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11路途经的人民路呈半圆形,是民国初年上海县城拆城填濠所筑的道路,由于介于华界与上海法租界之间,该路起初被命名为法华民国路,1949年解放后改名人民路。干国兴生于1960年,祖籍浙江宁波,自父辈起就定居在上海。在干国兴的记忆里,童年时居住的老屋离老西门不远,但他却从未有机会坐一次当时的11路电车,“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四分钱一张的车票是舍不得的。”从业近四十年来,干国兴手中的车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头顶两根小辫子”的电车到铰接式巨龙车,再到如今的超级电容车,他不曾落下一样。干国兴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乘坐11路公交看人民路沿线的发展变化,仿佛就能连接起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人民路隧道入口,可以望见远处的东方明珠披上“豪衣”

“下一站,小东门,下车的乘客请准备。”同样的报站声,59岁的干国兴每天要听上十几遍。作为上海11路公交最年长的驾驶员之一,他手中的方向盘已握了整整37年。

开辟于1962年的11路公交车线路,旧时被称为“环城圆路”(“圆路”即今天的环线),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方浜中路出发,沿原上海县城的城壕绕城一周。途经的主干道人民路全长约五公里,连接着上海滩的旧时记忆:两侧坐落着文庙、城隍庙、豫园、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斗争的纪念地四明公所,和中共中央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上海书店旧址。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1)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河南南路交叉路口。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卫佳铭 图

从熙攘的老城厢而来,11路公交车沿着人民路驶向的是另一个现代化的上海:满目高楼鳞次栉比,近则是步行可抵达的南京路商圈,远则是东方明珠掩映下的浦江美景。

从业近四十年来,干国兴手中的车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头顶两根小辫子”的电车到铰接式巨龙车,再到如今的超级电容车,他不曾落下一样。干国兴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乘坐11路公交看人民路沿线的发展变化,仿佛就能连接起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2)

人民路隧道入口,可以望见远处的东方明珠

披上“豪衣”

干国兴生于1960年,祖籍浙江宁波,自父辈起就定居在上海。在干国兴的记忆里,童年时居住的老屋离老西门不远,但他却从未有机会坐一次当时的11路电车,“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四分钱一张的车票是舍不得的。”

11路途经的人民路呈半圆形,是民国初年上海县城拆城填濠所筑的道路,由于介于华界与上海法租界之间,该路起初被命名为法华民国路,1949年解放后改名人民路。

早在1937年前,由小东门沿原民国路至老西门一段就已有电车通行了,当时被称为3路电车。抗战爆发后,电车轨线及设备等被日军拆毁,战后亦未恢复。

1953年,上海电车公司将1路公共汽车改为21路电车。两年后,21路环城电车撤销,其线路内外圈分别由14路和24路环城部分代替。1962年9月1日,开辟11路环城电车,自此,14路、24路电车才不再环城。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3)

史料图中的人民路 翻拍

上世纪60年代,为缓解“乘车难”,上海引进了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链式公交车,俗称“巨龙车”。长长的车厢,最多可容纳乘客将近140人,是单节公交车车厢载客量的两倍。最风光的时期,上海城区主干要道上共有5000辆巨龙车同时奔跑,日运量可达800万人次。

1982年,干国兴经分配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披上制服、戴上肩章的时刻,他倍感自豪,当时的老司机们也因此把工作制服戏称为“豪衣”。

朱培树今年也59岁,与干国兴同龄,也是11路公交的资深驾驶员。和干国兴的不同的是,在成为公交驾驶员之前,朱培树曾是卢湾区某国企职员。在改革浪潮中,他被商调至此。

彼时,朱培树对公交行业是充满期待的,最明显的改变是收入的提升,“进了公交,薪水就翻了个倍,在原单位时一个月工资才30几块,进了公交行业,还在学开车的阶段,就已经加到一百块了,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

干国兴说,在私家车尚未普及的年代,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就是铁饭碗,隶属于公共事业局,是事业单位,“当时谁家有辆自行车都不得了了,能开大车是很神气的事。”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4)

