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钟鼓楼怎么样(汉中有个钟鼓楼)
汉中钟鼓楼怎么样(汉中有个钟鼓楼)府志记载,汉中钟楼是清代道光九年(1829)由汉中知府杨名飏倡修的。民国十年(1921)的《续修南郑县志》写:“大钟楼,居城中什字官坊,为城内守望处,虽非署地,亦兵防要建也。”楼的东街、西街,当时有汉中府衙和南郑县衙,并以楼为中心,形成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钟楼路通四街,相对宽阔,40多年前十字东北角有了一个食品店,我家的首次奢侈记忆就在这里。那年中秋,我夫妇商量,买了一块0.48元的月饼分着吃,至今想来鲜味如昨。在民主街、中山街和天汉大道的交汇十字处,曾经屹立着钟鼓楼。这个楼是当时汉中城里的最高点,是几代人的标志性建筑。50多年前,我多次望着钟楼心中遐想:啥时候上到楼顶望望风景,南边的汉江如带东去,青绿的岸柳随风飘拂;俯瞰城里大街小巷,一定是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当时是进不去上不了的。楼下门洞中停着一辆红色消防车,人们叫做救火车,一旦有火灾这车便呼啸而出,消防员站在车身两边,不停敲响的小铜
杨名飏 汉中有个钟鼓楼作者:李振峰
好些年来,多次听到外地来汉中的人问:“为什么要把这里叫钟楼?”不怪人家提问,啥楼都没有嘛。
汉中市内多条公交车站中都标明有钟楼站,是因为许多汉中人心里有钟楼。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籐桥 风雨沧桑钟鼓楼
在民主街、中山街和天汉大道的交汇十字处,曾经屹立着钟鼓楼。这个楼是当时汉中城里的最高点,是几代人的标志性建筑。50多年前,我多次望着钟楼心中遐想:啥时候上到楼顶望望风景,南边的汉江如带东去,青绿的岸柳随风飘拂;俯瞰城里大街小巷,一定是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当时是进不去上不了的。楼下门洞中停着一辆红色消防车,人们叫做救火车,一旦有火灾这车便呼啸而出,消防员站在车身两边,不停敲响的小铜钟声音急促而清脆,人们老远就急忙避让,大人们说救火车压死人是不管的。
原来的钟鼓楼砖壁红柱、青瓦翘檐,楼有三层、巍峨挺拔,四角挂铃、风送金声,相对于当时的矮旧房屋,有如鹤立鸡群。有的人叫“大钟楼”,有的叫“钟鼓楼”,更多的人叫“钟楼”,说法有异,都指此楼。“汉中有个钟鼓楼,半截戳进云里头”,这是当时汉中人面露骄傲神色说出的话,过于夸大不假,全城最高却是属实。
钟楼路通四街,相对宽阔,40多年前十字东北角有了一个食品店,我家的首次奢侈记忆就在这里。那年中秋,我夫妇商量,买了一块0.48元的月饼分着吃,至今想来鲜味如昨。
府志记载,汉中钟楼是清代道光九年(1829)由汉中知府杨名飏倡修的。民国十年(1921)的《续修南郑县志》写:“大钟楼,居城中什字官坊,为城内守望处,虽非署地,亦兵防要建也。”楼的东街、西街,当时有汉中府衙和南郑县衙,并以楼为中心,形成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
当年,杨名飏知府捐款并倡议官员士绅共襄,共捐钱两千缗(一缗为铜钱一千文,约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00元),用了7个月把楼建成,杨知府取名叫“大中楼”(此匾额现存于城固傅昭瑞《匾额博物馆》)。史志载此名起自“盖以此地通大道,位镇中央,仰取大观之上,中立不倚之义也。”大中楼高三丈有余,即10多米高。竣工后,在楼上安置了大铜钟、大牛皮鼓,这是“钟楼”“钟鼓楼”之名的由来。当年的汉中府城,晨钟暮鼓,声绕全城,形成了百姓习以为常的作息信号。钟鼓时鸣,满城炊烟,是当时古城百姓安逸的生活状态。什么时候不敲钟鼓了,我没有查到依据。
钟楼建成后,自然而然成了汉中府城的一处地标性建筑,并成了堪舆风水的一个谈资。有人说,汉中城依汉水北岸而建,天然是个船形,钟楼正是桅杆,云云。
楼成之时,学识丰厚的杨名飏知府欣然命笔,写下了序文和铭文,他在《新建大中楼序》中这样记载:“汉中古梁州域,控制巴岷,屏藩咸镐,为关南扼要名区。郡城形势,前标旱麓,后聚宝山。遥见两角孤云,去天一握,造物亦特出峻岭崇山,以钟奇而俊秀。人文之荟萃,物产之繁昌,自昔号为天府……建一高楼,出一头地,碑文笔嶙峋,天仓丰蒲,将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应更美盛于曩(以前的意思)时。南郑绅士,进而请商。愚谓易俗移风,美益求美,盛亦求盛。道在有以匡直,辅翼又从而振德之。堪舆之说,岂能与治术争衡……”杨知府对汉中的深情赞誉和其卓越见识跃然纸上。
