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该年试题的难度,比如20年与21年题的难度就存在差距。国考135题能不能做完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以国考135题为例言语40题-资料20题-判断40题-常识20题-数量15题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

前要:行测备考将为个人经验向,因为即使我讲我的经验,你依然可以通过我的语言去判断是否正确,而即使我采用数据说明,我也依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创造出我想要给你看到的数据,所以这并无优劣。作为一个浏览者,你最后依然要回到“靠自己去判别我内容中可取之处”。

补充:行测学习以真题为主,真题你是很难做完的。其次,一定不要过于自信,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其对版块的理解会极大地帮助你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尽量控制收集经验的成本,然后去取众家之长,要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无论你天资多么聪颖,都要有一颗谦学的心。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1)

正文:正文将按照本人的做题顺序解释说明

1.做题顺序:

以国考135题为例

言语40题-资料20题-判断40题-常识20题-数量15题

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

国考135题能不能做完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该年试题的难度,比如20年与21年题的难度就存在差距。

你自身的实力。

正常来讲,作为一般高手是能勉强做完这些题的,这其中包含着你对自身知识点的完美把控,你知道自己对于哪类题不太擅长,或者说哪部分的具体个题不太擅长,那么你很可能做出蒙掉该题以追求整套试卷完成度的抉择。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定要懂抉择,也就是拥有放弃部分题的思想。

说个实际点的情况,如果你不曾准备过常识,那么你在这套试卷中会遇到相当部分的不会做的题。假设一下,你虽没有准备过常识,但你在历史方面的底子不错,那么你可能能做对5个题。这5个题是你能够大概率确定正确率的题目,如果你觉得这个数目较少,那我建议你拿着几套题做一下,求个平均数,要求只有一个:只计算你真正有把握的题而不是算上蒙对的题目。

也就是意味着,你将有15个题面临着完全不知道怎么选或者在两个选项中犹豫的情况。再加上逻辑填空和言语中你没信心做对的题,就算5个好了。判断推理你可能在图推中面临着1-5个不会做的情况,判断的其他剩余部分我只算3个。资料分析理论上不存在需要蒙题的选项,算0。数量关系,15个理论上一个底子好的人可能会面临着0-3个不会做的情况。

那么总的算下来,你将会有24-31个题需要蒙,这已经是建立在你能做完所有部分题的基础上。而还有一点你需要知道,从我和很多朋友的实战经验来看,凡是你把握不准的题,它的正确率会向1/4靠近,但这并不排除你在某几套题中蒙题的正确率较高的情况。

所以建立在蒙题会向1/4概率靠近的基础上,你要明白,你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你没有把握的题上面,因为你浪费的时间真的很有可能不会帮你得分。所以,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数量关系上呢。

所以,基于上面的判断,我选择了这个做题顺序。因为我将最可能面临着蒙题的常识板块和数量关系板块放到了最后,如果我没时间,那么至少可以被动地减少我将犹豫在二者之上的时间。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2)

2.言语

言语分为两大板块: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

逻辑填空占据了言语理解的半壁江山,这部分做题需要方法技巧与积累并重。在这部分,目前市面上比较认可的机构或个人,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个区分:

第一等:

FB填空(亮点:知识点完备 缺点:知识点杂冗,体系性不强,面临实战时不知用哪一个的困境)

顾斐填空(亮点:市面上主要方法大部分她都讲到,原始大神,技巧性强,适合提高)

第二等:

小宝填空(亮点:知识点少,方便运用 缺点是不够完备)

其他

其实在填空这块儿,老师们都大差不差,建议用FB的课程打基础,因为FB知识点全面,然后就用顾斐的,进行专项提高,提高解题效率。

片段阅读

这部分我认为市面上是这样一个情况:很多老师的方法都不错,而且市面上的内容其实都大差不差,有些老师讲的详细,但同时也面临着冗杂的尴尬境况,有些老师做了侧重处理,反而会显得实用一点。

但就个人做题时的感觉,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实用,这就让很多人学了都懂,面对该知识点下的真题也能很好滴解出答案,但要命的是,由于不够体系,你在做真题卷的时候,效果可能不尽如意,因为真题是不可能标注哪个题适用于哪个知识点的。

一个在片段阅读经验丰富的考生应该知道,在我们面对片段阅读尤其是较长篇幅的片段阅读时,你很难边读还边分析什么冒号作用啊,递进层次啊。

更多地是读完就需要选择选项了,所以,基于此,有些老师过分强调转折后重点,什么前面部分不用看,想以此来节约时间。我敢打包票,他的做法只有他实战效果才会好,更多地人只是用这种方法获得了一个差强人意的正确率。

所以,但凡你想要在言语理解这里获得一个高的正确率,你就基本面临着读完就要去判断选项优劣性的情况。而有心人肯定能发现,这个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遇上有难度的片段阅读的年份时,市面上的方法技巧就显得比较鸡肋,甚至不如自己刷题后来的题感重要。

