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霸气处置安陵容(淳儿借寝衣挑拨甄嬛和安陵容)
甄嬛传甄嬛霸气处置安陵容(淳儿借寝衣挑拨甄嬛和安陵容)皇上是孤家寡人,但是缺什么补什么,皇上心中肯定是渴望温情陪伴的。或者说,安陵容的才艺虽好,但是她的思维方式有问题。这样本宫以后挑拨离间起来就更加顺利了。皇上先看的是安陵容的寝衣,一条金龙孤零零地盘在祥云中。安陵容的绣工虽好,但是她选的图案不好。
来源: 玲珑品评
小太监同时呈上来甄嬛和安陵容为皇上制作的寝衣各一套:
皇后一看,可高兴了。
好呀,这两人竟然同时送上寝衣一套,不用说,安陵容的寝衣肯定惨败。
这样本宫以后挑拨离间起来就更加顺利了。
皇上先看的是安陵容的寝衣,一条金龙孤零零地盘在祥云中。
安陵容的绣工虽好,但是她选的图案不好。
或者说,安陵容的才艺虽好,但是她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皇上是孤家寡人,但是缺什么补什么,皇上心中肯定是渴望温情陪伴的。
安陵容身为嫔妃,为皇上绣贴身寝衣,却只绣了一条金龙,孤零零地飞在天空中,皇上看了,不见得会高兴,反而有种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感觉。
所以皇上拿起寝衣看了一眼,面色冷淡地说:的确不错!
连夸奖都十分敷衍。
皇后还在那边说什么细微之处见精心呀,安陵容心里的确有皇上的鬼话。
皇上好可怜,也不便反驳皇后,只好半边脸勉强扯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
对!对!皇后你说的都对!
天色已经晚了,你可否跪安?
行不?
好了,终于说到这一幕著名的寝衣事件了。
寝衣事件是安陵容和甄嬛心理决裂的直接导火索。
这件事让安陵容深刻地明白,她与甄嬛的关系不再是她依附甄嬛,她们俩已经完全是竞争关系了。
只要甄嬛得宠,安陵容在皇上心里就算不了什么。
只有哪天甄嬛失宠了,才有安陵容的上位之路。
首先,这件事被提起,完全是淳儿故意的,她这么说是有目的的。
淳儿得宠,皇上就好似大老板,甄嬛就是她的顶头上司,而且甄嬛还是皇上的心腹骨干,前途无可限量。
淳儿既然跟定了甄嬛,就要时时拍甄嬛的马屁,表忠心。
夸奖甄嬛寝衣做的好,皇上很喜欢,就是拍马屁的一种。
安陵容在这件事上,纯属被误伤,如果这件寝衣是其他嫔妃做的,淳儿照样会拿来与甄嬛的寝衣比较,然后抬高甄嬛的寝衣。
至于安陵容会不会因此而不高兴?
She just don't care!
当然,夸奖甄嬛做的寝衣,并非淳儿的最终目的。
夸奖甄嬛是皇上的心头肉,才是淳儿的目的。
然后顺便把安陵容拿来当垫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但是这件事,有了对比,才更能显得奉承的到位。
在送寝衣这件事上,安陵容不仅仅输在她与皇上的感情没有甄嬛与皇上的感情深。
她还输在她的思维方式,根本与皇上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在安陵容的心目中,皇上是君,是主,是天,是世上最高权威的代表,所以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盘在云中。
而在甄嬛看来,皇上是夫君,是爱人,是知己,是可以与之伉俪情深的伴侣,所以甄嬛才能情意绵绵地秀出二龙抢珠的图画。
皇上不是傻瓜,安陵容与甄嬛对自己情意的不同,皇上感觉的出来。
当然更喜欢甄嬛的这件。
偏偏这件事偶尔被淳儿听到,用来奉承甄嬛,顺便又在安陵容那敏感的内心上又扎了几刀。
这次打击,对安陵容伤害颇大。
在甄嬛面前,情绪差点失控。
甄嬛留她吃糕点,她就推脱肠胃不好,先回去了。
回去就拿着甄嬛送给她的丫鬟菊青撒气。
菊青也真是挺可怜的,这么个清秀可人的小姑娘,而且还对安陵容挺忠心的。
就是因为安陵容心思敏感好猜忌,冤枉了菊青,连个辩白的机会都不给她,就这样白白地让她受委屈。
安陵容出去的时候神色异样,甄嬛就感受到了。
她马上找出了皇上私下送给她的上好玉钗,准备转送给安陵容。
其实甄嬛此次送安陵容这么珍贵的玉钗,并不是因为安陵容受了多么大的委屈,而是因为怕淳儿的话得罪安陵容,安陵容会记恨淳儿。
甄嬛完全是出于保护淳儿的角度,而非安慰安陵容的角度,才会送出如此珍贵的玉钗的。
我一向认为崔槿汐是个聪明人,但是就此事而言,崔槿汐处理的也很不好。
她说她会代甄嬛好好安抚安陵容。
崔槿汐是什么身份?