大中楼在汉中城里屹立了139年。非常遗憾的是,1968年6月28日,因是文革武斗中的重要制高点,被造反派炸毁。
存于汉中博物馆的"存爱碑"和早年碑文记载 勤勉廉洁善政多
杨名飏(1773-1852),号崇峰,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石门镇人,白族,清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举人(全省第4名),十四年(1809)任汉中府经历(秘书文案工作),正八品。从此,在陕西多地任官,直到道光十六年(1836)在陕西巡抚任上被革职处理,杨公在陕西长达27年。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勤奋任事,清廉公正,尽心竭力为民为国,功劳累累,好评多多。
杨公到汉中府任经历,知府恰是被嘉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知府”的湖南人严如熤,严知府才学过人、清正廉洁、识人善用,对杨公非常器重,让杨参与教育、水利、农桑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力推杨到县上历练。五年之中,杨公先后代理沔县、褒城县知县,任过略阳、西乡、安康、山阳的知县,后又任凤县知县五年,任镇安知县半年,提拔任鄜州(今陕西富县)知州(正五品)。鄜州为直隶州,辖洛川、黄陵、宜君三县。道光二年(1822)九月杨公再到汉中,升任知府(从四品)。次年母亲去世,杨公回云南老家奔丧守制。道光五年(1825)底,杨公守制期满,恰值汉中知府职位出缺,陕西巡抚鄂山、陕西布政使邓廷桢、陕西按察使颜伯涛共同举荐,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朝廷任命杨公为汉中知府。次日,道光皇帝召见杨名飏,并给陕西省府朱批:“陕西巡抚鄂山奏,陕西省南山界连楚、豫、陇、蜀,请以服阙赴部之前任汉中知府杨名飏仍发原省差遣。得旨:‘所见不差,已有旨了。朕于二十八日召见杨名飏,看其器局,明练精妥。汝其留心再看,不止能胜任要缺知府之任也。’”(1986年中华书局《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道光六年(1826)二月,53岁的杨名飏再次来到汉中任知府。当年八月,又兼理陕安道(辖汉中、汉中两府,兼水利,治所在汉中)。道光九年(1829)一月,朝廷开展重要的“三年届满”的考察,时称“大计”,杨公政绩卓著,官员好评,百姓拥戴,被陕甘总督杨遇春、陕西巡抚鄂山等确定为最高等次,即“郡守第一卓异”,上报吏部并奏请提拔使用。
道光十年(1830)九月,杨名飏应召进京再次入觐道光皇帝。当月朝廷下令杨公由四品道员越级晋升为陕西按察使,为正三品高官。十一年(1831)六月,杨公升任陕西布政使(从二品)。十三年(1833)九月,60岁的杨名飏升任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十四年(1834)九月,道光皇帝召杨公进京晋见。十五年二月杨公到京谒见皇帝,据史料载,这次道光皇帝心情不错,对杨公印象挺好,一连八次接见杨公,君臣问答连续八次,在当时清廷属于罕见。
道光十六年(1836)九月,因“捐廉督办工程合混、庇护同为官、办理命案拖延”等被革职。在陕西为官27年的杨公被一撸到底,变身为平民百姓,时年63岁。
我查阅相关资料,深感杨公善政颇多,是一位难得的清官、好官、有为之官。
重视水利 4000年前大禹曾到汉中治水,形成了遍布山川的水网系统,又有秦巴拱卫,汉水横贯,雨量丰沛,河溪众多,加之2000年前萧何修堰开渠,许多先辈以聪明才智调节旱涝,天佑人勤,地灵物阜,因而汉中素有“天府”“鱼米之乡”“西北江南”等美称。才学丰厚的杨名飏,无论在哪个官位上都非常重视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在汉中任官时,亲到堰塘勘察,解决矛盾纠纷,建立长远制度,水利在农业和人畜饮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广桑蚕 他二任汉中知府期间,大力号召和督促农民在山坡地角、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广种桑树,三四年间就栽桑树百万棵,养蚕缫丝遍布农村,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基础。杨公写了《蚕桑简编》,专讲栽桑法则、养蚕法则、养野蚕法、纺茧法等,操作性极强,是很好的技术教材。他任布政使和巡抚时两次发布种桑养蚕告示,要求予以普及。
