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茶餐厅有早茶吗(港式茶餐厅早餐包)
港式茶餐厅有早茶吗(港式茶餐厅早餐包)-= Step 01 =–晨光在使用这款面包时,高、低筋面粉都使用的是“新良”的5公斤装高筋面包粉和低筋蛋糕粉。在这个食谱中,晨光学习了许多港式餐包的制作方法,在面粉的使用方面,将高筋面粉与低筋面粉按接近5:1的用量混合使用。最终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口感,非常值得面包烘焙爱好者亲自己尝试一下。不过,由于不同品牌面粉的特性会有所差别,大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常用面粉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港式茶餐厅#餐包#,在制作过程中没有过多的风味或技巧,但有着让人百吃不厌的好味道。
这或许可以验证这样一句话:“简单的,才是永恒的!”。
当然,既然叫做“港式”,这款餐包也必然会带有非常浓郁的香港饮食特色。
那就是炼乳和高糖的使用了,这些特点在港式奶茶中也有所体现,所以餐包中那浓浓的奶香气,在你还没有吃到口中时,就能让人远远地闻到了。
在这个食谱中,晨光学习了许多港式餐包的制作方法,在面粉的使用方面,将高筋面粉与低筋面粉按接近5:1的用量混合使用。
最终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口感,非常值得面包烘焙爱好者亲自己尝试一下。
不过,由于不同品牌面粉的特性会有所差别,大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常用面粉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晨光在使用这款面包时,高、低筋面粉都使用的是“新良”的5公斤装高筋面包粉和低筋蛋糕粉。
- 高筋面粉 × 210克
- 低筋面粉 × 40克
- 细砂糖 × 20克
- 酵母 × 3克
- 食盐 × 3克
- 清水 × 100克
- 牛奶 × 80克
- 炼乳 × 20克
- 无盐黄油 × 30克
-= Step 01 =–
先将高筋面粉210克、低筋面粉40克、细砂糖20克、酵母3克、食盐3克、牛奶80克、清水100克、炼乳20克倒入厨师机的搅拌盆中。
以低速或手工方式,将干、湿两类材料混合均匀成团,形态上基本上是没有干粉的状态即可。
-= Step 02 =–
接下来将厨师机的速度调至中速或中高速,将面团搅拌至表面光滑不粘手,拉扯时有明显的弹性状态。
-= Step 03 =–
然后将在室温下充分软化的30克无盐黄油加入面团中,用中低速将黄油完全揉进面团中。
在揉面的过程中,可以停下1-2次,用刮板或刮刀将粘在搅拌盆壁上的黄油刮下来,这样可以大幅降低这一步的操作时间。
-= Step 04 =–
最后将厨师机转至中高速或高速度,将面团揉到可以用手拉出让自己满意的半透明薄膜即可。
与加入黄油的操作类似,在揉出膜的这一步,也可以多次将机器停下,手工将面团在搅拌盆中“翻个身”,可以让面团更均匀地被厨师机搅拌到,从而加快这一步的操作效率。
-= Step 05 =–
将揉好的面团从搅拌盆中取出,把它整型收圆后,放进发酵盆中,加盖后进行基础发酵至2倍大,用时间大概在1-1.5小时左右。
具体发酵时间,主要看发酵环境的温、湿度高低,如果想要快速完成发酵工序,可以参考下文中的“小贴士”部分。
-= Step 06 =–
用手指在发酵完成的面团上插个洞,如果这个洞不回缩、不塌陷,则代表面团发酵成功了。
在表面撒一点干粉,用刮板将面团从边缘向中间收拢,你会发现面团会鼓起一些大泡泡,说明面团中的酵母发酵效果非常好。
-= Step 07 =–
用手对发酵盆中的面团进行捶打,这样不但可能将面团中的气体排出,还可以让面团的筋性变强,这与手工揉面时摔打等操作的目的类似。
然后将面团移至操作台,再撒一点干粉,用手再次拍打面团进行排气。
-= Step 08 =–
将排气后的面团称出总重量后,分割成8个等重的小块。
然后将分割后的小面团收圆、滚圆,再盖上餐布让其松弛10分钟。
-= Step 09 =–
在松弛后的面团上撒上少许干粉防粘,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小圆饼的形状。
再将其翻转过来,将平滑面向下,再撒一些干粉防粘,用手将面团轻轻压平。
-= Step 10 =–
将面团两侧向中心线的位置对折,再将两端向内折进去,将一端压在另一端上面。
再将面团翻过来,用双手将面团收圆,一个餐包的坯子就算是完成了。
-= Step 11 =–
将做好的餐包坯放在烤盘中,加盖餐布进行二次发酵,直到面团发酵至原来的1.5倍大小即可,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左右。
在制作面包坯的时候,最好用餐布盖住做好的餐包坯,以防止其表面风干。
-= Step 12 =–
在二次发酵后的餐包坯表面薄薄地刷上一层鸡蛋液,同时将烤箱以170℃预热。
将烤盘放进烤箱的中层位置,以170℃烘烤15-17分钟,当餐包的表面上色达到你的喜好后,就可以出炉了。
-= Step 13 =–
将烤好的餐包放在烤架上,让其在室温下自然降温15分钟后,再在表面刷上一层融化的黄油液,等到餐包温度完全凉透后,就可以食用啦!