从片段阅读的本人经验看来,初学者靠语感,你的正确率大概率可能在40-70之间波动,有些人学了技巧后的正确率会在60-85之间稳定,针对近年来的题风,如果你太倚重技巧,那么你的正确率可能在某些省份乃至国考中滑铁卢,甚至面临着不如靠语感的地步。

对于一个片段阅读的高手来说,回归文段和提问的本质,采用技巧辅助做题才是正解。

本部分的推荐视频:(说明,下面的推荐视频只能作为学习片段阅读打基础使用,更多地还是需要自己去刷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路子,大家不要把自己的片段阅读水平太过寄托于老师身上,但你仍然需要他们中的一个或多个去带你了解言语是怎么回事)

赵晓曦: 大神级人物,粉笔言语老师的老师,适合初学者小白看。

葛欣:讲解细致

顾斐:讲的几大方法其实有几种非常实用,但是就是讲题的时候不太照顾小白,对于基础好的人可以去看她的视频。

郭熙:讲课思路清晰,适合基础较差及以上的人

欧阳:勉勉强强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3)

注意,下面是高能预警!!!!

坑位一:小宝片段阅读。是的,这人的逻辑填空还行,但其片段阅读可以说如同坠魔道,不建议以其片段阅读视频学习,否则可能会让你痛不欲生。但其实可以看出,小宝阅读确实想从市面上流行的解读段落的方法向真正实战解题的方法靠齐,精神可嘉。

坑位二:待补

3.资料分析:

这部分国考20题,最大的特点是门槛较高,但入了门槛后其实不难,适合理工科自学。自学也不意味着完全自学,找个不错的视频学习就行。因为该部分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所以其做题逻辑较为固定。

总原则:你需要科学的审题方法 可普遍操作的技巧。这部分你要学会或者重新拾起约分,放缩,尤其是对分子分母的分别处理,比如扩大/缩小,扩大/扩大,缩小/缩小等。其中,个别省份会采用十字交叉法,还有你的必备知识包括:1/1-20的对应小数。仅国考和部分省的题而言,资料分析的很多题仅列式即可看出答案,所以不要执着于计算出答案。当然,深圳市的资料分析比较另类,方法有较大不同。

这部分的推荐课程:

花生十三十三十三三(适合提高)、齐麟(讲解基础细致,适合资料分析真小白)。

说下我对资料分析的判断:可能由于我是工科生的缘故,我个人并不是那么需要一个资料分析的老师,所以以上课程也只是我为了做这个回答去浏览视频后再结合网上评价给的一个部分名单。

我前面说过,资料分析偏数学,基本上方法只要你底子不错,就已经限定死了,所以听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基础知识和数据的处理 灵活应变。尤其要提防的一点是,由于存在灵活应变这个特性,资料分析的很多题是可以用“智商”来解题的,但这诞生了很多技巧与方法,对于这些衍生的技巧和方法大家不要学死了,因为他们可能只对某个题/某类题有用,抓住灵活应变的本质才是关键。

记住:基础的知识和数据处理 灵活应变。

推荐用时:简单~难的资料15题时间:14min-20分钟。

简单~难的资料20题时间:16min-25分钟最佳,不能超过半小时,这是deadline。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4)

4.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如同言语一样,这四个部分的差异很大,方法技巧差别极大。但其实我只想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图推及其他。

图推:图推这部分吧,也属于门槛高,入了门槛后很多题也不难,然后难的题学了也没用,还不如靠考场的一时灵感。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经验,不管你吹得多牛批,我亲眼见证过粉笔上有些常年模拟题大佬(经常模拟90分以上)对部分图推题束手无策的情况。所以,图推这部分很要看难度,但是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它总会有5-10个题(以图推10数量为例)是能轻松做出来的,对于一个备考过图推的人来说。还有少量题,看考时灵感和运气吧,蒙对了,怎么吹都可以。

我将其单独罗列出来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部分只要入了门槛,你可以说它不难,你也可以说它很难,反正不是谁来教能处理的问题了。但是你至少要在老师们那里学会快速处理一些固定考点的方法:比如一笔画,比如折叠,因为有些快速方法确实能让你大大提高做题速度。

其他(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再次抱歉,我对这三部分也比较不敏感,我有些时候get不到学习这部分题的难度在哪里,但我尽量说一说这部分题的个人经验。 定义判断,如果没读懂,请抓定义句的关键词,要么根据关键词去选择正确选项,要么去排除。读懂了定义句,还做不出来,我就理解不到了,不评价。

类比推理:这部分对于一个学有所成的人来说,其实难度在常识。当你掌握了足够的方法和技巧后,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做不对题的原因是自己常识不行。 当然,你要补充的技巧至少但不限于:造句法、词语结构分析等(FB、HT、ZG的答案都能逆推出来)

逻辑判断:讲得花里胡哨,其实错误项的设置套路万年不变,大家要懂得去分析出题人的思维。 这部分的难度学习在于一个资料带5个选项的大题(比如国考地市级),这种题建议要认真对待,建议不会找老师视频,是有帮助的。当然,脑子灵活,也不是那么需要。看个人情况哈。还有一点是,你要懂得充分必要的语句转换。

