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评弹十三妹全集(听书笔记徐剑虹)

评弹十三妹全集(听书笔记徐剑虹)【方言解读】其一“厾点魂灵头“,“厾”的原意是“扔”,“厾点魂灵头“就是拿些精神出来;其二“登格是楼,吃格是油,穿格是绸”,这三句话(指衣、食、住),通常用来形容小康之家的生活状况;其三“说得嘴响”,就是嘴上说得好听;其四“芦席浪爬(音备)到地浪”,这句苏州谚语说得非常形象,比喻两个人的情况“不相上下”,苏州人还喜欢讲“脚碰脚”,也是这个意思;其五“面子浪落勿落”,简单讲就是让人觉得“坍台”的意思;其六“速劈”,形容动作之快。邓九公仍旧使用他那条虎尾钢鞭,周三则用的是一条竹节钢鞭。鞭子是中国武术中最难使用的兵器,它硬时像一根钢枪,软时可像一根绳索,全看使用者的功夫。今天两人交手,邓九公宝刀不老,周三则与二十年前判若两人,所以两个人一鞭来,一鞭去,出神入化,真是棋逢敌手,难分难解,看得众人大饱眼福。一番交手,邓九公觉得对手今非昔比,本领不在自己之下,于是想速战速决,免得后面自己体力不支。女婿

评弹十三妹全集(听书笔记徐剑虹)(1)

评弹十三妹全集(听书笔记徐剑虹)(2)

建议您先到喜马拉雅中今日头条收听本回书的录音,与此同时再在中点击我的听书笔记。

【故事梗概】周三与邓九公见面以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邓九公诚恳地给他赔罪,愿意赔他当年的经济损失。周三还是不听,非要比武不可,而且还用激将法激他,说如果邓输了,就要他穿了女人的服饰,到戏台上走一走。邓九公受此大辱,只得动手与他比武。两人的武艺一般高低,邓舅公知道自己年老耐力不如周三,于是想快点结束比武。

【细节赏析】跟上回书一样,本回书里何玉凤还是一个旁观者,几乎没有她的书。

褚乙官带了周三几个客人进了庄门,邓九公早已在客厅滴水檐前迎接。周三是有备而来,所以他一看就认出了邓,让他想不到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邓九公还是当年那样精神奕奕,只是比先前多了些白胡须。邓九公却认不出周三。邓九公知道这个不速之客一定是来者不善。于是就对他拱手施礼,想不到周三为了难为主人,故意不理不睬,装得目中无人的样子。

邓九公心中不悦,耐着性子问他尊姓大名。周三就说,我就是在芒牛山与你有一鞭之交的周三。邓九公听了大吃一惊。为了五万两镖银脱离江湖,总以为这叫事情已经不了了之,想不到今天这个冤家寻上门来。 这件事本来是我理亏,外加今天我办喜事,不能被他搅黄了,我只得给回他面子,请求他将过去事体一笔勾销,我只得给他赔礼道歉。

想到这里,邓九公只得又重新给周三使礼,口称“我道是谁,原来是周英雄。”周三答道,“我找了你二十多年,想不到你躲在此地。” “二十年之前一鞭之事,都是我的不是,请到里边,我敬兄三杯,与尔赔罪。” “你别给我让茶让酒的,今日里我来到此地,就是为了与你算这一鞭之账。” “我若暗箭伤人,就算不得英雄好汉。今天我们两个要在众人眼前,比个高低。如果我比不过你,我彻底认输,从今往后再不来找。反过来讲,今日我若赢了你,我就要你赔我当年的损失。” 邓九公听了以为他是为银子而来,就说道,“你我都是上了年纪之人,比武之事就算了,你要银两,这倒亦可商议。” 周三目的是要邓九公坍台出丑,所以一定要与他比武。故意用激将法,来激怒邓。就说,“你是不敢与我比武”。邓想今日不能动手,因为我赢也不好,输也不好。所以还是推说不能比武。周三只得叫两个徒弟拿出两个盒子,放在邓面前,原来盒子里装的女人的红裙女袄,并说,不比也行,只要你穿上这衣服裙子,到戏台上扭上一扭,我马上就走。”

邓九公受辱,忍无可忍,只得答应比武。并说,“我若输了,一定穿上红裙女袄,上戏台这么扭一扭,并赔你万两银子。如果你输的话,也要一视同仁,也要穿了这红裙女袄上台走这么一走。两人比武,第三人不得参与。”约定以后两人开始比武。