大种洋芋 说起陕西的洋芋(马铃薯、土豆)生产,杨公是位大功臣。我饿过肚子,当过农民,知道洋芋是我国第四大主粮和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查阅资料知晓,明代洋芋传入,逐步普及全国。200年前杨公在汉中当知府,曾下大功夫推广种洋芋,成为全省的主要产区。道光十六年(1836)正月,陕西巡抚杨名飏发布种洋芋的谕令,他说“民多艰,食尤贵,多方以为之计。查包谷亦间有种者,若洋芋则并无其种。兹由南山采买洋芋一万斤,分送延、榆、鄜、绥四府州,颁予种法。饬谕该牧令如法择地播种,先为程式,俟有收成,分散四乡,周广其传,各宜加意培植,以厚民生……”谕中说的南山就是汉中,随谕还印发了杨公起草的《种洋芋法》。我钦佩勤政爱民的洋芋专家杨巡抚,《种洋芋法》如下:“洋芋一种,出自外洋。传入中国,始于粤闽,遍及秦蜀。有红白二种,性喜潮湿,最宜阴坡沙土黑色虚松之地,不宜阳坡干燥赤黄坚韧之区。栽种之法:南山多在清明,天气和熙之时。北须俟谷雨,地气温和之候。先将山地锄松,拔去野草。栋颗粒小者为种子,大者切作两三半,慎勿伤其眼窝。刨土约深四五寸,下种一两枚。其切作两三半,须将刀口向下,眼窝向上,拨土盖平。每窝相去尺许,均匀布种。白者先熟,红者稍迟,须分地种之。俟十余日,苗出土约一二寸,将根旁之土锄松,俾益生发。一月以后,视其苗长五六寸,将根旁野草拔去,锄松其土,壅于根下约二三寸。至六月内,根下结实一二十个不等,大如弹丸即可食矣。白者八月大熟,红者至十月方熟。及时刨出拂去泥土,于屋旁向阳隙地挖窖埋藏。架木覆草筑土其上,旁留一口,口便取用。冬避雨雪,以防受冻。春避风日,以防生芽。受冻则腐烂,生芽则虚松,皆不堪食也。正二月间防其生芽,须要取出,除留种外将芽去净,晒晾极干,可以久贮。此种体圆味甘,人食足以耐饥,猪食亦易肥泽。色白者结粒较大,一斗可收三四石。食用不尽并可磨粉,磨法:洗净、切碎,浸泡盆中,带水置磨内碾烂,用水搅稀,竹筛隔去粗渣,再用罗布滤粉,澄去清水,切片晒干,其渣仍可饲猪。”(谕、法均见于杨名飏革职还乡后编辑,现存于云南省图书馆的《关中集·全册》)从此,洋芋栽种在全省普及,给不断增长的庞大人口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修路修城 清时汉中府先后辖有三厅,其中,留坝厅设于乾隆三十年(1765),定远厅(现镇巴县)设于嘉庆七年(1802),佛坪厅设于道光五年(1825)(厅治设于佛爷坪,现为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三个厅均处于古道要冲,但当时佛坪厅的傥骆道经过的行人商旅相对要少一些,厅域道路也年久失修。杨名飏任四品陕安道员后,曾专门到佛坪厅辖区调查道路、粮储、运输等,他觉道路交通多有阻碍,十分落后不便,他认为“以积储之策,要在因地制宜,招徕之方,必先疏通道路。”(见杨名飏《关中集·新修佛坪厅桥梁道路记》)杨公奏报省府同意,道光九年(1829)四月,佛坪厅修路工程启动,群众捐资投劳、官府拨款补助,历经七个月至当年十一月告竣。杨公专写《新修佛坪厅桥梁道路记》并刻碑以记,杨公记述:“余为倡捐,两处里民,皆踊跃争先。土路工程,系各里分段捐修,共用夫一万七千八百六十八工,共有桥梁石扁彳亍难行,工力较多之处,官为发价购料雇工,共用钱六百千缗……肩舆乘骑,皆可通行。从此,人烟辐辏,渐成都会。”
略阳县古城楼
略阳,建县已逾2100年,地处古道要冲,向为兵家必争。杨名飏与略阳有很深的缘分,他任过略阳知县,并为略阳办过大事情。道光七年(1827)六月,略阳连下大雨20多天,嘉陵江和玉带河、八渡河暴涨,6月28日晚上大水冲进县城五门,船行城上,略阳惨遭灭顶。知府杨公获悉即率员携银二万两赶赴略阳赈灾。经实地勘查和征询大家意见,写了《移建略阳城议》上报省府,杨公认为原城地势低洼,如恢复旧城,费工也在十万之上,不如择地修建新城。杨公报告文字精炼、表达精准,利弊清楚、道理充分。省府收文后,即由时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的林则徐亲往查勘,当年9月16日林公到略阳实地查灾和调研移建县城之事,林公既救灾又勘察,他同意杨公意见,10月13日返回西安。朝廷批准略阳县城移至文家坪新建,历时两年,耗银47000余两,新的略阳县城建成。县城周长300丈,东南西各设一门,北边无门,修城楼一座。杨公居功至伟,时任知县郭雄飞(山东人,进士,县志记载他勤政爱民,新建县城尤殚心淬力)在《移建文庙碑记》中写“城移,庙亦移也。倡其议者,汉中守滇南杨名飏”(见三秦出版社2015年出版《略阳县志》563页)。