现年59岁的上海11路公交司机朱培树(左)与干国兴,还有一年他们都即将退休。

但上了路,他们就发现,干公交车驾驶员并不是一件容易和轻松的事。

当时的公交车打方向盘没有助力压,方寸全在司机的一双手中。由于巨龙车的车身很长,有时车头转了弯,车尾还没跟上,极容易甩到一旁的行人。为了保障安全,无论大转弯还是小转弯,干国兴都习惯性地把方向盘打到最大。即便后来驾驶自家的小轿车,他仍把这一“小弯大转”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最怕的是电车的“小辫子”——集电杆在行驶过程中忽然掉落。驾驶员有时需要从公交车天窗里翻出去,用手把集电杆重新搭回去。朱培树的手就曾在扶起集电杆时被漏出的感应电给电麻过。

而在狭窄的车道中和行人及自行车抢道,又是另一番惊心动魄。

朱培树回忆,当时上海人民路的车道中间还横亘着尚未拆除的二层民房,车道狭窄仅容一车通过,“自行车就在一边游荡,公交车是真的难开。”

彼时的干国兴和朱培树无法想到,他们驾驶的公交车、脚下的道路和城市未来将会发生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6年8月,11路公交车升级换代,正式剪去“辫子”,换成了超级电容车,也成为了上海首条使用超级电容车的公交线路。

如今行走在人民路上,可见宽敞的双向四车道,两旁的旧式里弄也大多拆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办公楼宇。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5)

现在的人民路是宽敞的双向四车道

古城公园的新与旧

干国兴告诉澎湃新闻,每天驾驶11路都会途经一条长约五公里、宽20米的“环城绿带”。所谓的“城”,即上海古城厢,而“绿带”就建在上海古城墙的位置上。

1845年以后,英、美、法三国先后在上海县城北面和西面建立起租界,原本的城墙已日趋成为城市发展经济与交通的障碍物。辛亥革命前,上海的一部分士绅商贾便有拆城墙之议,碍于当时守旧派的极力反对,清政府便采取折衷办法,于1909年又开辟了尚文门(即今小西门)、振辰门(即今小北门)和福佑门(即今小东门)三座城门。干国兴说,正因如此,11路的站名多以“门”命名。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6)

史料图中的上海老城墙旧貌 翻拍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军政府准予拆城墙,老城墙遂于1912年1月正式动工拆除。拆城时,位于现人民路大境路附近的大境阁和周边城墙因修葺未久又无碍交通,故被保留至今,并于195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是老城厢居民,干国兴至今还能记起居住在牌楼里的日子:一扇落地窗直通地面,危旧的楼房紧紧挨着,人口密集,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生活配套设施简陋。2001年,市、区两级政府为改善豫园地区居民的环境质量,提高周围生活质量,启动古城公园项目建设规划。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7)

老城墙旧址修建起来的古城公园

在空间上,古城公园占据极为特殊的位置,北侧和南侧以人民路为界,西至安仁街,南临福佑路,恰好地处豫园和外滩之间,隔江相望的则是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如何处理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景观的关系,古城公园的设计者、已故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冯纪忠教授做出大胆尝试,他在认真研究了上海历史后发现,上海老城厢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在于,以它为起点,在短短百年间,上海迅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神奇和魅力。

在冯纪忠的设计中,古城公园成为一个承上启下,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和纽带。2002年5月,历时110天的精心打造后,占地近8公顷的古城公园正式亮相,现代的园林表现手法体现出“古”与”新”的结合与过渡:丹凤楼、钱业公所、民居缩影等景点反映着上海传统文化历史,森林茶座、大草坪和下沉广场则为市民提供了休息和活动场所,内部还设有咖啡厅和钓鱼点。

干国兴说,如今,很多来上海旅游的外地游客已经把古城公园纳入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上海老街的老城厢风貌

从人民路1号童涵春堂药号老店出发,沿四牌楼一路步行,两侧的建筑和装潢透露着清末民初的风格:青石板铺就路面,彩绘木匾、排门板、花格摇杆门窗支撑起门面,立柱张贴着诗词对联,店门悬挂灯笼,屋内陈设着老式木柜台和八仙桌——这里就是干国兴口中的“上海老街”了。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加快,大批旧区、老城厢及传统的商业街市逐渐消逝。因此,旧区改造多了一个新的议题:规划一条富有老城厢特色的商业旅游文化风景线。1999年1月5日经过长达半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上海老街”工程项目正式动工。