她也是甄嬛的侍婢呀!
怎么适合当这个中间人呢?
由此可见,在崔槿汐的心目中,也没有觉得安陵容的身份有多么贵重。
受了委屈,随随便便由她来安抚一下就可以了。
崔槿汐将这对玉钗送给安陵容,说的那段话,又将安陵容敏感的内心在油锅里又滚了几下。
先是说甄嬛觉得安陵容是宫里最好的姐妹,所以送她这对玉钗。
这话也太假了。
且不说眉姐姐在甄嬛心中无可动摇的地位,就是现在淳儿和甄嬛好的蜜里调油的样子,安陵容也是拍马赶不上的。
敏感的人最怕你故意对她说谎话。
你觉得你是粉饰太平,好言安慰,她觉得是虚以委蛇,心口不一。
嫌隙就是这样越来越深的。
而且崔槿汐这里不该提到安陵容落魄的时候住在甄府,老是借甄嬛的首饰戴的那件事。
过惯了穷日子乍富的人,都非常介意别人提他落魄时的窘态,人家觉得丢脸。
崔槿汐这里这么提,安陵容更觉得甄嬛是以施舍者的心态高高在上。
最后崔槿汐还提到淳儿年幼天真,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安陵容多担待。
此时甄嬛真的是高姿态,她以淳儿的保护人自居,生怕得罪安陵容淳儿会吃苦,但是安陵容又没有重要到让她亲自去安慰,便拿出贵重的礼物让丫鬟去转达安慰的话。
单此事而言,也难怪安陵容生气。
何况因为皇后的挑拨,安陵容已经对甄嬛颇有嫌隙。
此时安陵容对崔槿汐的回答,让我不寒而栗,她几乎对甄嬛没有什么真心了。
你既然用东西来敷衍我,我也用假情假意来敷衍你。
玲珑看到安陵容说这段话,真是一声长叹。
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终究是走不到一起的。
在安陵容的心目中,想的是与甄嬛平起平坐,姐妹相待;但是在甄嬛的心目中,安陵容更多是一个弱者,被保护者,被施舍者。
甄嬛在帮助安陵容的同时,保持着她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尊心。
如今安陵容看穿这一层,又加上皇后的挑拨与她自己的狭窄自卑。
以后,她便会以甄嬛竞争者的姿态出现。
以前我就分析过,安陵容的道德底线是相当低的。
就是说,她要是想要害一个人,便会不择手段,极为阴毒,而且丝毫没有道德负疚感。
虽然在寝衣事件上,甄嬛与安陵容相比,是个完全的胜利者。
但是她与纯元皇后相比,又是纯粹的失败者。
皇上穿了几天甄嬛做的寝衣,又穿起了纯元皇后以前为她做的旧寝衣。
皇上说:衣服还是穿久的比较好,舒坦,踏实。
这个舒坦,踏实,并不仅仅指衣服穿起来舒坦,踏实。
更是指皇上这个帝王之尊的至高无上挚爱,还是放在纯元皇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身上比较让皇上感到舒坦,踏实。
每次后宫一起去看戏,自己便是演的一场好戏。
台上的戏是假的,台下的戏才是真刀真枪,你来我往,精彩纷呈。
后宫嫔妃以皇后为尊,所以江福海让皇后先点戏,华妃却一把抢过戏本说她要点《鼎峙春秋》。
江福海突然被华妃抢了戏本,一脸懵逼呀。
这!这!这!这是唱的哪出呀?