-= Tips and Point 01 =–
这款餐包晨光在制作和拍摄素材时,由于使用的是厨师机揉面,所以在液体的使用量上可以比较多一些,这样可以让面团的水合度更好,出炉后的口感更加细腻。
如果你没有厨师机,或是喜欢手工揉面所带来的特殊风味,可以将清水的用量降低10-20克,达到80克左右的用量。
这样可以降低手工揉面时的操作难度,同时由于手工揉面与机器揉面本质上的区别,也不会对最终的口感有太多影响。
当然,如果你想要减少牛奶的用量,也是可以的。不过牛奶的用量少了,会降低餐包的香浓味道,这就看个人的喜欢与取舍了。
-= Tips and Point 02 =–
一次将这么多的材料全部倒入搅拌盆时,有一些基本的要点需要注意一下。
首先,先将面粉倒入盆中后,糖和酵母可以一起倒在面粉的一侧,而盐则需要单独倒入糖和酵母的对面一侧,尽量减少酵母与盐直接接触的机会与时长。
再就是液体部分的温度问题了,它会直接影响到面团成形后的老化问题,还有控制酵母的发酵控制问题。
有一个简单的选择方法是:当室温低于15℃时,建议使用30℃以下的温水或液体;当室温高于30℃时,则建议使用在冰箱冷藏中降温过的冰水来揉面。
-= Tips and Point 03 =–
在揉出膜的操作中,由于含水量比较大的关系,前期面团会显得非常“黏稠”和“塌陷”,所以面团的成团效率会比较低下。
这时,可以先停下厨师,加盖密封搅拌盆,把面团静置5-10分钟,让面团充分进行水合作用。
之后,你就会惊奇地发现,面团会变得不再像之前那么粘手了,成团、成型的速度也变快了。
另外,在最后出膜阶段,晨光的习惯是每搅拌45秒左右,就停下机器来检查出膜情况,这个操作的间隔时间,也有类似的效果。
-= Tips and Point 04 =–
无论是基础发酵,还是整型后的二次发酵,要说到发酵质量的好与坏,这与其发酵环境的温、湿度有着很大的联系。
如果你是在潮湿又炎热的夏季发酵,可以直接加盖或餐布在室温下直接发酵,面团的发酵效果都很非常好,有时还会有发酵过度的风险。
如果是在春、秋季节,或是寒冷的冬季发酵面团,无论是南、北方地区,都不是很建议在室温下发酵。
如果你没有发酵箱这种“利器”,最好的办法是将发酵盆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微波炉、烤箱),加盖餐布透气,旁边再一大碗的热水来增加温、湿度。
如果你喜欢晨光的食谱,还请为晨光点一个小小的“赞”!这是对晨光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如果你有想尝试制作的美食料理,又或是有食材等方面的问题,也欢迎你给晨光留言,晨光会与大家一起来解决料理和烘焙中的各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