老街的主干道、方浜中路是豫园商业旅游区内东西走向的一条重要景观通道,在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银楼、茶馆、商行,一直是连接着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隆庙。道路两侧既有明清的古建筑群又有浓厚特色的老城厢民宅和商业街市,同时还渗杂了一定数量的近代西式建筑。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8)

11路沿线途径的上海老街,仍保留着昔日的建筑。

当时,上海老街的改造设想根据方浜中路的建设风格、结构和形态等状况,曾构思过“拓路重建”、“拆落地重建”等多种方案,最终综合利弊分析后,选择了“结合房屋维修整治改造、局部拆除重建” 的方案,尽可能地恢复老城厢“原汁原味”的建筑格局和风貌。

西段河南路至馆驿街新建仿明清古建筑的商业街市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黛瓦粉墙、红柱飞檐、彩绘牌匾勾勒出明清老城厢的盎然古意,与豫园一期开发的古建筑群互融为一体。

东段又分两段,馆驿街至四牌楼段的两层楼民宅和商业街市则是“修旧复古,建新如旧”:花格木门窗、排门板 、摇杆门窗、范氏 栏杆再配上屋顶的飞檐翘角、五山屏风墙、花边滴水瓦,充分再现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建筑风貌。而四牌楼至人民路段,则集中保留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欧建筑风格的“洋楼”,如:童涵春堂国药号、裘天宝银楼、名医堂原浦江医院。“现在即便想要重新再造出一样的洋楼,怕也是不能了。”干国兴说。

如今,在上海老街,一批百年老店名店仍完好地保留着,例如:吴良材眼镜店、老同盛、万有全腌腊店等,同时恢复的还有濒临失传的民间“三百六十行”, 包括典当行、钱币庄、茶楼、老虎灶、豆腐坊、绣庄、酒肆等传统商业形态。

一个流动的城市窗口

11路公交线路是环路,多年来线路走向和设站都极少变更,被称为“永不延伸”的线路。因为沿途连接着城隍庙、豫园、南京路、外滩等多个地标性建筑,它还是许多外地游客来上海一探老城厢古韵今貌的首选。

有时候,干国兴会把自己从前在人民路沿线经历的故事分享给乘客。“大富贵、德兴馆等百年老店,都很有小时候的记忆,是长辈们喜欢的味道,适合怀旧。有时候去吃,也不是去吃味道,而是去吃一种感觉,把感情融入进去了就是蛮好!”

夹杂着沪语的介绍声调起伏、加之丰富的面部表情,干国兴的话总能把人逗乐。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比什么都珍贵。有时干国兴几天没出车,在车上再碰到一些经常乘坐11路的老乘客时,对方也会关心地问上几句:“最近怎么没来?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

如今的11路不仅是一条公交线路,更是一条旅游线路,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一个流动的窗口。

有一回,干国兴把车停在老西门终点站等候发车,忽然上来了一整车的人,直到看到导游手里的旗帜才恍然大悟。一些乘客还会在停车间隙向他打听附近的景点或是物美价廉的宾馆和旅店,干国兴总是知无不言:哪个人文景点值得参观、哪个老字号的小吃最正宗、哪里最适合逛街购物,他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从新开河站下车,站在人民路新开河路路口眺望,能同时看到上海城市的旧与新:身后是人流熙攘的城隍庙、豫园商场和古城公园,远方则是美丽的外滩夜景和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

上海城市记忆36路(从老城厢驶向现代都市)(9)

人民路河南南路路口,为配合轨交14号线建设,左边的旧式里弄居民已搬迁,马路右边则是新建的高楼

朱培树说,原先人民路沿线的居民大多因为拆迁移居别地,仍然有人会时常回来坐着11路“兜一圈”,“有些动迁出去才三年五载的,回来就已经认不得路了,明明到站了,还问我在哪里下车,这就是城市的变化。”

11路的另一批忠实粉丝是从前支援内地建设的上海知青,他们中的很多人上了年岁才回到上海,对现在的城市公交线路几乎全不熟悉了,唯有11路永远记得的。有时候,他们还会跟朱培树聊起各自的儿时记忆,只是,已然找不到旧的痕迹。

还有一年时间,干国兴和朱培树都将退休了。干国兴说,几十年的驾驶员工作带给他一种公交情结,退休以后,他还想经常回到人民路沿线走走,看看新的变化,“毕竟这里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

(实习生蔡佳雯、奚清逸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