略阳没有忘记杨名飏,2015年9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略阳县志·道光重修略阳县志》卷三·人才部(430页)载:“杨名飏,号崇峰,云南云龙举人,嘉庆二十一年代理。教士力学,劝民务农,清俭廉明,欢声载道,历官至陕西巡抚。”我查阅了府志和相关县志,在汉中任职十余年的杨公事略、评语,只查到略阳县志中有此记载,虽字数寥寥,但倍感珍贵难得。自道光十六年(1836)杨公革职以后,府县方志均不再记载他了,略阳如此,令人感佩。
赈灾建仓 杨公在汉中、陕西任职20余年,正值清朝社会由盛渐衰的“嘉道中衰”时期,兵灾蜂起、天灾频发,赈灾防灾成为职官常态,杨公这方面堪称专家。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陕西连降暴雨,汉江洪水泛滥,流经兴安府(明万历金州改称兴安州,属汉中府。乾隆四十七年(1782)升为府,今为安康市)8县均遭受严重水灾,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垮塌无数。当时陕西巡抚史谱向朝廷奏称“该府城(指兴安府城)东、西、北三面逼近汉江,自九月初八至十二日,大雨如注,汉水(汉江)泛滥,更兼东南施家沟、陈家沟、黄洋河山水泛涨,围绕城垣……洰更于十四日三更时分,忽闻城外水声如雷……但见城东、南、北三面同时倒卸,水高数丈,由城直入……”(见2014年1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滇秦历史名人杨名飏》71页)。身为陕西布政使的杨公没有丝毫怠慢,他带上随从和白银3.6万两,火速赶往兴安府。他途径石泉县,在安排赈灾事宜后,不顾石泉县令等人的一再劝阻,为尽快赶到兴安城,杨公冒着危险坐船走汉江水路东下,波涛汹涌之上、惊心动魄之中到达兴安府城。只见一片狼藉、满目疮痍,深重灾难惨不忍睹。杨公带头捐银5000两,各级官员共捐银5.8万两,民间百姓共捐10万两。杨公及时报告朝廷,给灾民下拨了口粮,又从汉中南郑等三县调运苞谷救急。杨公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得到百姓好评和朝廷赞许。据《滇秦历史名人》一书作者王文松先生统计,在书中“年表”里写杨公“详查陕南灾区27厅、州、县灾情,并带头捐5000两白银”。
杨公在汉中和陕西任职期间,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即“建社仓,筹息谷”,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汉代以来,历朝政府为“调节粮价,备荒赈恤”,均在各地设立社仓。清代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仓内储存的粮食称息谷,青黄不接时可贷给百姓,秋收时加息偿还。杨公在全省普遍建立健全社仓,在救灾济民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中府、厅、县各级社仓建补在排在全省前列。
陕西贡院遗址
浐灞建桥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7000年前就有城垣的雏形,是我国十多个王朝之都。浐河、灞河是发源于秦岭的重要河流,是历史上“八水绕长安”的二水。这两条河上建桥历史文字记载在2600年前。风雨浸袭,河水冲泡,两千年间屡建屡毁、屡毁屡建。道光十三年(1833),陕西巡抚杨名飏奏报朝廷批准,新建浐灞两桥,为西安民众办了大好事。杨带头捐款并发出倡捐令,西安和同州(今大荔县)两府的官员、民众纷纷捐款,共筹银124000两,经9个月施工,两桥成功建成。史料载,新的灞桥为石轴柱桥,长134丈,67孔,砥柱408个,桥面内宽7.5米。用长丈余柏木打桩,上套大石碾盘,盘外又打桩加固,铁柱相连,糯米汁牛血石灰填充碾盘、石轴、石梁,上铺木板,垫两尺厚三合土,再盖石板,安装石栏,安然通行使用了40年。1957年改建灞桥,挖掘查明柏木桥桩未朽,护底完好,碾盘石柱牢固,就在原石柱桥墩外水泥加固,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大桥。浐桥施工形成与灞桥相同,长42丈,也是石面石栏。两桥修建,顺应民心,万众欢呼,民间广传“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的赞词。
