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因为人手不足,作为策展人的我,还被安排客串了一回主持人。说真的,我认为好的主持人需要有蔡康永式的幽默,我还是挺紧张的。▼我们先看看当天有趣的开幕现场图吧~阿多尼斯一生创作了50多部著作,被誉为“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诗人”,多次提名诺奖。他称自己是“风与光的君王”,还被称为“当今最大胆、最引人瞩目的阿拉伯诗人。”所以,《风与光的君王》成为了我们展览的主标题。▼开幕式现场图

关注“艺术维C”,置顶加星标

更不容易错过每期更新哟!

哈罗C友好啊,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一件兴奋的事情啦!

我最近憋的一个新项目终于在9月18日出炉了,这是一个关于世界殿堂级诗人阿多尼斯的肖像展。

阿多尼斯一生创作了50多部著作,被誉为“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诗人”,多次提名诺奖。他称自己是“风与光的君王”,还被称为“当今最大胆、最引人瞩目的阿拉伯诗人。”

所以,《风与光的君王》成为了我们展览的主标题。▼

开幕式现场图

我们先看看当天有趣的开幕现场图吧~

因为人手不足,作为策展人的我,还被安排客串了一回主持人。说真的,我认为好的主持人需要有蔡康永式的幽默,我还是挺紧张的。▼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

C小姐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

翻译家薛庆国、阿多尼斯与C小姐在开幕式现场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3)

开幕剪彩合影。从左数起,侨鑫集团cherry、黄礼孩、阿多尼斯、侨鑫集团副总裁张学凤、艺术家陈雨、从都博物馆副馆长魏冰清、策展人陈晓勤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4)

1

为什么策展?

在开幕时候,有记者问我,为什么会策划这个展览?

说真的,这个展览《风与光的君王——陈雨画诗人阿多尼斯肖像展》是缘于黄礼孩先生创办的第十三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今年这个诗歌奖颁发奖项给阿多尼斯。展览是为了阿多尼斯的成就而生。当我收到主办方邀请,从策展到开幕,其实不到一个月时间,幸好一切挺顺利的。

我平时是很少这么匆忙做展览的,而且每一年我要求自己不策划超过四个展览。但这次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一是,阿多尼斯的个人魅力太大。二是艺术家陈雨画得太神了。▼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5)

阿多尼斯与陈雨合影

在画展开幕前,陈雨跟阿多尼斯素未谋面,但陈雨通过读诗,读阿多尼斯传记,融汇了国画与油画的技法,来刻画阿多尼斯的肖像,非常传神

见过阿多尼斯真人,再看到这些画的人,都啧啧称奇。

2012年我还在当记者时候也曾采访过阿多尼斯,他当时83岁,满头白发,但看上去很精神,不管我抛出文学话题还是还是生活话题,统统回答得很精彩。

陈晓勤:“你为什么写诗? ”

阿多尼斯:不是我选择诗歌,是诗歌选择我。我出生就是诗人,所以不能写其他的。没有人能选择出生的地方,所以我也不能选择我文学的表达方法。

意思是,他“生来就是诗歌之子”,多睿智啊!我忍不住竖起拇指点赞。

叙利亚是阿多尼斯的母国。因为中东局势动荡,许多阿拉伯人一生颠沛流离,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土地,但唯一没有失去、也无法被夺走的,是他们的语言

所以,阿多尼斯一直坚持用母语阿拉伯语写诗。

他写出了许多诗歌,纪念叙利亚的人民。最有名的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被翻译家薛庆国翻译成中文引进到中国,被许多中国读者喜爱 ▼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6)

陈雨作品《蜡烛》

这一次,陈雨画阿多尼斯,不仅是画他的肖像,还把他的成就跃然纸上。

怪不得诗歌与人创办人黄礼孩说,陈雨“把诗人再现为自己”。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7)

开幕式上陈雨致辞

陈雨的画有一股生命力,画出了年近90的阿多尼斯老顽童一面。这是因为陈雨家在广东南部的雷州半岛,那里地理环境恶劣,总有台风,却也正是因为这样,雷州人身上有股劲儿,造就了陈雨性格直爽的原因。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8)

2

生活中的阿多尼斯

关于展览展品的详情,我上周推送介绍过了,有不少读者好奇问,真实的阿多尼斯是怎样的?

经过三天的相处,我深刻感受到阿多尼斯的过人之处。举三个小例子:

1/ 因为展览横跨了台风“山竹”。当时我们很担心阿多尼斯来不了,没想到,他在台风前连夜赶来了。

我们纷纷庆贺他躲过了台风,他第一时间说“不庆幸,因为深圳人民还处于风暴当中。”说完,他神色黯然。

哪怕满头白发,阿多尼斯还是那么慈悲,对世界充满关怀。

2/ 我们这次活动安排在从化,那里有很多有名的农家乐,有一次午饭时候,他看到火龙果的花感到很好奇。因为在欧洲没有这样的热带水果,他拿起来闻了很久,还问我们这是什么。诗人果然都是细节控!

