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讲座(走进孔子学院的汉教志愿者)
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讲座(走进孔子学院的汉教志愿者)当年10月,她所在的学校就停课了。后来,孔子学院不得不借用学校对面医学院的教室勉强上了几节课,但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了。2019年夏天,顺利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取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露露,启程前往位于智利的中央大学孔子学院,开启了她的海外汉教生涯。黎巴嫩孔子学院 图源:新华社海外汉教,难以忘却的经历走出国门的汉教志愿者不仅要忍受海外游子去国怀乡之情,有时还会不得不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但就是这样的经历,往往令汉教志愿者们印象深刻。
当地时间4月26日14时14时20分左右(北京时间17时20分左右),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恐怖袭击。目前已造成3名中方教师遇难,1名中方教师受伤,多名巴方人员伤亡。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汉语国际教育圈。“这次事件在大家心里留下了阴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师玉梅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548个孔子学院,1193个孔子课堂。
无数汉语教育志愿者参与其中,对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这次的恐怖袭击事件,给他们造成了什么影响?而在他们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黎巴嫩孔子学院 图源:新华社
海外汉教,难以忘却的经历
走出国门的汉教志愿者不仅要忍受海外游子去国怀乡之情,有时还会不得不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但就是这样的经历,往往令汉教志愿者们印象深刻。
2019年夏天,顺利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取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露露,启程前往位于智利的中央大学孔子学院,开启了她的海外汉教生涯。
当年10月,她所在的学校就停课了。后来,孔子学院不得不借用学校对面医学院的教室勉强上了几节课,但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了。
直到年底露露离开南美洲时,智利中央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都处于中断状态,至今未能恢复。
虽然停留的事件很短暂,但每每想起她远隔重洋的学生们,露露依然忍不住会心一笑。
“我的教学对象有学校的学生、教职工、家属等等。”露露笑着说,“有一位学生是智利中央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已经满头白发了,他告诉我,他来学中文,是为了预防老年痴呆。”
爆恐后,有汉教学生放弃名额
“大家都在宿舍里讨论这件事。” 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二年级的小赵说,“特别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老师,和坚定想在汉教路上走下去的同学们,除了对遇难同胞的痛惜,也有对汉教路不好走的感慨吧。”
这一点,有过海外汉语教育经验的露露有着强烈的感受。除了对遇难同胞的哀悼,她心中更有一层同为汉教人的共情:“汉教的圈子很小,这次遇难的老师,或许就是我朋友的朋友。”
而对向往出国展开汉语教育的在校生来说,这次事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小史在接受采访时就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她身边就有已经通过了巴基斯坦孔院的考试,却在恐怖袭击后选择放弃名额的朋友。
马达加斯加孔子学院 图源:新华社
疫情下,国际汉教遭遇的“围城”
其实,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也受到了影响。首当其冲,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名额缩减。
2022年,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 “语合”)全年面向全国各类学校招募约1140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而在2019年,仅一个批次就新选拔汉语教师志愿者5885人。
与此同时,老师和学生也会对外派更为谨慎。疫情之前,师老师非常鼓励学生争取外派,当下,她则会更担心学生们的健康和安全。
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学生坚定海外汉语教学的道路。接受天目新闻采访的小赵和小史都在其列。
小史在本科期间就有海外教学的经历,这让她依然坚定地选择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继续深造,并争取再次作为汉语教师被派遣海外教学。
就在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遇袭的当天,小赵和小史参加了语合英国汉语教师选派的第二次面试。
“作为志愿者,我也很关心派遣地的选择,还是尽量挑选治安好的国家和地区。”小史说。
另一方面,入华海外留学生数量减少,也减少了汉教学生在国内的实践机会。
从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被称为“小联合国”,每年都有大量留学生入学,本校汉教专业的学生足不出校,就能获得一线教学机会。同时,各大高校也会招聘汉教学生担任本校留学生的汉语老师。
见习记者 高雅雅 摄
“现在,因为疫情,来华文学院的留学生特别特别少。”小赵说,“只有几个班,大多数都线上上课了。”
小史也说:“我们手上接的项目都是越南班的网课之类的。”
而海内外汉语教学机会减少,也使得不少汉教生在毕业后流向了中小学教学岗。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去中小学当老师了,以前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却不得不找一个更稳妥的工作。”小赵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