虽然我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但还是作为一个整体推荐老师:

蔡金龙(图推强推,最厉害的就是很多人头疼的图推,用了他的方法再也不害怕做图推题了。)

聂佳(逻辑真的强推,可惜现在貌似不太讲课了,现在比较少讲精讲课,但是她的经典课我当时前前后后看了3遍,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说经典课程与年份无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必定有他的理由。)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5)

5.数量关系:

这个版块大家需要考虑的是:在考试时是否在前面的版块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否则即使你会做,你也没时间做,并且这可能是你考试时的真实状态哟。

数量关系的题很多都是小学奥数题,说实话,这部分你不需要把所有的类型题都弄懂,除非你的时间真的很充裕很充裕。

因为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你基础很好,小学奥数洒洒水,那么你需要精进的是找到你做的题的快速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的快速方法。如果你基础不行,看见它就发晕,拜托你想明白一个事:十二年的义务教育都没搞明白,你指望多长时间搞清楚它? 尊重客观事实,数量关系本来就可能会没有时间做,而且你还不擅长,那你要做的不是放弃!不是放弃!不是放弃! 而是去寻找几个大概率会出现的类型题,把它们弄懂,然后考试时保证做出来,剩下的根据概率去“科学”地蒙吗,its ok!

这部分的老师:

齐麟:他的数量关系很通俗易懂,都是干货,没有那种长篇大论,基础扎实,看了能让你对数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且讲课方式很幽默。

李委明:数学老师。主要成名作是秒杀法。秒杀这东西,不是常规武器,算是刺刀,上考场多备一套总是好的。并且他讲课思维和思路非常清晰,让人上手比较快。并且小技巧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时间

6.常识;

很多人说常识不值得学习,我想这在公考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说法是要变一些了。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专业不好,出身不行,只能考三不限,那你能指望完整舍弃掉一个版块去上岸? 我前面已经分析过,如果蒙题的话,你大概率蒙不赢对手,除非你运气爆棚。所以我想把这句话改成;像备考考研政治一样,每天抽取少量时间固定去学习常识。打败那些运气上岸的人,让考公变成一种真正以实力论胜负的考试就应该是你的梦想,加油啊,打工人!

常识这部分,有些省份比如山东、重庆部分年份的常识题,你是能够看题干推出来的,即使你不知道,但也有些省份你是推不出来的。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

从国考来说,国考地市级喜欢侧重考法律,国考副省级喜欢侧重考人文科学常识,但无论怎么说,你都可以去系统准备一下。

常识这部分推荐老师:

李梦娇 (李梦娇的课程最大亮点就是全面,缺点就是容易次重不分,不方便记忆,即使创造了很多口诀歌,但口诀歌的目的本身就是方便记忆,如果拥有不讲质量的太多的口诀歌,反而适得其反,而且她很喜欢照本宣科,但你还是绕不过她,她就是这块最受欢迎的老师,面对疾风吧,奥利给)

刘红军的法律部分(本身以前就在法院工作,所以对法律这块的讲授富有逻辑性,适合记背)

B站李铁(讲的有趣一些,你不会打瞌睡)

-------------------------------------------------------------------------手动分割

除了这些老师之外,你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政治素养,这样会方便你在本部分的猜题,因为党18大、19大以来的基本论调是没变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以考研政治80分的身份向你推荐 wuli徐涛的课程哟(肖爹我永远的爱),可以看看他讲的政治相关内容和哲学内容。他的哲学部分通俗易懂,又不死板,很不错的。

当然这么多内容怎么学呢?建议先学法律部分,再学其他部分。

以上就是我关于行测学习的所有内容。

如果排个难度,我会这么排:

公务员行测常识怎么备考(行测保底70分秘籍)(6)

基础学习难度:

资料分析、图推>数量关系>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逻辑填空>片段阅读

这个时候,常识在一边挂机

追求极高正确率后的学习难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自动避开):

常识(知识点太多了)、片段阅读>逻辑填空、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资料分析、类比推理

这个时候,图推在一边挂机。因为从历年真题来看,只有这货具备真的学了也没用的潜能,但它很多时候又很简单,甚至能达到全对的程度。所以其他部分考不高是因为没学好,这货考不高,虽说理论上存在解决办法,但实际情况是有些时候某些题真的在考场上解答不出来,这近乎从个人情况上升到了普遍规律。

公考之路路漫漫,同学们要加油哦。

以及很重要很重要的事,觉得内容好的话,请大家不要忘了点个赞哦,未来的局长和局长夫人们!

-------------------------------------------------------

最后,学姐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都分享给大家啦,私信我就行啦

覆盖(包括但不止):

近三年公考高频核心考点

中公,粉笔,华图及其他名师课程

行测 申论 面试答题技巧

学习计划,要点,思维导图

行测必记常识 申论必背金句 面试常考热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