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怎么画才能画得好(日本大叔坚持画金鱼20年)
金鱼怎么画才能画得好(日本大叔坚持画金鱼20年)要是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对这些小金鱼发出“质疑”,那我真的要怀疑是不是我过于没有见识了,因为当我从报道上看到隆介的作品时,要是没配解说的话,我一定不会相信:上面这几幅,都是隆介画的金鱼。从他一开始画金鱼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这20年里,他在纸上画,在墙上画,在地上画,最后在鱼缸里画。说到这里,艺君就又不得不想起来小时候听到耳朵起茧了的那个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天才不是最可怕的,怕的就是明明有天赋加身,却还在一件事情上苦练功夫。达芬奇并没有因为画鸡蛋而变成了一位鸡蛋画家,但深掘隆介,却真真正正地因为高超的技法和长期练习,变成了小有名气的金鱼画家。
金鱼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不能替代的审美和寓意。夏日祭中的捞金鱼游戏是夏天不可缺少的娱乐,而像《恶女花魁》中多次出现的金鱼意象,则隐喻着社会上一群丧失了灵魂,只能被囚在华丽“鱼缸”中被观望的人的悲哀。
日本人的金鱼情结,较真起来算的话,从我们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 《恶女花魁》截图
然而对于已经47岁的深堀隆介(Fukahori Ryusuke)来说,金鱼却被他视作是自己艺术人生的一种「拯救」。
从他一开始画金鱼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这20年里,他在纸上画,在墙上画,在地上画,最后在鱼缸里画。
说到这里,艺君就又不得不想起来小时候听到耳朵起茧了的那个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天才不是最可怕的,怕的就是明明有天赋加身,却还在一件事情上苦练功夫。
达芬奇并没有因为画鸡蛋而变成了一位鸡蛋画家,但深掘隆介,却真真正正地因为高超的技法和长期练习,变成了小有名气的金鱼画家。
上面这几幅,都是隆介画的金鱼。
要是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对这些小金鱼发出“质疑”,那我真的要怀疑是不是我过于没有见识了,因为当我从报道上看到隆介的作品时,要是没配解说的话,我一定不会相信:
这么生动可爱的金鱼真是画出来的?!
深堀隆介1995年毕业于美术学部工艺设计专业,2000年开始接触金鱼的3D绘画与制作,创作了许多金鱼相关的作品。
在开始与金鱼结缘之前,隆介也是一位在工作普通的职员,因为实在不能适应和喜欢当时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我决定退出公司,以当代艺术家的身份生活”。
不过最初一段时间,这位“当代艺术家”过得并不顺意。关在家里创(丧)作(气)的时候,家里那只久疏打理的鱼缸引起了隆介注意。
歪个楼: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普通人常说的,只要不学习/工作,手边的一切就都是新奇又好玩的?
当时看到那些鱼在鱼缸里盲目地游来游去,因为太久没打理,鱼缸里面的水也早就浑浊了,隆介觉得那些金鱼,不仅无法拥有外面的世界,甚至都根本看不清楚外面的世界——就和现在的自己一样。
而这一看不要紧,隆介就像是终于突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一样,从此展开了这场漫长的,也许会持续终生的「画金鱼」创作。
起初的时候他也只是画一些金鱼的平面画,换来换去的,好像变化的只有金鱼的颜色、种类和形状而已,但始终都没有达到艺术家心中的追求。
隆介想到1999年他还在化工厂工作时,当时有一种常用的原料是“树脂”,树脂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决定分层数量,分层越多,立体感越强。
如果用树脂来辅助画金鱼的话,会不会就能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呢?
为了力求逼真,
隆介直接把树脂倒在原木制的“鱼缸”内,
然后在凝固了的树脂上初步画出金鱼
然后再覆盖上一层树脂,等待凝固,
并且继续作画和上颜色
反复铺上树脂,
一层一层营造立体感
虽然艺君在看视频的时候,从头到尾也不过就几分钟的时间,换成步骤,反复说的关键也只是画好底稿—盖上树脂—凝固—继续描画—盖上树脂—凝固…
但是从普通的平面画到立体的树脂金鱼,隆介花了两年的时间才终于找到这种技法。
这一组作品名为「Irobukuro」,灵感来源于香港旺角金鱼街。在这条以贩卖金鱼为吸引点的观光街上,商贩们把颜色斑斓的金鱼装进透明塑料袋里,然后明码标价,出售给客人。
隆介在一次去香港游玩的时候,经过金鱼街,对他这种金鱼重度爱好者来说,自然是绝对的诱惑。
△ 旺角金鱼街 / 图源网络
回日本以后,立马就把这段回忆用树脂留下来了。
虽然已经快50岁了,不过隆介依然经常在日本和其他国家举办一些金鱼展,并且上网冲浪也不在话下,大多数的作品和展览信息大叔都会及时更新在自己的账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