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再后来就有人动不动把“老子”这个词挂在嘴边,只要一说话就带老子,渐渐地被人看做是没素质,遇到这种人别人都会尽量躲开。后来孔子是这么形容老子的,孔子说:“世间万物我都能看懂,可老子是龙,星云变幻,让人无法琢磨,实在是看不懂!”。孔子其实非常尊重老子,可后世的儒生却不见得都能尊重。由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很多,学生的学生就更多。后来就有一些不服气的学生,就想替祖师爷抬抬口碑,这就导致了后来的儒道之争。除了“别乱来”,他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别多事”,“别多事”这想法从老子的几句话中能体现出来。老子教育孔子的时候曾说过这么几句话:“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何劳人为呼!”。当然这种想法有点消极,就没被写进书里。有了这个想法,就导致不愿意写太多东西出来,免得不会用的人会受到伤害。这么一想我们还得感谢那个叫尹喜的,要不是他我们恐怕连《道德经》都看

老子本是个大哲学家,姓李名耳,因为思想体系太厉害,大家就尊称他为“老子”。虽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玄妙,但却没留下多少著作,就写了一本《道德经》,据说这本书还是被人强迫才写下的。

这倒不是因为他懒,而是他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他的思想体系概括下来就两个特点,脑子思考的是“无”,实际行动奉行的是“无为”。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1)

什么是“无”,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在一张白纸上画个点,然后问其他人看到了什么,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说看到了一个黑点,但老子会说看到了黑点以外的一大片空白。照这种思路看,越是大家看不到的地方,越是他研究的重点。

什么是“无为”,简单点说就是“别乱来”。老子是研究相对论的,知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讲求的是不知道“害”,就不要轻易用“利”。这也导致了他的别乱来的想法。

除了“别乱来”,他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别多事”,“别多事”这想法从老子的几句话中能体现出来。老子教育孔子的时候曾说过这么几句话:“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何劳人为呼!”。当然这种想法有点消极,就没被写进书里。

有了这个想法,就导致不愿意写太多东西出来,免得不会用的人会受到伤害。这么一想我们还得感谢那个叫尹喜的,要不是他我们恐怕连《道德经》都看不到。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2)

老子不但不愿意记录他的思想,连口授都不太愿意。据说真正能算得上老子徒弟的只有三个人。而作为儒家鼻祖的孔子只能算半个徒弟。因为从孔子认为的“传道、授业、解惑”来说,老子只为孔子“解惑”,而没有给孔子“传道”,所以算半个徒弟。当然,孔子那时候也没时间学,因为孔子还急着要去找工作。

后来孔子是这么形容老子的,孔子说:“世间万物我都能看懂,可老子是龙,星云变幻,让人无法琢磨,实在是看不懂!”。孔子其实非常尊重老子,可后世的儒生却不见得都能尊重。由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很多,学生的学生就更多。后来就有一些不服气的学生,就想替祖师爷抬抬口碑,这就导致了后来的儒道之争。

再后来就有人动不动把“老子”这个词挂在嘴边,只要一说话就带老子,渐渐地被人看做是没素质,遇到这种人别人都会尽量躲开。

时间久了,“老子”这个词就被人当成了脏话,那这事又跟汉武帝刘彻有什么关系呢?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3)

这事要说起来,源头还真得从汉武帝那儿去找。

找源头之前,还得先提到秦始皇。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到处找长生不老的仙药,结果仙药没找到,秦始皇却早早就挂了。秦始皇走了以后,他热衷的黄老之术就传到了汉朝。

汉朝开国后,就一直使用黄老之术治国。到了文景时期,父子俩竟然把国家治理的空前繁荣,国库里的钱多得用不了,穿钱的草绳都发霉了,这段时间史称文景之治。

道家思想治国的优势不止体现在文景之治,还有后来的唐朝。唐朝皇帝也姓李,跟老子是一家,干脆就把老祖宗抬上神位,治国当然是采用老祖宗的道家思想。结果把国家治理的名扬海外、声播环宇,搞得周边国家都赶来朝拜学习。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4)

特别是东边的日本,常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日本人来得时候,正赶上武则天给自己升官,把夫妻俩的称呼升级成天皇天后。日本人觉得挺好,回国后把皇帝也升级成了天皇。可这里有个问题,唐朝拜的是老子,不是日本的神仙,日本人没法拜。

虽然日本神仙挺多,但都是些接地气的神仙,平时保个平安还可以,要保佑安邦定国,级别就不够了。这下把日本人给急坏了,最后大家一商量,干脆把天皇给抬上了神位。就这样,天皇还活着就直接当了神仙。后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被美国人拉下了神位,看来这两个国家一个比一个坏,当然这是后话。

道家思想治国虽然厉害,但也有缺陷,容易使地方势力坐大,不好管理,弄不好还会威胁到皇权。汉朝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汉景帝时期就出现过“七国之乱”。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5)

到了汉武帝刘彻,这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皇帝,从小就叛逆,搞得窦太后没少教训他。刘彻登基后有一肚子的盘算,他要征服匈奴,又不能让后院起火,所以出征前得先把某些地方权力收回来,搞中央集权制。比如取消地方武装、取消地方印币权、取消地方开采权等等。

但他又不敢乱动,因为这一套要用儒家思想,而窦太后可是十足的道家粉丝。没办法,刘彻只能装天真,做个挂名的糊涂皇帝,一直熬到窦太后去世。

等到有了实权,刘彻就招来了董仲舒为首的几百个儒生,在众多儒家经典里断章摘句,重新加工,编撰出汉武帝需要的治国思想。

老子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老子 是道家鼻祖 后来怎么就成了脏话(6)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手里终于战胜道家思想艰难上位,此后更是大力推广到民间,再后来民间就有些素质不高的儒生还是不尊重老子了。

有人说“老子”这句口头禅是从四川传出来的,这很有可能。因为到了三国时代,等到三分天下以后,四川就成了刘备的地盘。刘备师从卢植,是个地地道道的儒生,刘备麾下也全都是儒生,所以四川的儒家气氛浓厚也正常。

后来的宋明理学思想就是以儒学为基础,揉合了其他学说,而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就是四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