兴学建校 杨名飏因勤奋学习而知识丰富,因才学出众而木秀于林。他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尤其对汉中的书院建设和鼓励学生学习、应考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元明清诸朝,汉中的府厅州县均有官办儒学,但规模有限。清康熙八年(1669),汉中知府钟琇等创建“兴元书院”,但仅存十余载。乾隆四年(1739),陕西分巡汉兴道(后改称陕安兵备道)岳礼(正白旗人,乾隆三年任。《汉中府志·秩官》称岳礼:守正不阿,而通达有为,学有本原,以作育人材为己任……创汉南书院,捐置水田四百余亩……士林至今称颂不谖)首倡,汉中知府朱闲圣(浙江山阴人,《汉中府志》称其:“振兴文教,创立书院,汉南士习为之丕变。”)、南郑知县侯天章(四川涪州人)积极响应,岳公、朱知府、候知县均捐出养廉银,陕西巡抚崔诚捐助白银300两,府县官员纷纷捐资,办起了汉南书院。书院开办后,很快名扬四方,成为陕南、川北、陇南三边之著名学校。书院办之不易,坚持也难。因白莲教军兴,汉中连年兵灾,汉南书院曾辟为兵营。陕甘总督松筠,汉中知府赵洵、严如熤,西乡人江西巡抚李文敏,南郑知府扬大坦等官员,还有不少士绅都慷慨捐资,襄助扶持学院不断延续。
道光二年(1822),49岁的杨名飏接替严如熤担任汉中知府,上任后即主持重修汉南书院。他明确汉南书院为府属书院,招收府属各县及安康、陇南、川北的生员。他还建立了中梁书院,专门招收南郑县(今汉台区)学童,形成了“合二为一”的书院中书院的格局。同时,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证书院有持续充足的办学经费和解决贫困学生的津贴费用。道光六年(1826)杨公服母丧后再度担任汉中知府,继续为汉中教育操心出力。道光九年(1829)杨公专写了《汉南、中梁两书院记》,他这样记述:“进诸生而讲以学道大义,方见人材倍兴,文风蒸蒸日上,有以媲美丰镐辟廱焉(西周国都周天子办的大学)。顾党庠术序,每异地而居。今以‘中梁’附‘汉南’……然则道一也,教亦一也,夫岂有偏倚之意存乎?”(见于陕西省图书馆存道光十六年刻本《关中集》木刻本)杨公在汉中任官期间,还重修了汉中的考棚和考生号房。杨公在道光七年(1827)十月写的《重修汉中考棚号舍记》中说:“汉南十一学考棚,旧系草庐,前南郑郭明府嵩易以瓦屋,迄今五十余年。生童加多,东西号舍几乎手不能叉,膝不能容。又以屋矮檐低,日未入砖而已朦胧不辨焉马,诸生苦之。余目击愀然,思为改过。”(见《关中集》木刻本)。生动地文字为我们显示了当时汉中考棚号舍之简陋,杨公看不过去了。他动员南郑县令王光宇、城固县令俞逢辰等一起捐款,又发动士绅襄助,共“捐银一千三百金(两),台基筑高二尺,间架推广五尺,廊檐加长一丈二尺,柱则易以大木,檩则代以过梁。两厢增四舍,凑成十有八间,共得一千八百座。新制桌凳五百七十具,从此跻之爽垲。”(木刻本《关中集》)。
汉中距省城西安千里之遥,且有秦岭阻隔,学生赴省乡试很是艰难,且费用较高,不少家境贫寒的学生失去考试机会。杨公二度任汉中知府期间,带头捐资并广泛筹措,他捐钱1000缗,南郑县令王光宇、略阳县令各捐200缗,共筹得3400缗(折合铜钱340万文),共置水田179亩、旱地22亩,余钱放贷生息。每年收取田地租钱350缗(即35万文铜钱),作为汉中全府贫困学生乡试、会试的资助经费,极大地推动了汉中的文教事业。
汉南书院大门
感谢汉中中学办了件大好事,他们为保护、维修汉南书院付出了可贵的努力,“汉南书院”旧址202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1月5日,正值小寒节气,我专到汉南书院瞻观,蒋明翰老师热情介绍了情况,我心怀崇敬看了大门、二门、莲池、孔子铜像、大成殿、奎星阁,等等。虽然占地3.8亩,只是原先书院鼎盛时面积的1/20,但见汉莲葱茏,古柏苍翠,池水清冽,殿堂肃穆,院中石桥石阶错落,瓶兰花古树红果累累。院外寒风阵阵,院中却是春意浓浓。遥想当年此院中学子勤奋,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云梯直上。“凤翮齐飞,各遂登瀛之志,岂不蒸蒸渐成渐事,蔼蔼更多吉人哉?”(见木刻本《关中集·筹备陕省会试路费序》)。院西长廊专栏赫然记载:汉南书院科考及第共289人,其中进士48人、举人155人、贡生92人。先贤在前,文脉神圣,站立院中,令人起敬!
