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杨景曾所述二十四品无等级序列之分。这是“书品”体论著发展到清代的重要转型。此前从庾肩吾《书品》到李嗣真、张怀瓘、朱长文的论著中均有详细的等级优劣。杨景曾选用无等级来品评书法,有着时代因素。清代文艺思潮中有着续“品”风气,先后有《文品》、《词品》、《诗品》、《赋品》、《画品》等论著,这些论著无一例外的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为典范加以仿效,杨景曾此作亦受此种风气影响,他纯熟的文学性语言描述和对书法艺术风格的概括,决定了他的书品理论在书法美学史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杨景曾《二十四书品》之古雅杨景曾《二十四书品》之神韵书品文体发展到清代开始出现改变。杨景曾在汲取前人书法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美学思想基础上,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体例,著《二十四书品》,将书法风格具体分为二十四种,不再以等次高低划分评价书法家,填补了“品”体类书法文献的一项空白。民国书法大家余绍宋评价此书“诸品俱形容其佳妙”。杨景曾

书法作品风格多种多样,其呈现的美也各有不同,有的阳刚大气,有的阴柔俊秀,有的古雅清逸,有的厚重纯朴,不一而足。书法美学就是告诉我们,书法作品是怎样形成多种多样“客观”美的风格,欣赏主体又是如何“主观”地来认识和评价。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1)

“书圣”王羲之画像

书法从欣赏评价的角度看,历来就有“筋、骨、血、肉”之说。卫铄《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 不善笔力者多肉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 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 无力无筋者病。”宋代苏轼进一步说:“书必有神、气、骨、 肉、血 五者阙一 不成为书也。”米芾也说:“字要有骨格 肉须裹筋 筋须藏肉 帖乃秀润。”自宋以来,书法的“筋、骨、血、肉” 被公认为书法(点划结体墨法)审美的最高标准。

作为最高标准,“筋、骨、血、肉”难勉过于抽象,一般人很难准确把握。这就给欣赏评价主体留下了很大的“主观自由裁量”空间。在最高标准下,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评价还有具体风格的欣赏评定理论,即书品理论,或分等次高低优劣或不分等次高低好坏,对书法家及作品进行评价。南梁袁昂奉勅撰《古今书评》,凡列25人,各以简括语句评其风格,是为书品之发端。南梁庾肩吾借用九品论人法,评价书法家艺成就高低,凡例123人,分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合而为九品,体例严谨,述论精当,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理论的形成,开风气之先,影响后世。唐李嗣真的《后书品》、张怀瓘的《书断》、孙过庭的《书谱》,北宋朱长文的《续书断》、《宣和书谱》,清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国朝书品》,无不受其影响。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2)

杨景曾《二十四书品》之神韵

书品文体发展到清代开始出现改变。杨景曾在汲取前人书法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美学思想基础上,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体例,著《二十四书品》,将书法风格具体分为二十四种,不再以等次高低划分评价书法家,填补了“品”体类书法文献的一项空白。民国书法大家余绍宋评价此书“诸品俱形容其佳妙”。

杨景曾所列二十四书品为:神韵、古雅、潇洒、雄肆、名贵、摆脱、遒炼、峭拔、精严、鬆秀、浑含、淡逸、工细、变化、流利、顿挫、飞舞、超迈、瘦硬、圆厚、奇险、停匀、宽博、妩媚。这些为每品的总括,各总括又以四言十二句加以具体说明。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3)

杨景曾《二十四书品》之古雅

杨景曾所述二十四品无等级序列之分。这是“书品”体论著发展到清代的重要转型。此前从庾肩吾《书品》到李嗣真、张怀瓘、朱长文的论著中均有详细的等级优劣。杨景曾选用无等级来品评书法,有着时代因素。清代文艺思潮中有着续“品”风气,先后有《文品》、《词品》、《诗品》、《赋品》、《画品》等论著,这些论著无一例外的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为典范加以仿效,杨景曾此作亦受此种风气影响,他纯熟的文学性语言描述和对书法艺术风格的概括,决定了他的书品理论在书法美学史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4)

杨景曾《二十四书品》之潇洒

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当代艺术家们汲取前人书品美学优秀成果,结合时代书风发展,通变积微,提出了多种书品理论,颇有建树。如当代艺术美学家金学智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有《中国书法美学》上、下两卷,其中提出了“新二十四书品”理论,计有工巧、 天真、 丰肥、 方正、老成、 自然、 犷野、冲和、沉着、 劲健、拙朴、 怪奇、姿媚、 险峭、 紧结、圆融、倔强、高古、 宽博、 颇骏、雄浑、 瘦硬、 潇洒、飘逸,下各有四言两句加以具体表述。还有书法家艺术家冯剑星先生,仿杨景曾品书体例,2017年著书出版《书法二十四品》,计有疏密、虚实、空灵、萧散、古雅、清丽、雄浑、苍涩、奇险、秀润、收放、典丽、自然、飘逸、沉著、冲淡、性情、精严、精神、洞达、静穆、疏野、厚拙、含蓄二十四种书法风格,下有四言十二句加以具体表述。等等。

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5)

欣赏评价书法作品,如同观“人”,美有美的不同,丑有丑的特点。具体到书法作品,最根本的还是靠实践,多看多练,看看它承接哪种传统书风,承接质量如何,有无自己面目,创新程度与质量如何。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理论,肯定有助于我们书法欣赏评价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我们的书法学习。最起码,也能使我们在欣赏评价书法作品时,该用怎样的书法语言去赞美、批评甚至“骂娘”,不能老是让“书法大师”说大众爱好者是群“门外汉”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