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历史小说。你写的是小说,还是历史?何来,怎么的呢?你的话本要是念给嘉靖万历年间街坊上的人听,倒也有它的风味。可是你要在新世纪来临之前做畅销书,却免不得另有研究。 其写法务必融合于当代读者心理。可是我所叙乃北宋末年事,难道不顾八九百年间的差距, 用当时人不知其所以然的语句,做当时人无从了解之想法 ?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1)

作者简介:

黄仁宇,华人历史学家,1918 年生于湖南长沙 2000 年1月去世于美国,曾是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以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历程》等书。

书籍摘录:

楔 子

话说那大宋宣和年间,杭州府学子徐承茵、陆澹园、李功敏三人来到皇都汴京,参与礼部应举,不料朝廷更换法度,废科举, 兴学校,今后取士概由学校升贡。那三人道:“小的熟读诗书,也及于押韵粘贴之类,怎奈朝廷朝令夕改,于今倒只注重书画医算,与小的等十年窗下功夫本末相违。此莫非前功尽弃,直恁地了得 ?”

慢一点,你写的书是准备念给明朝的人听,还是供现代读者看?

何来,怎么的呢?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2)

你的话本要是念给嘉靖万历年间街坊上的人听,倒也有它的风味。可是你要在新世纪来临之前做畅销书,却免不得另有研究。 其写法务必融合于当代读者心理。

可是我所叙乃北宋末年事,难道不顾八九百年间的差距, 用当时人不知其所以然的语句,做当时人无从了解之想法 ?

你写的是小说,还是历史?

历史小说。

这就是了,究竟还是小说。小说者 fiction也。Fiction 者寓言也。历史只注重事实何以如是展开。历史小说虽不离现实,但是要兼顾应否如是展开,是否另有门径。因此务必迎合读者心理, 叙实时与读者一同叙实,虚构时与读者一体虚构。即纵有瞒谎之处, 亦要吊通读者彼此包瞒圆通,否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卢俊义壁上题反诗而不自知,宋江在李师师宅之阴暗处窥见徽宗等事,又如何站得住脚?难道全能禁得起合于逻辑之质询?

那么我这文稿,你以为是话本的,应如何处理?

放弃它,一切重来。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3)

第一章

他虽然气喘未已,却神志清醒。 他知道自己亟应站起来。如不即刻站起,可能永不会站起。尤其也要使坐骑迅速地站立起来。马匹四脚落地,可不是好现象。 他们已在下山的坡道上,这是一座小山坡。继续下坡,应离人烟之处不远,或者前面即是真州。 陈进忠到哪里去了 ?这家伙……

不,他不当对自己的马弁怀疑,马弁不过往前探视,打看有无 村舍,可否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也先替他找一杯开水喝。他要不 是如此一介孤忠,不可能随着自己到这蛮荒绝境里来。为什么他连马也带走?他不得不如此。这里一片荒凉,连一株系马的树桩都没有。

要是能撑到真州那就好了。先不管他金人是否驻在,讨到一杯开水喝再讲。况且“渡易水,歌燕市”,他别无他法,只能有进无退。

他一闭眼就想到自己母亲,不知她老人家这时在杭州家乡做什么 ? 还在绩麻 ?她曾不时替自己沏得一壶好绿茶,现在儿子连一杯茶都喝不到了。她老人家连壶嘴已咂破的茶壶都舍不得丢。她开口就说:“他们都不叫他徐老爷和徐相公了。有些外头衙门里来的人就提名道姓地叫他徐德才……”他在杭州时真耐不住她啰唆。为什么现在置身在河北的荒丘上, 倒记得起这些话语 ? 人穷则思父母,这话是说得不错的。可是他并 没有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名叫徐德才,人家都以为他是徐得财。 结果又无财可得,还被人视作“工商异类”。怪不得自己三代无名,无法与公卿将相的子弟较量……

不,他不应当如此轻蔑自己的父亲。好子不厌家贫。他不是立 志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吗 ? 不是决定以军功起家吗 ?并且吟诵着“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吗 ?他仍是只能有进无退。

他强睁着眼睛想站起来,只是气喘未已,站不起来。眼看那坐骑也和他自己一样,在很费力地吐气。要不立即站起来就会永远站 不起来了。他想来害怕,所以又闭目思量。

闭上眼睛,他又见及祝霈、画学正何叙、集贤院领院事的郑正, 和他一起去南薰门里油饼店吃茶论说的太学生,甚至和他一起搭船 南归私带骆驼毛营利的白某。何以会牵扯想起这许多不相干的人 ? 他想逃避当前现实。他想把躺着的荒丘和垂死的坐骑当着一场梦寐看待。他只能从远处着想。他想着在清江口学画船,在万胜门练骑马,在潭州或长沙买毛边纸习大字,河阳,江州,荻港,姚沟,蒋埠……

可是忖来想去,他忘不了那张择端带着稚气的笑容。他也难忘记李伯纪大人稳扎缓进的策略,又不时仍想起五姐茂德的“汴京八景”。想及这些人,也逐渐将他自己带回此时此日,重归于此身此地。

因着陆澹园而忆念着小妹苏青,因此也听见她所说的“哥哥好生照顾自己,娶个好嫂嫂,好生服侍双亲,那我也放心了”。

想及苏青,也想及曾有床笫之缘,却未亲芳泽的楼华月。为什么把全不相干的女孩子混在一起 ? 只见得红颜薄命,上下皆然。即使苏青今日成亲,以陆澹园的习性而论,她的前途仍在未卜之数。想及五姐,必然也想到她那“淘气的小妮子”之念妹。这时候引上心爱人,不禁心头刺痛。这两年来的经验 :一触及自己心爱人,欲即不得,欲见不能,两年之内也难得通过四五道书信,总是隐伏着前途未可知之数,想来不免心慌,现在既已呼吸不灵,不能再犯上心慌。

类似于黄仁宇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写过小说)(4)

难道《绿窗新语》《烟雨传奇》,你读“‘见关’莺语花底滑”,我读“‘瞰关’莺语花底滑”,还不令人寻味 ? 谁不知道“瞰”即是 “见”,而且句中也带着芳馥的气味 ? 他们之间还有“紫径撷英”如 此离奇之事端 ? 又有“苏堤对岸人畔柳”水中看去的倒装法 ? 再随 着“九嶷山里深处,洞庭湖岸近旁”的两地相思,这不全是古今带 着流风遗韵的人物也难能遭遇的机缘吗?

可是至此看出:“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切都已既往。今生无望已是大势所趋了。他一生只见过她三次,这第三次,很可能为最后一次。他为什么要在道别时说出“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不吉祥语 ? 可能此句已成谶语,他还害怕金人要将她派嫁番王。这时候救护不得,自己卧在荒郊,坐骑待毙……

为什么陈进忠还没有回来 ? 看来他永不会回来了。 不,他扭转自己。不承认也否定今生无望。再过一会子,只要气喘稍止,他仍要挣扎起来。纵使“频年踯躅成梦幻,几度驰驱付尘烟”,他仍旧可以卷土重来。要点在想宽,想大,想远。 他还在候着陈进忠。马弁回时,他要马弁将自己搀起,马也扶起,这才是卷土重来。他一定要从高处、深远处和大处着眼。 他可以纵观五年之前还没有和心爱人邂逅时的情景。不要沉湎着现今是靖康二年,或者什么建炎元年。让它倒推回去,只说于今又是宣和五年吧。

题图来自《清明上河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