道光十至十一年(1830—1831),杨公还主持了陕西贡院的大修,占地广阔,规模宏大,号舍共计8490间,工程计银46440两。后又由杨公领导解决了关中书院膏火(给困难学生的补助)经费等。杨公还上奏朝廷,表彰了捐出6万两银助学的关中富商刘学宠叔侄。
汉南书院西廊 学识丰厚好才情
由于杨名飏是道光十六年(1836)被革职处理的,突如其来的鸦片战争又使得大清王朝千疮百孔、风雨飘摇,有谁能记起杨公这位已经垂暮的昔日高官呢?又有谁敢为这位起自边陲平民、没有靠山又是皇帝处理的老者伸张正义呢?道光二十八年(1848)清朝当权者才想起了杨公的功绩贡献,才感到对他的处分太重太过,朝廷国史馆因此核查收集杨公的事迹。这一年,杨公75岁了。此前,各级史志中几无记载,略阳县志中所载已是罕见。感谢杨公的老乡、任过云龙县档案局、史志办负责人的王文松先生,王先生多年辛劳、四处奔波,终于写出大著《滇秦历史名人杨名飏》,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在陕西勤政廉洁、贡献很大的杨名飏,也看到了收录书中、非常难得的杨公的多篇著作。王先生写杨名飏这本书,史志充分确凿、讲述朴实可信,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真实性。
杨名飏自幼聪明好学,很小即能作文,10来岁偶遇云龙州许学范知州,饱读诗书的许知州拉着杨名飏走进客舍,简要讯问后出《少则慕父母》题目让杨作文,杨当即作文,许阅后大赞批赠:“重髻粉面小儿郎,一试挥毫即擅长。好告儿翁勤教尔,莫令他日负欧阳。”杨父知后即拜见许知州道谢,许知州对杨父说:“此子器语不凡,异日必为民之父母。”许还将杨名飏带到州署官学读书。乾隆五十年(1785),朝廷派到云南督学的曹锡龄到大理府考试,接触杨名飏后对人说:“孺子可教,定是一滇南人物也。”乾隆五十四年(1789),16岁的杨名飏入昆明五华书院读书,岁试中考得“一等”的好成绩。后又拜了一位好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著名文人钱沣(1740-1795年),钱是昆明人,历任湖南学政、湖广道御史、值军机等,曾弹劾过湖广总督毕沅(状元,任过陕西巡抚,学问大家)、山东巡抚国泰等贪污私营案,被誉为“清代知识分子的泰山北斗” “滇中第一完人”。杨名飏两年中苦心孤诣,深得钱沣老师的赞誉。乾隆五十七年(1792),19岁的杨名飏以优异成绩贡入国子监。乾隆六十年(1795),22岁的杨名飏经朝廷委派回云南代理临安府(治所在今建水县)训导(主负责教育),从此开始,官场生涯41年。嘉庆元年(1796),杨公担任鹤庆州(今鹤庆县)训导,后为父亲去世守制3年。嘉庆七年(1802),杨公担任楚雄府南安州训导,后升楚雄府教谕(正八品)。嘉庆十三年(1808)杨公乡试中考得举人第4名。次年到陕西任官27年。
汉南书院二门
编史修志是各级官吏的重要工作,杨公做得很好。道光九年(1829)他把225名义烈续为严如熤《汉中府志》第33卷。道光十一年(1831),身为陕西布政使的杨公为《重修延川县志》写序。道光十三年(1833),任巡抚的杨公为《重修鄜州志》写序。
不负初心、勤政为民,是杨公为官的追求和对下属的要求。杨公在离汉赴省任职时,写了《寓汉南同官书》,即致汉中同僚的一封公开信,他说“飏惭承乏三年,未有一得,聊即夙夜,所以自箴者,谨陈大略并述之,以就正诸同僚。窃闻政在得人,以亿万生命之身家性命,而付托于牧令一身。精神不到之区,即弊窦丛生之处。虽不遑暇逸,欲求案无留牍,野鲜冤民,犹有不能,又况利欲熏其心,晏安鸠其性,不念赤子之嗷嗷待哺。穷黎之淹淹欲毙,纵幸逃纠于八法,能无抱愧于五衷?州县为亲民之官,知府有表率之责。若亦不念切民瘼,躬先刻厉,能不有忝厥职,自负初心乎?汉中士风质直,民风惇庞,亦颇知法知恩,易于化导……”。阅读此文,我看到了一位谦虚勤政的知府。
节俭清廉、反腐自守,是杨公的一贯作风和倡导。嘉庆以后,社会动荡、兵灾四起,洋人侵华、财富外流。一方面世道艰难、民不聊生,一方面官吏奢侈、府库日空。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杨公倡导开源节流、反对铺张浪费,坚持整饬吏治、推广廉政,并且做到身体力行。他“急以澄叙(清理整饬)官方,培养元气为先务,力挽奢靡颓风,不开寅缘幸路(攀附宠幸),属吏皆以猷为守见廉(守法清廉),清、慎、勤相助”(见王文松《滇秦历史名人杨名飏》第65页《杨名飏行述》)。