而且华妃点的《鼎峙春秋》,讲的是三国志的故事,说明她与皇后鼎足而立,平分秋色。
然后华妃又点了一出《薛丁山征西》,暗示自己的哥哥年羹尧平定青海,战功赫赫,你皇后靠边站。
皇后立刻点了一部《劝善金科》和《瑶台》来反击。
一是讽刺华妃无子,二是告诉华妃,她才是大清国母,你们年家再得势,也是为了皇室打江山,不要乱了规矩。
华妃不甘示弱,当演到《薛丁山征西》的时候,就讽刺皇后像樊梨花一样,不得夫君宠爱,要被休了。
皇后便说:大房就是大房,度量不是妾室能比的。薛丁山就算休了三次樊梨花,不是还要三请樊梨花吗?
华妃:那当然,樊梨花是西凉将门的嫡出女儿,出身高贵,要是庶出女儿,便没有这移山倒海,偷天换日的本事。
要知道,庶出身份一直是皇后心中的一道死坎,怎么越都越不过去了。
这里华妃不仅讽刺皇后是庶出,而且她自抬身价,表示她就是将门的嫡出女儿,论出身,就是比庶出的皇后高贵些。
华妃这样戳了皇后的心窝之后,还贱兮兮地问:皇后,您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皇后脸上虽然还挂着笑,心里早就咬牙切齿:对呀!对呀!我好想把你和你那嚣张跋扈,无视尊卑的哥哥一起卷起来放到油锅里,做成炸油条来吃。
在之前,
甄嬛为了帮安陵容的父亲安比槐求情,曾经假意投靠过皇后,还说了一大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有枝可依”的话来糊弄皇后。
虽然甄嬛并未真心投靠皇后,但是表面的上的工夫她可是做的足足的。
眼见这里皇后被华妃压制的没话说,甄嬛就站起来说要点一本《南柯记》。
暗示年家以后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弄了半天只是南柯一梦而已。
甄嬛的口才一向是极好的,而且她善于借古讽今,又饱读诗书,举例精妙,一向占着个理字。
你讲理,你说不过她。
你要是不讲理,你还是说不过她。
华妃这时候,也只能暗中吃瘪。
安陵容此时看到华妃吃瘪,也想出来凑个热闹。
但是她的战斗力,比起甄嬛真是差的太远了。
什么“守得云开见月明”,什么“两情相悦”,这两个词和前面讨论的,有半毛钱关系吗?
而且也毫无杀伤力。
被华妃逮住把柄狂抽耳光,说她好歹是嫔妃,怎么脸皮那么厚,说起“两情相悦”这个词也不脸红。
还要甄嬛为她解围,用牡丹亭上面的戏文说安陵容只是就戏论戏而已。
若是以前,甄嬛仗义为安陵容解围,安陵容会很感激的。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现在安陵容并不感激甄嬛的解围,她反而妒忌甄嬛。
同样是为皇后解围,甄嬛就能说的让人信服,她说话就让人狂抽,这人与人实力的差距,简直不能以道里记。
安陵容终于在心理上正式与甄嬛分道扬镳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时间,因为若不是安陵容与甄嬛分道扬镳,就不会有后来的舒痕胶事件。
没有舒痕胶事件,整个甄嬛传后来发展的剧情都要改写。
写到这里,我不禁在想,安陵容和甄嬛决裂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
甄嬛有意无意的优越感,安陵容本身的敏感自卑,内心不够坚定,还有皇后的有心挑拨离?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欢迎关注荣华小探,每天为您送上好文!荣华小探祝您荣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