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明初,寺院被没收为官产。宣德、景泰年间,又重新作为佛教寺庙并予以重修。此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元武宗至大年间,华严寺慧明法师主持重修,兴建了一些附属建筑。元末战乱,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又重建了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殿堂。至此华严寺已不复辽代始建时规模。华严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谨。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礼佛。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西南,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佛教经典《华严经》命名。辽国皇室宗庙,地位显赫。

华严寺变化之大,先生竟然找不到华严上寺的山门。他可是来过两次的呀。只可惜那两次都碰巧华严寺在保护性维护,没看全。今天的华严寺,寺庙宏大,新建的华严寺塔仿应县木塔形制,全部木制榫卯结构,很恢弘。华严寺大规模维护与扩建工程快收尾了。如果友人们十月一国庆期间去华严寺,就可以看到完整版的华严寺了。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

辽保大二年(1122年),华严寺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兵燹后,华严寺重建。

再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如果您有皈依证、度牒可以免费进入!这条规定在太原的多福寺、净因寺、介休张壁古堡、霍州衙署等鱼所拜谒的庙宇中都得到执行!鱼感恩,享受此项待遇的同时,在每个殿堂内留下布施。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

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又重建了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殿堂。至此华严寺已不复辽代始建时规模。

华严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谨。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

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礼佛。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5)

元武宗至大年间,华严寺慧明法师主持重修,兴建了一些附属建筑。元末战乱,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6)

明初,寺院被没收为官产。宣德、景泰年间,又重新作为佛教寺庙并予以重修。此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7)

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华严寺又遭战火,只有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随后,其余殿堂又陆续予以重修。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8)

重修后的华严寺规模和结构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华严寺一派凋敝。新中国成立后,华严寺得到维护。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9)

1961年,上、下华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0)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1)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2)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3)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4)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5)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6)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7)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8)

感谢先生,偷拍功夫见长,我们才得以忘记时间欣赏先人留下的辉煌造像艺术!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19)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0)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1)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2)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3)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4)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5)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6)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7)

华严下寺的薄伽教藏只偷拍成功下面一张照片。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8)

离开华严寺步行一公里来到善化寺。善化寺外有一座原兴国寺的明代万历年间琉璃五龙壁,历经岁月磨蚀,色彩依旧艳丽。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29)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永泰门内街,是一组比较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群,气势宏伟。与华严上、下寺同为国一。

善化寺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左为复建的文殊阁,右为普贤阁。 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0)

山门亦为天王殿,单檐五脊顶,面阔5间,进深2间,当心间辟门。 门悬“威德护世”额。内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

善化寺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部毁于兵火,金初,该寺上首圆满大师主持重修。自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并颇具规模。元史记载,曾有四万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会,作佛事活动。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称今名善化寺。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1)

鱼和先生是下午三点到善化古寺的,游客很稀少,三圣殿的看护人员跟着鱼和先生,偷拍不易。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2)

三圣殿,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台基高一米多。平面呈长方形。面阔5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

三圣殿左右次间的斜拱是辽金建筑的特有形制,各出60度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为金代斜拱盛行。它不但承载檐部重量,且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可谓金初代表性木构建筑殿内只用四根主柱和四根辅柱支撑梁架,顶部采用“彻上露明造”的做法,加大了空间,便于做佛事活动,是减柱法的典型实例。正面佛坛之上供有“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三圣前,有二位助侍菩萨侍立,佛坛后面有手持降魔杵的护法韦驮塑像。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3)

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撰《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因金羁朱氏在此寺长达14年,朱氏目睹寺院重修经过,以飞扬文采翔实记载,可信度高。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4)

殿内还有四通碑碣,为研究该寺之重要文献资料。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5)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6)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7)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8)

普贤阁金代重建,有唐代楼阁遗风。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39)

文殊阁,仿普贤阁在遗址上重建的。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0)

文殊殿

普贤阁建于金代贞元二年(1154年),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重檐九脊顶两层楼阁。结构精巧,比例匀称,玲珑秀气,高高耸立于寺院之内,阁内置有木梯,可登阁远眺。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1)

普贤殿,单檐九脊顶方形楼阁。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2)

大雄殿,是善化寺最大殿宇,前有月台,左右设有钟鼓二楼。

大雄宝殿内正中供有泥塑金身五方佛像, 硕大的莲座镶有莲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狮首等装饰,手法雄健,与其上之五如来佛像同为辽代遗物。周围还有弟子、菩萨恭谦敬谨。两侧砖台上立有二十四诸天,神情各异,无一雷同。当为金塑之上品。殿内东西两侧砖台之上置有二十四诸天塑像,这些立像高达2.5米左右,神态各异,性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殿内西、南两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所绘壁画,内容均为佛教故事 。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3)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 为辽代遗构。殿内正中供有泥塑金身五方佛像,是金代原作, 历代彩绘修饰。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4)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5)

偷拍不成,鱼和先生在善化古寺里转悠了三个来回,悻悻离去。大同游历至此结束,第二天八月二十九日一早赶往浑源依次去圆觉寺、永安寺、悬空寺参禅礼佛,下午到恒山寻仙悟道。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6)

鱼此刻在洪洞,传递信息:朔州善福寺,恒山寺庙群、五台县大佛光寺、南禅寺,介休的张壁古堡,洪洞的广胜寺对六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人士收半价门票。悬空寺入寺门票与五台山的塔院寺、大显通寺、黛螺顶、菩萨顶四大寺香花券六十至七十岁人群与普通游客一视同仁,没有优惠,半价待遇都没有。

大同法华寺善化寺华严寺(7晋行大同)(47)

有关链接:

华严寺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华严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的前檐装板门三道,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檐高9.5米,出檐达3.6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

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画面高6.4米,长136.8米,总面积876平方米,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其内容有佛本生故事图、"七地九会"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达摩传法记图、准提佛母图、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图、华严三圣图、水月观音图、罗汉图等,采用山石、流水、云雾、树木、楼阁、亭台等景物相隔联之传统手法,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殿顶的天花板彩绘龙凤、花草、梵文等,构图繁复。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现在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整个色调以墨绿、红、金为主。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堪称"神品"。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衣饰贴体、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

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壁藏分上下两层,下层设门,内为经橱,置于叠涩基座之上。其上部为腰檐平座,座上置佛龛。龛内顶部平棋和腰檐遮板彩绘图案为辽代绘制,外有勾栏。龛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鸱吻,与大型建筑几无二致。其所用斗拱种类繁多,计有17种。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束腰栏板雕刻镂空几何图案达37种。楼阁雕工极细而富于变化,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已故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藏经阁内,共有明、清藏经1700余函,18000多册,其中有明代永乐和万历年间刻印的佛经1700多册,佛经皮函表用绫绵装裱,是佛经中的上品。殿内还有一套清代完整的《龙藏》。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塔底近500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千佛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余尊。在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如"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妙转法轮"等。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