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兰州黄河(兰州黄河夜色西行散记)
畅游兰州黄河(兰州黄河夜色西行散记)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被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楼上,“第一桥”从此改名中山桥,沿用至今。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沿黄河南岸向东行,边欣赏黄河两岸风光,约30分钟可见著名的兰州黄河大铁桥--中山桥。它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
2020年7月30日我们一行八人乘坐东航MU2923 航班,禄口机场13:45起飞,于16:25抵达兰州中川机场。旅行社接机,送抵兰州缘林世纪酒店,安置好后,乘上公交车前往黄河之滨,游览兰州夜景,品尝正宗兰州牛肉拉面。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两山夹峙、群山环抱,东西狭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市区东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5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优秀奖。
这是一尊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母亲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
沿黄河南岸向东行,边欣赏黄河两岸风光,约30分钟可见著名的兰州黄河大铁桥--中山桥。它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现在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将25艘大船用绳索连接,以石鳖固定,船上加盖木板、栏杆,并在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以铁链将浮桥固定。整座浮桥“随波升降,帖若坦途”。
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现在仍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年兴衰史的唯一见证。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被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楼上,“第一桥”从此改名中山桥,沿用至今。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
夜晚的铁桥在五彩霓虹的装扮下显得俏丽多姿,不断变幻的色彩与北岸白塔山的金碧辉煌交相辉映,桥上游人如织,桥下游船穿梭,登桥远望,黄河如带,蜿蜒盘曲,兰州的夜色真美。
来到兰州,自然要品尝“兰州牛肉面”的正宗风味。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必须符合“一清、二白、四红、五黄”的标准。“一清”就是汤要清澈见底,清汤用牛肉和鸡肉为主料,加入30多种调料熬制的,味道无比鲜美。用这样的清汤下面,辅以白萝卜(二白)、洒上切碎的香菜和蒜苗(三绿)、淋上一点辣椒油(四红),就能调制出兰州牛肉面特有的美味。“五黄”是指面条黄亮,因在和面的过程中加入了蓬灰。面条的规格有大宽、二宽、韭叶、二细、三细、细、毛细等,供选择。此次因时间晚了,中山桥旁这家店面条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