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卷馍吃一次就念念不忘(阜阳家乡味道会龙油旋馍)
阜阳卷馍吃一次就念念不忘(阜阳家乡味道会龙油旋馍) 于大多数食客而言,四方食事,不过是一碗美味,名字的纠正更是无关紧要。然而,对于会龙镇的村民而言,油旋馍却是祖祖辈辈的人情密码。只有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和人事的不易,才更能知道,那些习以为常和平淡,是如此的珍贵。我们都无法脱离脚下的土地,那些美味佳肴,乡俗民情,连同过往的岁月与记忆,共聚成一个名字,我们称之为——家乡的味道。(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凯佳 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通过对油旋馍的形状、制作过程、“旋”字字义、字音以及油旋馍背后的意义的分析,我们能够确定会龙镇地方特色小吃油旋馍的正确写法——油旋馍和规范读音——Yóuxuánmó。 其次,从字义理解名称。对于“旋”字,《说文解字》云:“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似沿切(xuán)。”意为上从㫃,下从足,或从止,表示人足随旌旗而转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旋”(xuán),给定第一个义项为“旋转”,可
阜南县会龙镇的油旋馍以其香酥可口、里嫩外焦而远近闻名、备受青睐。但是这个名称是叫“油旋馍”,还是叫“油圈馍”,有网友提出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叫“旋”,有的坚持叫“圈”,这里涉及方言文化、汉字文化、饮食文化等,的确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有谚云:“油旋馍就稀饭,锅底能刮烂。”安徽省阜南县会龙镇的特色小吃——油旋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村里村外凡是品尝过它的老百姓,都赞不绝口。在外地务工的归乡者,回乡的第一顿早餐,便是油旋馍。他们带着一身疲倦,从遥远陌生的地点,回到了可爱的家园,重拾家乡的味道,浓郁醇香。无论走多远,家乡的味道都不会变。
油旋馍,关键在于它的“旋”字。然而,作为地方特色小吃,油旋馍的名字受到方言口音的影响,经常被误读。身为地地道道的阜南县会龙人,我通过访谈与核实,确认该小吃的名字实际写作为“油旋(xuán)馍”。2016年,首届“阜南匠造”劳动技能大赛中,会龙镇以小吃“会龙油旋馍”参赛,且荣获金奖。
首先,从制作工艺探究名称。油旋馍的形状是“旋”状,如旋绕之态,有回旋之动感,而不是静态的圆圈形状,这与它匠心的制作过程密不可分。凌晨3点,手艺人便起床和面,白面配清水,加以盐和淀粉、酵子等材料,以耐心、气力和出入味的面。和完面后,开始为油旋馍“塑形”。以面团中心为轴点,将一块块配好材料、食用油的面团向周边顺时针旋绕,造就了油旋馍的旋状外形。醇香的食用油依着匠人的手法也在面团间旋转,正所谓“油旋”。为了保证入口之后更加筋道柔软,在煎炸之前需要醒面。把旋过的面中间留出空隙,便开始醒面,这期间既是面的发酵,又是面动态地旋绕。醒面完毕,入眼即是饱和的旋形面团。其后入锅,放入油锅进行煎炸,撒入水淀粉,在馍周边形成爽口酥脆的“馍焦”,中间再进行一次翻转,待外皮金黄后,酥嫩的旋形馍便可出锅了。因此,油旋馍的特色是在于一个“旋”字!
其次,从字义理解名称。对于“旋”字,《说文解字》云:“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似沿切(xuán)。”意为上从㫃,下从足,或从止,表示人足随旌旗而转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旋”(xuán),给定第一个义项为“旋转”,可以组词为“旋绕”“回旋”等,正符合了“油旋馍”的外形形状。所谓“旋转”,即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恰如“油旋馍”的制作过程中呈现的动态旋转。从本义到引申义,从外形与制作上,“旋”字的采用都与油旋馍本身相得益彰。对于“圈”(quān)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名词“圈子”、动词“画圈”或“在四周加上限制”。油旋馍在制作过程中,并没有以圆圈规定形状,也没有严格限制它的外形,且圈子之意给人的静态、禁锢的感受,更是不如“旋”字所带来的动态之美的。
再次,从字音分析误读原因。为什么“旋”字会被误认成“圈”字呢?其实部分程度上受到地方方言语音的影响。会龙镇隶属于阜阳市,位于北方方言区,语音上和普通话存在差别。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值55、35、214、51,归纳出四个调类,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值。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别。阜阳方言调类数和普通话相同,调类名称也相同,但调值不同。即阜阳方言的调类亦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212、44、24、53。“旋”字本属于普通话阳平调类,在会龙镇,你可能会听到某人读“旋”字,声调仿佛是普通话阴平调类,但又不规范,实际上是受到了方言的影响,读的是阜阳方言的阳平调类,调值为44。这便是油旋馍中调类为阳平的“旋”字被误认为是调类为阴平的“圈”字的原因之一了。
最后,探讨“旋”字背后的意义。油旋馍的塑形,关键在于“旋”,是重复不断地旋绕,却不是圆圈一样的封闭停滞。其实,生活就是一日重复着一日,又别有清欢。会龙镇刘同友夫妇制作油旋馍三十余年,每天都重复着简单又枯燥的生活,但清晨日出东方的朝霞、络绎不绝的热情村民,却让他们深深感动、坚守不悔。这对夫妇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打理的也不过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可在这平凡之中,他们长久地品味到家庭的美好与人间的真情。正如丁立梅在《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中所说:日子就是这么的庸常,却有细碎的事物,如太阳碎碎的光芒,洒落其上。日复一日的生活或许平淡无奇,可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那平凡的琐事下,蕴藏着阳光般的温暖。
通过对油旋馍的形状、制作过程、“旋”字字义、字音以及油旋馍背后的意义的分析,我们能够确定会龙镇地方特色小吃油旋馍的正确写法——油旋馍和规范读音——Yóuxuánmó。
于大多数食客而言,四方食事,不过是一碗美味,名字的纠正更是无关紧要。然而,对于会龙镇的村民而言,油旋馍却是祖祖辈辈的人情密码。只有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和人事的不易,才更能知道,那些习以为常和平淡,是如此的珍贵。我们都无法脱离脚下的土地,那些美味佳肴,乡俗民情,连同过往的岁月与记忆,共聚成一个名字,我们称之为——家乡的味道。(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凯佳 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