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陈长兴十大要论(评历代太极拳宗师英雄谱之)
太极拳陈长兴十大要论(评历代太极拳宗师英雄谱之)杨露禅传艺京都后,有文士大为赞赏云,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似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由此可见,杨露禅的灵如猿猴已与陈长兴的“牌位大王”风格天差地远了。杨露禅的师父陈长兴外号“牌位大王”,可以想见其功夫,时时处于周身一家的整劲状态,四肢百骸也时时处于备战之中,自然是有感皆应、一触即发,是真正的武者啊。所传拳术称老架一路、二路,一路为柔架,二路为刚架。后入京师,奇技异术,人不能当。特别是当时的满清“国技”摔跤术,遇上了杨露禅的粘化十三式,就是老叟戏顽童一般,因此名动公卿,惊动王府及皇宫大内,成了克制满清国技摔跤术的新式高级武术,王孙贵族争相习学,杨露禅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武林新贵,也为以后的太极拳扬名立万打下了基础。陈王庭家传至陈长兴 陈长兴外传与杨露禅陈家拳是陈王庭吸收当时多家拳术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的锻炼方法,称为缠丝劲,以抻筋活骨、惊乍抖弹为能事,是利于实战的拳术,这在明末清初之
太极拳从她一开始的孕育、到诞生、以至于现在、及未来都注定了她的高贵、有益于身心、有益于全人类的基因和内涵。从戚继光《拳经捷要》、到陈王庭、陈长兴、杨露禅、到赵堡陈清平、和兆元、到武禹襄、李亦畲、到郝为真、孙禄堂,历代太极拳宗师英雄谱,今日开评,跟你聊聊超越凡俗的太极拳真义,独家告秘哦!!!
陈家拳 杨家传
现在公认的太极拳代表人物首推杨露禅,把一个山沟沟里的土把式武艺扬名于皇城帝都,正所谓,陈家拳杨家传。
陈家拳刚柔相济,本来是明清以后的拳术共同的要求,本不稀奇,至多就是一个整劲,筋骨筋,但是杨露禅天赋异禀,加上童子功和武痴的精益求精,练就了神拳,不以筋骨为能,纯以轻灵巧劲、胜人而不伤的神气运动,号称软拳、化拳、粘拳、软十三,时人耳目一新,名声大噪。
后入京师,奇技异术,人不能当。特别是当时的满清“国技”摔跤术,遇上了杨露禅的粘化十三式,就是老叟戏顽童一般,因此名动公卿,惊动王府及皇宫大内,成了克制满清国技摔跤术的新式高级武术,王孙贵族争相习学,杨露禅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武林新贵,也为以后的太极拳扬名立万打下了基础。
陈王庭家传至陈长兴 陈长兴外传与杨露禅
陈家拳是陈王庭吸收当时多家拳术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的锻炼方法,称为缠丝劲,以抻筋活骨、惊乍抖弹为能事,是利于实战的拳术,这在明末清初之后,已是拳术发展的共识,练就全身的整劲,然后一发即收,这在明末清初的《内家拳法》可见一斑,所谓以静驭动、一触即仆者是也。
杨露禅的师父陈长兴外号“牌位大王”,可以想见其功夫,时时处于周身一家的整劲状态,四肢百骸也时时处于备战之中,自然是有感皆应、一触即发,是真正的武者啊。所传拳术称老架一路、二路,一路为柔架,二路为刚架。
杨露禅传艺京都后,有文士大为赞赏云,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似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由此可见,杨露禅的灵如猿猴已与陈长兴的“牌位大王”风格天差地远了。
常有人说,陈长兴传艺于杨露禅,却不传给自家儿孙子弟,是真的不知还是无知呢?练功夫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道如兔毛,成道如兔角。杨露禅天赋异禀,童子修炼,精益求精,是不世出的武学天才,多个的元素才最终成就了一个神拳杨无敌。所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岂是个个都能成就的?
杨氏太极拳的秘密奥义 几近绝传
杨露禅的拳法与功夫大异于其师的陈家拳风,但其神功妙术几近绝传,后人言语大多捕风捉影,不得要领。唯有从杨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中,还可以看出其中的秘密奥义来。
杨氏太极拳分三个步骤:一练形,二练气,三练神。一练形就是练出全身的整劲,现代语言概念就是腰胯核心肌群的统领全身运动的功能的增强与最大化。现在有些人引以为傲的腰胯抖弹力只是一个基础而已了,练就强大的核心肌群整劲就是外家拳的极致了,象许多的体育运动、西洋拳击也都会运用腰胯之力呢。其后的练气、练神才是进入内功、内家拳的修习。(此处有精彩典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搜《论拳术内外家分别》一文,是宇宙第一武学大家孙禄堂的亲身经验,也可认证一下武学的修炼历程。其中有言,初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云云。此当与核心肌群整劲同一劲也。)
二练气就是练养丹田内气了,练内气是练神气与调节内分泌系统,所以只是用意不用力,静心调息,全身松柔,使腰胯核心肌群由僵硬变为松弹,由实而入虚,从更高的一个层次去调控、运用核心整劲。关于“内气”的详情可参考本号前期的文章《太极拳内气、内劲的科学依据——-》。
三练神,精神才是身心性命的主人翁,练神才是身心性命的最终着力之处,也是调控、运用身心的最高层面。以心运气,以气运身,腰胯核心整劲发动,以腰为轴为球心,手足为轮为圆球之皮,手运八卦足踩五行,谓之十三势,可见,此杨露禅十三势早已脱胎换骨,不再是陈家炮捶了,既然有绵拳、软十三之称,亦必有硬拳、硬十三相区别。
陈长兴老架本有刚柔二路,杨露禅精益求精,功到自成,一旦内气发动,柔中生刚,充内形外方是真刚,可见杨氏拳之轻柔缓和、绵绵不绝、均匀安舒、静心运气,一心练气求柔,大松大软,确是极高明的内功正法。到了高级阶段,一心练柔,无心求刚,只是涵养神气的圆满无亏而已。
杨露禅软十三,当为历代太极宗师英雄谱之首
好在杨露禅太极拳一脉心法,不绝如缕,太极大师李和生应是当今唯一能还原杨露禅十三势心法的明白人了,其练拳三步功正与上面的练形、练气、练神三步相吻合,李和生说的是以腰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三步。
杨露禅的软十三言梢不言根,言球之外皮不言球心,是以梢领根,以根催梢的之法,如圆球外皮布满电压,一触即炸,这是最高境界的神意之用,是高于形与气的运用。
杨露禅的软十三神意高远,不但远远超出其师陈长兴的家传拳,自开一家拳风,而且还超越了其后才创立的武禹襄、李亦畲的《太极拳》,陈氏缠丝劲偏重于练形,太极拳偏重于练劲,而软十三偏重于练神。可惜的是,其后继无能人,自家宝贝不自知,丢弃自家“软十三”,而依附于《太极拳》之名下,惜乎惜哉——!!!
请看下集《评历代太极拳宗师英雄谱之【二】赵堡陈清平、和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