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辈子会有遗憾吗(怨天怨地一辈子)
人生一辈子会有遗憾吗(怨天怨地一辈子)他有个朋友,我们叫他老E,老E是一名普通的国企职员,因为太普通,也因为自己的岗位不受重视,又或是自己确实闲的无事,于是他开始以抱怨这种既招人烦又招自己烦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一位网友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说那些怨天怨地的人,绝不会怨恨的就是自己。又比如说一个人很悲伤,他在感情中是被抛弃的一方,比如他明明付出了很多,也照顾着对方的情绪,满足着对方的要求,但偏偏自己被扣上了“跪舔”的帽子。怎么办呢?幡然醒悟之后他会明白,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有自爱,才会被别人所爱。于是他努力的完善自己,改掉恶习,抛弃那些让人讨厌的东西,于是他开始变得自信,变得值得托付。这些都是“正能量情绪”,而怨气则与之相对:怨气可以让一个人堕落到自己都看不惯自己的地步。
怨气,是一种很可悲的情绪。为什么呢?因为怨气无法改变什么。
比如说一个人很愤怒,他受到了不公,比如明明自己干的很多,水平也高,也懂交际之道,唯独就竞争不过那些个X二代。
怎么办呢?他的愤怒会化作一个坚持的力量,他想更强,想成为一个企业更重要的人,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在公司中成为真正的中流砥柱。
如果他不受赏识呢?很简单,现在需要真正人才的企业,太多太多。
又比如说一个人很悲伤,他在感情中是被抛弃的一方,比如他明明付出了很多,也照顾着对方的情绪,满足着对方的要求,但偏偏自己被扣上了“跪舔”的帽子。
怎么办呢?幡然醒悟之后他会明白,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有自爱,才会被别人所爱。于是他努力的完善自己,改掉恶习,抛弃那些让人讨厌的东西,于是他开始变得自信,变得值得托付。
这些都是“正能量情绪”,而怨气则与之相对:怨气可以让一个人堕落到自己都看不惯自己的地步。
一位网友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说那些怨天怨地的人,绝不会怨恨的就是自己。
他有个朋友,我们叫他老E,老E是一名普通的国企职员,因为太普通,也因为自己的岗位不受重视,又或是自己确实闲的无事,于是他开始以抱怨这种既招人烦又招自己烦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老E的抱怨是很有主流特色的:谁有钱,我就骂谁,谁比我闲,我就批判谁。
今天我说这个社会不应该这样,明天我说如果我来做某某事,我绝对比那些社会精英做的更好。
抱怨的逻辑很清晰,抱怨的方式很到位:总是针对那些他永远做不到的事情进行模拟成功,总是针对那些他无法理解的事情进行臆想控制。
说的多了,自己有些就真的信以为然,谈的深了,就把假的误以为真相。
老E的怨天怨地成了他在这个公司的人格标签:虽然老E没什么真本事,但是他有一颗有趣的灵魂。
不,应该说是娱乐大众的灵魂。
愈发激进,愈发招人厌恶;愈发主观,愈发惹人嫌弃。
终于,老E的口无遮拦让他受到了最合理的惩罚:被排挤,最后不得不辞职走人。
其实老E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的一生就是在怨天尤人中度过的,你很难读懂他们生存的意义,但是他们顽强的惹人嫌弃,又让别人觉得这也许是一种特别的意志:
这种意志,支撑着他们的愤怒,他们的悲哀,他们的不可一世以及他们的忐忑不安。
一生很短,一生又很长。
看着身边的人各有不同的成长,他们开始慌张。
看着熟悉的身影走的越来越快,他们开始悲伤。
因为慌张,所以变本加厉的愤怒。
因为悲伤,所以无所畏惧的怨恨。
以前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怨恨究竟恨的是什么?
我说,恨的其实是自己,但怨恨的人,往往始终不会承认这个事实。
因为对于一般的抱怨者来说,他们只是一时的失意,并不是把怨恨当作武器,那些抱怨其实是看清自己的一种方式。
而真正的怨恨,是根本不会看清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反而他们认为错,都是别人的。
这种悲哀的生存逻辑哺育着他们的心境,滋养着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我以前说过,远离那些负能量爆棚的人,因为他们爆炸了,会伤害到你。
这可是真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