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昆明地处高原,风大,那些风筝遇到强风或是无法停留、或是飞不起来,早些年昆明人已经改良过,根据受风、御风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出"元宝型"翅翼与三角形身段结合的“滇式风筝”,不过对手艺的熟练程度还是会影响风筝是否好飞。说到底,风筝还是用来放的,不管什么样的风筝,能轻松放起来才是好风筝。为什么小时候放风筝的记忆总在春天,因为春天吹的是微风,风筝又始终都是很轻便的材料,风太大会被带走,仅凭一根线很难拽住。顺着一排排的风筝看过去,地上摆着一圈圈黑色的“铁丝”,摸上去却不是铁丝,比较软一点,旁边还有固定成骨架的铁丝。朱家祥说这是他2007年就开始用来代替竹篾的碳素材料,以往的风筝都是竹篾做骨,但是削篾太复杂了,也极其考究耐心和手艺,因为竹篾的粗细,直接关系到风筝的性能,竹篾太粗,风筝飞不到太高;竹篾太细,则容易让风筝折翼坠落。“因为削篾的复杂,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比如风筝看上去简单的一个事物,如果你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几根竹篾糊上纸,画上喜欢的图案趁着春风就能玩上一下午。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里有那么一只风筝,它是玩具,也是童年最亲密的伙伴,然后随着年龄增长、学业加重、工作繁忙,风筝、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只存在回忆里,直到看见了滇式风筝传承人朱家祥老师的风筝,惊觉风筝作为一个玩具实在有点委屈。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2)

一个风筝一个故事

世博园2号门走进去左手边有一排白色的房子,掩映在丛林中,里面是非遗传承研学基地,朱家祥老师的滇式风筝传习馆也在里面,几张大桌子上或摆着剪刀、浇水一类的工具、或放着颜色各异的风筝布,墙上和柜子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风筝,大到一人高,小至巴掌大,虽然杂乱看着却很舒服。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3)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4)

舒服的原因是每一个风筝都很漂亮,不是单纯的涂鸦,画个卡通人物或者动物在上面就行了,细细一看才发现每个风筝上面都画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比如精忠报国、神笔马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一类成语故事,还有代表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代表佛教的弥勒、观音画像。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这样平民化的载体展现出来,虽然没有将整个故事完整写在风筝上面,但也足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了。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5)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6)

忍不住驻足观看了许久,问及朱家祥老师为什么会想到将这些东西画在风筝上。“就觉得一个东西要有内容才可以让人记住,没有内涵就是死的工艺,自己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就这样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也是做一个风筝下来耗时最长的部分了。”

传承≠守旧

顺着一排排的风筝看过去,地上摆着一圈圈黑色的“铁丝”,摸上去却不是铁丝,比较软一点,旁边还有固定成骨架的铁丝。朱家祥说这是他2007年就开始用来代替竹篾的碳素材料,以往的风筝都是竹篾做骨,但是削篾太复杂了,也极其考究耐心和手艺,因为竹篾的粗细,直接关系到风筝的性能,竹篾太粗,风筝飞不到太高;竹篾太细,则容易让风筝折翼坠落。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7)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8)

“因为削篾的复杂,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比如风筝看上去简单的一个事物,如果你扎了几天,浪费了无数材料,最后还是飞不起来,那你肯定是不愿意继续的,甚至连放风筝都不想了。但如果你用一个下午就扎好一个漂亮的风筝,并且很轻松了就放飞起来,那你肯定会想着下次要扎一个更完美的风筝。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9)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0)

但是用碳素材料代替竹篾以后,风筝整体没有那么重,也更均匀,反而能更稳定的飞行还节约了削篾的时间,算得上是一大创新。但有人觉得这是对传统给工艺的篡改,不是真正的传承,而我却觉得,风筝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飞起来吗,换了材料以后,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风筝本就是大众化的东西,不能让削篾把它神化了。就像美人在骨不在皮,传承在骨不在表。

放风筝的人最有权力评判风筝好坏

说到底,风筝还是用来放的,不管什么样的风筝,能轻松放起来才是好风筝。为什么小时候放风筝的记忆总在春天,因为春天吹的是微风,风筝又始终都是很轻便的材料,风太大会被带走,仅凭一根线很难拽住。

昆明地处高原,风大,那些风筝遇到强风或是无法停留、或是飞不起来,早些年昆明人已经改良过,根据受风、御风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出"元宝型"翅翼与三角形身段结合的“滇式风筝”,不过对手艺的熟练程度还是会影响风筝是否好飞。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1)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2)

朱家祥的风筝对此形状和原理已经谙熟于心,经他的手做出来的风筝只要参赛,必然拿奖,有人看着他就问,这么大个风筝沉不沉呐。别人一试:看着很大个的这么这么轻?就是因为把滇式风筝的制作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放风筝是一件娱乐放松的活动,除了小孩,还有老年群体也是风筝的粉丝,都没有多大的拽力,所以更不能让这些客观条件成为绊脚石,前人已经铺好路了,不过很难有人像朱家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3)

天空给飞鸟自由(一只有想法的风筝)(14)

风筝只是一种娱乐,朱家祥其实只是回归本真,每一步每一个想法都只有一个目的:赋予一只简单的风筝文化内涵,让每个年龄段的人记住并且爱上它,再用最简单的方式扎出飞起来最轻松的风筝,而不是存在回忆里随着时间慢慢消逝不见。

想了解更多云南的故事,赶紧关注微信公众号“金盏云南”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