔叔和爷爷。
可怜七十多岁的宋濂,拖着老病身躯,死在遥远的他乡。朱元璋翻脸,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