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后裔今何在(王十朋的故事)
王十朋后裔今何在(王十朋的故事)奸臣秦桧王十朋入仕后,历任校书郎、王府教授。秦桧死后。王十朋廷对之中,王十朋以“权”为对,洋洋数万言,经学贯通,议论醇正,深得高宗赵构赞赏。其中“愿陛下正身以为本,任贤以为助,博采兼听以收其效。”高宗听了非常高兴,将他擢拔为进士第一人,即状元。宋高宗赵构
【王十朋】(1122—1171)南宋读书人。字龟龄,号梅溪,浙江温州乐清人。
王十朋幼年时,天资聪颖,日诵读数千言。有其祖父课读。后祖父、父亲相继谢世,家境败落。王十朋不得不作塾师,课幼童读书,以补贴家用,因他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他所创办的梅溪书院闻名遐迩,有学生百余名。
王十朋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苦读备考。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高中进士第一人。
王十朋
廷对之中,王十朋以“权”为对,洋洋数万言,经学贯通,议论醇正,深得高宗赵构赞赏。其中“愿陛下正身以为本,任贤以为助,博采兼听以收其效。”高宗听了非常高兴,将他擢拔为进士第一人,即状元。
宋高宗赵构
王十朋入仕后,历任校书郎、王府教授。秦桧死后。
奸臣秦桧
朝中杨存中独断专行。王十朋不畏其权势,大胆上疏弹劾,高宗准奏,杨存中倒台。由王十朋等贤臣正色立朝,朝中气象为之一新。王十朋擢升为著作郎。
高宗三十二年(1162)六月,因无子,禅位于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即孝宗,帝系复归太祖一脉。高宗自称为太上皇,孝宗淳熙十四年,十月,死。时年八十一岁,在古代帝王中属于高寿,仅次于清乾隆八十九岁。
宋孝宗赵眘
孝宗即位,王十朋上言:“一国之主,最重要的是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赏罚分明。”孝宗赞同,任命王十朋为起居舍人。然后,越王史浩权大心毒,王十朋两次上疏,弹劾史浩八大罪状,孝宗准奏,遂罢史浩一切官职,将其逐出朝廷。
越王史浩
王十朋多次建议整顿朝纲,起用抗金将领。张浚北伐失败,遭到主和派围攻。
张浚
王十朋上疏:“恢复大业不应因一次失败而动摇。”后来主和派执掌朝政,王十朋受到排斥,孝宗授他为兵部侍郎,他坚辞不受,改知铙州,任地方官。任内,他体恤民情,礼贤下士,救灾除弊,后任满调任夔州时,百姓在桥上跪乞留不得,以至将桥压断。桥修好后,命名为“王公桥”,来记念王十朋。王十朋的好友汪应辰说:“近世以来的地方官,还沒有一位像王十朋这样得民心!”
王十朋趣事一则:
王十朋不但写得一手好字,还能作画。如得到他的墨宝,是非常荣耀的,但他决不轻易为权贵者留赠墨迹。有一个名叫钱百享土财主,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却喜附庸风雅,和文人墨客结交,请他们吃饭,酒后乘兴请他们留赠墨宝,借以装点门面,抬高自己的声誉。但他几次请王十朋赴宴,均遭拒绝。后得知王十朋非常尊敬书院里的一位教书老先生,行动不便的老先生出门访友时,王十朋总是陪伴护送。钱百享获悉后,便请老先生赴寒舍吃饭,那天,果然王十朋搀扶着老先生来了,此时,王十朋无法脱身,硬着头皮跨进钱家,陪着老先生坐到酒席上。宴毕,王十朋扶着老先生致谢告辞,那知钱百享双手递上笔墨,毕恭毕敬地说:“老弟出口成诗,下笔成章,给鄙人题诗留念吧!请、请……”
王十朋此时给他缠着了,脱身不得,便接过笔墨,向道:“不知你出什么题目?”钱百享满臉推笑说:“诗的题目就称《钱百享升》今天是个吉庆好日,想讨个彩,请吧钱、百、享、升,这四个字分别用在每句诗的开头吧!″
王十朋稍皱一下眉头,提笔一挥,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钱家魚肉满箩筐,
百姓糠菜填饥腸;
亨福毋忘造福人,
升官莫成殃民郎!
老先生边看边称赞:“好诗,好诗!”而钱百享却臉色十分难看,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王十朋墨迹
红梅图(王十朋作)
王十朋累官至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官阶致仕,后病逝于家,享年七十岁,谥忠文。
著有《梅溪集》三十二卷、《春秋、尚书、论语解》等传世作品。
王十朋绣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