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长流长水碧天(添得石桥长九曲)
碧水长流长水碧天(添得石桥长九曲)开阔美观的玉成公园、平坦笔直的东环大道、浪漫迷人的生态观光公园、浩然正气的高李纪念广场……近年来,吴川市黄坡镇郑屋村立足本村自然条件,成立了规划建设组委会,制定了《郑屋村发展规划》,通过多方筹资,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宜居新农村,并取得显著成效。昔日臭水塘变生态观光公园。郭龙碧 摄农耕文化展览室里展陈的旧式水车。郭龙碧 摄郑屋村。陈玮琪 摄开阔美观的玉成公园。郭龙碧 摄
俯瞰九曲拱桥。郭龙碧 摄
绿叶红果与凉亭相映衬。陈玮琪 摄
长安桥。陈玮琪 摄
在村里的农耕文化展览室,村民正在体验旧式弓箭。郭龙碧 摄
农耕文化展览室里展陈的旧式水车。郭龙碧 摄
郑屋村。陈玮琪 摄
开阔美观的玉成公园。郭龙碧 摄
昔日臭水塘变生态观光公园。郭龙碧 摄
开阔美观的玉成公园、平坦笔直的东环大道、浪漫迷人的生态观光公园、浩然正气的高李纪念广场……近年来,吴川市黄坡镇郑屋村立足本村自然条件,成立了规划建设组委会,制定了《郑屋村发展规划》,通过多方筹资,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宜居新农村,并取得显著成效。
走进郑屋村的农耕文化展览室,可见许多旧时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有水车、犁、耙、蓑衣、手锯、箩斗、暖壶、弓箭等。“这些都是从前的用具,我们收集起来,主要也是为了留念,平常也会有学生过来参观。”吴川市黄坡镇郑屋村党支部书记郑日炎说。
走出农耕文化展览室,移步至郑屋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筑后方,可见一个村中公园。“这里以前是村民养鸡、鸭、鹅的地方,粪便满地,臭气熏天,非常影响环境。”郑日炎介绍,2022年4月,通过村内集资,该村耗时15天建起了这个玉成公园。“这里设有许多健身器材,一到下午就会有很多小孩结伴来玩,还有老人家坐着闲聊,太阳也不晒,特别舒适。”
在玉成公园周边,郑屋村种植了许多榄仁树,还有一棵高大雄伟的榕树坐落在公园中,树阴下,村民们闲谈娱乐,十分惬意。
沿着玉成公园旁的村道往前,不久便见到一座白玉桥。“这座桥叫长安桥,前面还有两座,分别是莲塘桥和高里桥。”郑日炎介绍,此处曾是臭水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充斥了整个大塘,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还有损村庄形象。“2020年的时候,我们村里就开始筹资,加上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同时整治周边环境卫生,成功将昔日的臭水塘改造成如今的生态观光公园,并设有情侣路、九曲拱桥等,还有为纪念先祖所建的将军亭、御史亭和进士亭。”
沿着东环大道一路向前,路的两旁种植有白银树、樟树等。白天,阳光普照,塘水清澈,映衬蓝天,偶尔还可见几尾小鱼游弋其中;夜晚,东环大道灯光璀璨,几座凉亭亮起金色的灯光,霎时间,水中的人影、灯光影、凉亭影,共同绘就一道浪漫的风景线。“这个村建得挺好看的,环境很漂亮,空气也很清新舒服。”一位游客专门约上同伴来此休闲散步,感受小村美好夜色。
“全村的环境整治从2017年开始,投入了近3000万元的资金,先后完成饮水、教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五条环村大道、文体广场、玉成公园、综合市场、排污系统、电子报警监控、消防设施等工程也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谈起郑屋村的变化,郑日炎语气中满是自豪,昔日脏、乱、差的郑屋村已逐渐变得生态宜居,更先后被评为“湛江市民主法治村庄”“湛江市特色乡村”“广东省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湛江市文明村”等。“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把闲置的水塘改造成鱼塘并外包出去,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能改进村内环境。”郑日炎说。
漫步郑屋村,宁静惬意,条条大道宽敞美丽、栋栋楼房鳞次栉比、处处公园鸟语花香。眼下,一个文明、现代、法治的新农村正逐渐呈现眼前。
陈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