西安灞桥遗址
关注民生、亲力亲为,是杨公的为官之道和能吏本色。《关中集》收入了杨公文章21篇,其内容涵盖:各记(书院记、社仓记、修路记、修桥记、建城记、膏火记等)、各序(方志序、会试序等)、各法(种洋芋法、种树法、栽桑法等),还有劝民勿习邪教、汉台后乐亭跋、劝民勿杀耕牛、劝课树桑谕、劝课蚕桑特示,等等。杨公用心尽力、亲自动手的作风值得后辈干部以为楷模。
才学过人、卓尔不群,是大家对杨公毕生好学、日积月累的公正评价。杨公勤奋好学,海纳百川,学识宏富,超凡脱俗。加之勤于动手,写了大量文章、诗词。我阅后十分感佩,文字朴实准确,语言平和具体,典故引用恰当,才学令人佩服。道光十三年(1833)底,杨公多年潜心编著的《经书字音辨要》一书刊刻出版。这是一部文字语言专著,他从“四书”“五经”诸书中捡出不重复的4758个字,按照《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摹写字形,读音按《佩文韵府》反切。其中有点画不同、平仄互异之字,参照《字考韵辨》等进行辨别。全册9卷、4册,共12.96万字,为人们正确识字和学习“京腔”(普通话)提供参考,这完全是一部了不起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工具书,若不是颇有水平的专家是写不出来的。
是日,在家中阅读杨公的诗文,窗外飘着小雪,我想起了汉中当年的钟鼓楼和充饥保命的洋芋,揣摩杨公该是一幅瘦削、沧桑和屈原有几分相似的脸庞,他似乎在零星雪花中从褒谷口走上连云栈道,向着西安府蹒跚而行。这时,我想起汉中诗词名家陈家林老师的诗句“凭窗仰见人踪去,风来翰墨满庭芳。”
王文松先生所著《杨名飏》等 行善造福惠万民
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正在陕西巡抚职上奋发作为的杨名飏遭弹劾问责,后被朝廷革职。为官40年勤奋敬业、勤政廉洁的杨名飏一下子从正二品高官巡抚贬落为平民百姓,其命运坎坷人生跌宕,令人唏嘘同情。
是什么问题导致杨公去职的?汉中府县志均无记载。据2008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实录》(即《大清历朝实录》)《宣宗皇帝实录》卷281页载:“道光十六年五月壬辰,(道光帝)又谕:前据御史许球奏陕西巡抚杨名飏各款,当降旨著汤金钊(吏部尚书)、文庆(户部侍郎)查办。兹据汤金钊等查明被各款(被检举各款)或事出有因,或风闻未确。逐一研求,俱无赃私(贪污受贿)情节。惟失查家人与铺户(商店、店铺)交结往来,并在门房(设在大门内侧的小房)邀饮,又不能禁绝属员眷属出入衙署,实属关防(管理)不严。复于一家四命重案(紫阳一家4人被杀),并不上紧(抓紧)督办,凶犯日久未获,缉捕又复松懈,杨名飏著交部(吏部)严加议处。”经吏部明察暗访,核查四个多月,道光十六年九月十一日皇帝批准,杨名飏被革职,省、道、府、州县多名官员受到处分。从此,杨公以天地悬隔的人生悲剧告别了官场。杨公严以律己、清廉自守,是得到官民共同认可的,即使在他受革职处分的决定中也未否认。道光十八年(1838),65岁的杨公带着满身疲倦和万般无奈离开了陕西,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云南云龙州石门井老家,开始了田夫野老的晚年生活。1998年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陕西通史》和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云南通史》及《云龙州志》等典籍,都对杨名飏生平作了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赞许。当年,汉中人民、西安人民都很感激杨公的功绩。杨公赴西安就职时,汉中的民众一直送到30里外的褒谷口,并在谷口鸡头关立存爱碑(现存汉中博物馆)。辛丑年大寒,北风呼啸,零星雨雪。