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深度分析大湾区规划(行进大湾区解读)
江门深度分析大湾区规划(行进大湾区解读)△江门双碳实验室展厅家风淳厚、英才辈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江门正以它非凡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以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李佳为代表的“双碳”实验室科学家团队,正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头迈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馆藏侨批节目寻访人秦海菲,循着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父女二人合奏出的欢快旋律,步入开平风采堂,在飞檐翘角的建筑细节间、细致详实的文字记叙里,感受华侨文化的浸润,以及江门家风文化的传承。百年来,朗朗的读书声,在三江汇聚的荻海埠头唱诵。如今,从江门这里走出来的“两院”院士已有34人。院士路两旁伫立的江门籍院士艺术塑像,正向世人诉说着江门浓厚的人文底蕴。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多年来,江门在华侨华人的支持下,描绘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如今的江门正以“侨”为桥,围绕“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这一光荣使命,积极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当中。
10月8日晚,国家广电总局2022重点节目《行进大湾区·奋楫扬帆》之“江门篇”,将于广东卫视、大湾区卫视播出,为观众多角度解读中国第一侨乡,展示古老、创新、快速发展而又文明宜居的多元化江门。
“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有着400多万五邑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馆藏的一张张泛黄的侨批、银信,不仅书写着华侨对家国的无尽思念,字里行间还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教育观,形成了侨乡江门独特的家风文化。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馆藏侨批
节目寻访人秦海菲,循着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父女二人合奏出的欢快旋律,步入开平风采堂,在飞檐翘角的建筑细节间、细致详实的文字记叙里,感受华侨文化的浸润,以及江门家风文化的传承。
百年来,朗朗的读书声,在三江汇聚的荻海埠头唱诵。如今,从江门这里走出来的“两院”院士已有34人。院士路两旁伫立的江门籍院士艺术塑像,正向世人诉说着江门浓厚的人文底蕴。
家风淳厚、英才辈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江门正以它非凡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以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李佳为代表的“双碳”实验室科学家团队,正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头迈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江门双碳实验室展厅
在李佳教授的带领下,我们相约小鸟天堂。“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巴金先生《鸟的天堂》中对小鸟天堂的生动描绘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如今,小鸟天堂已成为广东省生态保护的一张亮丽名片,也变成了侨乡江门让海外游子牵挂的一抹独特“绿意”。
湾区融合,交通先行。中车广东公司,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这里,不仅为和谐号、复兴号等“轨道上奔跑的列车”,提供了制造、维修、养护全周期的服务,还是新一代城际市域列车的研制之地。
△中车广东公司
走进新一代列车的车厢和驾驶室,这里处处体现着“智慧先进、舒适适用、精准检修”的匠心设计。王栋部长对我们说:“‘轨道上的大湾区’逐渐从梦想走进现实,让人想到更多的是1920年全线建成通车的新宁铁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筹经费修筑的民营铁路。”
旅美爱国华侨陈宜禧以中国人的力量和技术,建中国人的铁路,这是江门人的百年“铁路梦”。2020年,新宁铁路全线建成一百周年之际,广东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大湾区面向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在江门开启,这是侨乡从“铁路梦”到“枢纽梦”的圆梦时刻。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伴随着孩子们嘹亮的歌声,节目寻访人来到冯如广场,高高矗立的雕像,寄托着后人对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缅怀与敬仰。
身处旧中国,冯如为了研制飞机,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凝聚华侨力量,一步步发展起中国人自己的航天事业?沉浸式大湾区故事微剧场《向阳腾飞》将带领观众回到百年之前,重现冯如克服艰难险阻、逐梦蓝天的报国故事。
△《向阳腾飞》剧照
第一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第一条中国的民营铁路……无数个“第一”的背后是拼搏奋进和自强不息的华侨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代江门人不懈奋斗的文化根基和力量源泉。
穿越百年,初心不变。《行进大湾区·奋楫扬帆》之“江门篇”,将为观众讲述百年侨乡风韵背后的故事,在新的赶考路上展现侨都担当。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