一般诗人给人感觉是抽象的,但已经90高龄的他观察万物丛中的每块石头,每朵花,每张脸上的每条细纹,写出“我与光一起生活,我的一生是飘过的一缕芳香”的句子。

3/这次除了画展,还有“重头戏”对阿多尼斯进行颁奖,他被评为“第13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得主。有意思的是,阿多尼斯很喜欢颁奖台上的一棵雪白的道具树,他抱着拍了很久的照片。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9)

阿多尼斯抱着雪白的道具树

这不禁让人想起他的诗句《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绝望长着手指,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

太阳即使在忧愁的时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死亡来自背后,即使它看上去来自前方:前方只属于生命……

这一棵树,就是诗人自身的隐喻吧!

没有人能像阿多尼斯那样,把孤独写得这么悲凉,但又充满阳光。

3

策展的小心思

在策划这个展览之前,我从来没有来过从都,听读者说,这里的高尔夫球场特别棒。来了后,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国际化的庄园,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在这个大庄园里面,还有一个从都博物馆,是南中国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之一,也是这次展览场地,说真的,在这里布展蛮挑战人的~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0)

大家都知道,博物馆是典藏、陈列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过去都是展出文物居多,这对于展示当代艺术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布展的时候,我花了一些小心思。

一进门,会看到一个约8平方米大展柜但只有一张画。▼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1)

这是最接近阿多尼斯本人的一幅作品。 画中的阿多尼斯圆头圆脑,小眼睛有点萌萌的。▼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2)

这对于习惯看文物展的观众来说,感觉挺不一样,过去是密密麻麻,现在怎么四周那么空?

其实,我想营造一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氛围。空气凝住的感觉。仿佛四周有诗歌环绕。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3)

继续往下走,我们放置了一幅蜡烛,想要引起观众思考,为什么会在这里点上蜡烛?在祭奠谁呢?阿多尼斯有一首诗歌,“有时候,太阳不能把你照亮,一支蜡烛却能照亮。”

其实,是为叙利亚的苦难人民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4)

布展工作图

阿多尼斯曾经忧伤但不失骄傲地写出“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这样的句子,这里,我放置的是陈雨有感而发的翅膀组画 ▼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5)

没想到,阿多尼斯看到这组画,凝视了很久,还主动要求合影。事后我跟陈雨讨论,可能是阿多尼斯想起了自己母国的触及生情。

我在现场设计了一个流动展线,根据阿多尼斯在不同年代的状态来进行序列摆放。从1952年年轻的模样,1955年去当兵剃光了头再到各种面貌的阿多尼斯,其实就是他的年历表。对于这一点,阿多尼斯觉得非常的感动。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6)

展览现场,年轻的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说道:“诗歌的创作,一般是描写人的心理状态,这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因人生阅历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看到几十幅刻画自己的肖像,他非常高兴,不断地和艺术家陈雨进行对话和击掌,他甚至还开玩笑说:“这里面这么多肖像,你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吗?

现场的嘉宾们都被幽默的阿多尼斯逗笑了。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7)

阿多尼斯在现场观看展览

我从这句玩笑话中明白,这其实是阿多尼斯对展览,对作品的赞赏,能够得到阿多尼斯的肯定,作为策展人我心里是很激动的!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8)

阿多尼斯与我的合照,衣袖上有阿多尼斯的签名

在《风与光的君王——陈雨画诗人阿多尼斯肖像展》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的是第十三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阿多尼斯获得了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19)

阿多尼斯在颁奖现场为大家念诗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0)

阿多尼斯与“诗歌与人”创办人黄礼孩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创办人黄礼孩说,阿多尼斯是被诗神拣选的诗人,拥有飞扬的想象力。在阿拉伯世界,他的诗歌及他的存在使人们意识到,人类可以与爱和光明一起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1)

阿多尼斯正在为读者们签名

颁奖典礼结束后,阿多尼斯还亲切的为读者们签名留念,作为小迷妹的我,当然也抓紧这个难得的机会。

Ps:话说,我请了阿多尼斯、黄礼孩、陈雨签了一本展览画册,作为福利赠送给C友。喜欢的话可以在这条推送后面留言,点赞数量第一的话的话就会包邮送出啦~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2)

C小姐的话:

通过这次展览,我亲密接触了阿多尼斯与陈雨、黄礼孩,深深被他们的精神折服,尤其是阿多尼斯带来的旺盛生命力。可能从事文化艺术的人,都比较长寿吧。

我记得有一晚,我们吃过晚饭,有个小美女搀着阿多尼斯走在前面,天空挂着一轮弯月,他俩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夜空中。

这时,我身边另一位男性朋友羡慕地说,如果我老了也能享受这么美妙的一刻,多好啊!

我想,人的一生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快乐,而是你赢得了世人的多少尊重。生活不仅仅有忙碌,还有诗与远方。

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大家都可以了解到,哪怕世界让我们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再次感谢当天出席活动的小伙伴~你们的支持与转发是我的动力~爱你提前祝中秋快乐~

更多展览信息:在世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阿多尼斯来广州落下诗的种子

今日维C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3)

生活不仅仅有忙碌,还有诗与远方。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遗憾(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阿多尼斯近距离接触)(24)

【版权归艺术维C所有】

作者:陈晓勤 摄影:游坚

排版:糖、kitzz

- END -

更多精彩文章,扫一扫关注艺术维C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