邓九公仍旧使用他那条虎尾钢鞭,周三则用的是一条竹节钢鞭。鞭子是中国武术中最难使用的兵器,它硬时像一根钢枪,软时可像一根绳索,全看使用者的功夫。今天两人交手,邓九公宝刀不老,周三则与二十年前判若两人,所以两个人一鞭来,一鞭去,出神入化,真是棋逢敌手,难分难解,看得众人大饱眼福。一番交手,邓九公觉得对手今非昔比,本领不在自己之下,于是想速战速决,免得后面自己体力不支。女婿褚乙官看出,丈人老头不能取胜,真想上去助战,怎奈老人家事前关照不能第三人插手,只得在一旁干着急。何玉凤在一旁看得入神,后来发现老先生慢慢显得体力不支,于是就想上前帮忙。

【方言解读】其一“厾点魂灵头“,“厾”的原意是“扔”,“厾点魂灵头“就是拿些精神出来;其二“登格是楼,吃格是油,穿格是绸”,这三句话(指衣、食、住),通常用来形容小康之家的生活状况;其三“说得嘴响”,就是嘴上说得好听;其四“芦席浪爬(音备)到地浪”,这句苏州谚语说得非常形象,比喻两个人的情况“不相上下”,苏州人还喜欢讲“脚碰脚”,也是这个意思;其五“面子浪落勿落”,简单讲就是让人觉得“坍台”的意思;其六“速劈”,形容动作之快。

【名词】中州韵,自元代起北方戏曲开始使用的一种通用发音标准,后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戏曲中的唱调模式,除了发音之外,还带走有鲜明的节奏和悦耳的声调。评弹吸收了昆曲以及京剧中这种字音及声调,传统书目中的角色念白,即“官白”必须使用中州韵。解放前江南地区的老百姓,称北方话(主要是北京话)为“官话”,现在被称为“普通话”,它们与吴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含有许多“翘舌音”。虽然这样说,中州韵与北方话还是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是中州韵的节奏与声调是比较特殊的。

【唱篇欣赏】

02′11″周三(李娟珍):众目睽睽看九公,见他步履轻松兴倍浓。昂昂七尺身高大,鹤发童颜分外红。见他天庭满地角丰,真是熊腰虎背自威风。颌下的银冉飄胸前,真是老当益壮他太从容。

09′21″邓九公(徐剑虹):闻听此言顿时惊,想这周三今朝是忽临门。二十年来无消息,善者不来古来云。我末为此事离江湖,我末为此事改了名,我末为此事迁居到茌平。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我已是年迈人,何必冤家结得深又深。今日里在此重相见,我末赔礼道歉亦该应。

35′21″(徐剑虹):两人比武各争强,鞭来鞭去上下扬。喜气顷刻变杀气,酒宴席变作战争场。一个儿江湖前辈威名大,(李娟珍):一个儿是少年豪杰把手刚。(徐):一个儿是为保家产与声誉,(李):一个儿报前仇还要索赔偿。(徐):一个儿想我要效学当年样,一鞭击退这恶强梁,(李):老头儿虽勇年高迈,久战总难及我年少郎。(徐):他们两人杀得无胜败,故而老英雄此刻暗思量。

【演员介绍】

常州市曲艺团著名弹词演员李娟珍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1年8月13日晨7时在常州逝世,享年85岁。

李娟珍(1936-2021),苏州人。1951年与姐李娟芳同拜周云瑞为师,翌年拼姐妹档登台演出,不久后因李娟芳转业,与朱少祥、朱幼祥拼三个档,合说《三打节妇碑》,1953年起与王琴珠拼档弹唱《满江红》《秋海棠》《白毛女》,曾与王荫春合作弹唱自编的《雷雨》。1954年与黄静芬拼档弹唱《四进士》,1955年与邢瑞庭拼档弹唱《贩马记》《何文秀》《十三妹》,1957年与朱小祥拼档弹唱《啼笑因缘》《秋海棠》,1958年开始与庞学卿拼档时间较长,主要弹唱《雷雨》《团圆之后》。1966年开始与徐剑虹拼夫妻档。 80年代初,在中篇基础上创作《十三妹》(该长篇原作者为繆之彬,剧本在文革时焚毁),边写边演边改,最终形成上下集,可说30天。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使该书成为长篇代表作,1985年应邀在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上集30回,播出后在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将该书授与上海评弹团郭玉麟、史丽萍。

李娟珍说表弹唱俱佳,擅京片子,表演风格效仿范雪君,有“活繁漪”之誉。80年代书会时录有《雷雨 怒斥周朴园》《雷雨 吃药》等选回和选曲《秋海棠 狠不相逢未嫁时》。李娟珍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友,曾任常州市政协委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