我专到汉中博物馆寻访当年汉中百姓立的存爱碑。熟悉文史的副馆长常虹女士带我看了镶嵌在馆内碑廊西北墙上的碑,碑高165厘米,宽71.6厘米。可能刻碑匆促、石粗工劣,加之风雨漫漶,粘结移嵌的碑上文字基本不能辨识。热心的常副馆长给我一份早年记录部分碑文的照片,尚可看出碑文中记了杨公汉中时“勤勤恳恳,以培养元气为先”,还记了劝农促桑、治理水利、禁杀耕牛、捐修汉南书院、略阳赈灾建城、留坝西乡定远沔县救灾、崇访节烈等事迹,立碑时间为道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立碑人30名(名字不可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杨公的好口碑当然也在他云龙老家百姓心中。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石门井位于县境中部,沘江(澜沧江的主要支流)流经,矿藏丰富,井盐出名。四面高山,交通很是不便。杨公自从步入仕途,几十年中尽其所能为当地人民办事谋福,也为家乡出钱出力排忧解难,得到广大民众衷心称赞。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新貌
道光三年(1823),杨公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制,捐银800两,在家乡沘江之上建起人马驿道铁链桥(以前是藤条编的桥),桥长36米、宽2.18米,5根直径寸许的大铁链上铺2寸厚的栗木方条为桥面,两端分建桥亭,从此天堑变通途。这在当地是破天荒的大好事,杨公为桥取名“青云”,并撰写《新建青云桥记》,镌刻石碑立在桥头。杨公对汉中很有感情,又非常有缘汉中和云龙老家都有石门之地名,他把汉中石门摩崖书法“十三品”中曹操所书的“衮雪”二字摹刻在桥西亭内岩壁上。青云桥已200年,仍然雄姿依旧、继续使用,也是当地一处文物和一道风景。
杨公致仕回家乡的第二年,石门乡绅捐资扩修石门虎头山名胜区,杨公慷慨出钱积极参与建设,还写下《石门八景》《虎头仙踪四绝》《寿光桥落成二律》等诗文刻碑以记。尤其是捐银9420两在石门井修建了“彩云书院”(今云龙一中前身),修成房舍83间。彩云书院修好后,对于云龙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云龙县石门青云桥,下图为杨名飏手迹
回到家乡成为平民的杨名飏,自号“双清居士”“清白山人”。我揣摩这是杨公对自己的反思回顾,认为做官为人都是清清白白,光明正大。在家期间,他还完成了自己心血之作《关中集(全册)》的编辑。又著《存爱》后集,重修族谱,编写学规,留给后人参照。他写下的大量诗文,有对家乡大好河山的赞美,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也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和对命运的无奈。
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三日,杨名飏在石门井家中去世,享年78岁。杨公的子女族人把他与先去世的妻子马氏合葬。墓地是杨公生前自己选好的,位于距石门100余里山路的今云龙县苗尾傈傈族乡天登村麦地组的五花萝山上。杨公不入石门杨家祖坟,可能是认为自己被革职,不能辱没祖宗(当年李固也嘱后人他死后不入祖坟)。亲到五花萝杨公墓地的王文松先生记述,天登村是云龙县傈傈族聚居地的边远高寒山区,墓地海拔2500多米,即使乘坐汽车从石门到天登村要两个多小时翻越5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从天登到五花萝,汽车要经过10多公里的险峻林区简易公路,再艰难步行攀爬个把小时才能抵达。试想100多年前,杨公到五花萝安葬,该是多么不容易!为什么杨公选在此地呢?可能是他太疲倦了,想远离尘嚣,彻底地解脱、清静。
作者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汉台区作协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