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第一季全部(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第一季全部(花儿与少年)↑一名教师在课上做指导(2014年10月29日摄)。 ↑女生们排练回族舞蹈《花儿漫漫》(2014年10月31日摄)。 ↑女生们穿戴服饰准备彩排舞蹈《花儿漫漫》(2014年10月31日摄)。 ↑一名女生在文化课考场收答卷。除了专业舞蹈课程外,学生们还要学习文化课,以应对来年的高校艺术特长生文化课考试(2014年10月29日摄)。 ↑女生们在宿舍里练功(2014年10月31日摄)。
红艳艳的舞裙,风姿绰约的旋转,曼妙的手部动作,伴着“花儿”——一种流行于青、 甘、 宁等地的回族聚居区的山村小调,一群少年如同花儿一般热烈地绽放、舞动。这群已经跳了五年回族舞蹈的少女们在宁夏艺术学校的专业课上加紧排练,再过一个月,她们将迎来毕业汇报演出。
宁夏艺术学校的回族舞蹈课程已有30多年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宁夏老一辈舞蹈工作者开始搜集、整理回族舞蹈的民俗素材,编创出了汤瓶舞、口弦舞、宴席舞、耍场、踏脚等回族舞蹈样式。
宁夏艺术学校的60多名民族舞舞蹈专业学生每天早晨6点开始练早功,然后上8个小时的舞蹈课。“坚持下去,舞蹈就成了生活中的习惯”,即将毕业的李思琦对记者说。明年5月,这群学生将参加全国高校舞蹈艺术生考试,五年的艰辛付出将迎来收获。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影报道
↑女生们穿戴服饰准备彩排舞蹈《花儿漫漫》(2014年10月31日摄)。
↑一名女生在文化课考场收答卷。除了专业舞蹈课程外,学生们还要学习文化课,以应对来年的高校艺术特长生文化课考试(2014年10月29日摄)。
↑女生们在宿舍里练功(2014年10月31日摄)。
↑女生们排练回族舞蹈《花儿漫漫》(2014年10月31日摄)。
↑一名教师在课上做指导(2014年10月29日摄)。
↑一名女生在课堂上展示舞蹈动作(2014年10月29日摄)。
↑一名女生在观看同学排练舞蹈。她在之前的舞蹈排练中手臂受伤,可能会错过一个月后的毕业汇报演出(2014年10月29日摄)。
↑女生们练习回族舞蹈《花儿漫漫》的基本动作。这个手部动作代表了回族妇女遮罩头巾的过程(2014年10月31日摄)。
↑女生们在排练回族舞蹈《花儿漫漫》。该作品在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上获得银奖(2014年10月31日摄)。
编辑: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