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热爱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理由,去体验那种大汗淋漓的快感,那种脑袋放空、肆意发力、感受每一次呼吸与对抗的自由。因为我们想变得不平凡,变得强大。只谈热爱,很难理解他的举动: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值得让人热爱与珍惜,不惜以死亡当筹码?所谓直面恐惧,就是在没有工具、没有安全绳的情况下,只身一人的攀登。它只有一个代价,如果不小心失手打滑,就会跌入深渊,然后死亡。Alex Honnold靠孤身登上高914米的酋长岩,成为了这项极限运动的王者,也成为了唯一活在世上的神话。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

我看得心惊肉跳,可是他无所畏。

玩命、惊险、直面深渊……有人说,孤胆的人就是在拿生命做赌注,追求最大意义的刺激;而我认为,无法拒绝自己内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因为他可以直面自己的恐惧,什么都不在乎。

让人看到心惊肉跳的《徒手攀岩》,就是一个孤胆者的自白,别人都是「作死」又「怕死」,他则是在「作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比的精神愉悦。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

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FREE SOLO》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

所谓直面恐惧,就是在没有工具、没有安全绳的情况下,只身一人的攀登。

它只有一个代价,如果不小心失手打滑,就会跌入深渊,然后死亡。

Alex Honnold靠孤身登上高914米的酋长岩,成为了这项极限运动的王者,也成为了唯一活在世上的神话。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4)

只谈热爱,很难理解他的举动: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值得让人热爱与珍惜,不惜以死亡当筹码?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热爱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理由,去体验那种大汗淋漓的快感,那种脑袋放空、肆意发力、感受每一次呼吸与对抗的自由。因为我们想变得不平凡,变得强大。

但有意思的是,他的不甘平凡,是出于纯粹的疯狂与入迷,他用孤胆告诉我们,在你的生命中,不一定要强大,但是要感到强大,至少一次。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5)

《徒手攀岩》的目标是酋长岩(El Cap),它号称「攀岩界的宇宙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耸立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高914米。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6)

经过千万年的冰河冲刷,酋长岩就是一面“黎明之墙”,它陡峭凶险,几乎垂直于地面,除了少数夹缝以外,根本无从下脚。丝毫的计算错误,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Alex在此之前,已经拥有最快三冠王的攀登记录:在18小时50分钟内连接挑战了沃特金斯山、酋长石和半圆顶,加起来共2134米。因此,酋长岩也就更加成为了一道势必要过去的“心结”。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7)

这一次,Alex选择的攀爬路线是超过900米的Freerider。尽管从2009年到2017年,他每一天都在为酋长岩作准备,但是这个拥有33段的路线,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8)

曾经有83个徒手攀登者在此丧命,就连开发这条Freerider路线的Tommy Caldwell,也未曾徒手登上这座陡峭的山崖。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9)

对于在这里free solo,他是这么形容的:

“好比你要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但如果得不到金牌,你就会死。”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0)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1)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2)

难度系数有多高,失败的几率就有多大,Alex在训练过程中就来来回回有过好几次糟糕的体会:

“放手是一瞬间的事,跌落也是一瞬间的事。一旦你踩空,就跌下去了。”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3)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4)

Freerider里面有几段,对Alex来说都是最生死攸关、接近死神的时刻。虽然知道了结果,但是看的时候总会替他捏一把汗。

包括第六段的极限平板:Free Blast Slab,高146米。想象你在一块近乎光滑的平面上奋力往上爬,但是着力点只有几毫米的小坑小洞。每一个准确的着力位置,全凭100%的肌肉记忆。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5)

包括角度快要达到90度垂直的特富龙角:The Teflon Corner,双手就像撑着两块光滑的玻璃往上爬,底下高达900米的风呼啸而过。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6)

地球上最壮丽的岩缝:Hollow Flake,我们看来是惊悚,对于Alex而言是“夹缝求生”,只能靠身体挤压弯曲,沿着缝隙“蹭”上去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7)

到了23段的巨砾坡难点:Boulder Problem,更是要腾空跨到另一边,要么拼死一跳跃到对面的岩石上,要么用高难度空手道侧踢的姿势找着力点。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8)

经历过这些,还有令人胆寒的耐力角:Enduro Corner,纯靠手臂力量把整个人的重量往上抬,没有靠谱的落脚点。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

到达登顶的那一刻时,他很平静,但是听到女朋友的声音,他有点想哭。每一次的命悬一线,他都有十足的把握;而这一次,Alex自己也承认,他也怕掉落山崖摔死,只不过,当他挑战自己并做到极致时,他会有一种满足感。

而这种满足感,在他面临死亡时更加强烈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1)

你很难否认,这样的人,不是「心理变态」,就是「脑子坏掉了」。

和Alex交往过的女孩都说他是人格缺失,于是他真的去做了大脑的磁核共振。结果发现,他大脑中的杏仁体(感知恐惧的中心),与常人有所不同。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2)

左边是Alex的大脑,右边是普通人的

普通人感觉「恐怖」、「刺激」的事情,并不能让Alex的杏仁体有所波动,他的「兴奋点」达到了常人难以比较的高度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到了生与死的相切面,他更能发挥出超常的状态,触及完美。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3)

但你问他害怕吗?当然。在他19岁,第一次雪地徒步的时候;在好几次,挑战攀岩的时候。

可他加了一句,“我从未在徒手攀岩时感到害怕。”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4)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5)

在《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同为攀岩专业人士的导演金国威(Jimmy Chin)一直很担心。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6)

他和Alex是多年的挚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成为Alex下一个挑战的记录者,但也没人比他更明白,更靠近,更致命(the closer the deadlier)。

无处不在的镜头会分散Alex的精力,把他从专心与沉迷的状态中,“拔”出来。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7)

他在练习中的好几次失败,说明了这次挑战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所以,镜头呈现的Alex攀登的细节,都是摄影团队提前从另一侧走上山顶,用辅助设备下降布好机位,一直等到看见Alex的身影,才开始拍摄的。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8)

但这,对于Alex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同入无人之境,当下的“心流”(a flow of state)占据了他整个人的全部。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9)

如果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就是这一刻。面对那些又聋又哑的石头,他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隐形的是世界,双手之外才是真正的世界。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0)

从“执念”到“自由”,它们相应的过程当然不能划等号。但是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坚持?和热爱到可以无视生命的Alex比较,或许自己只是懒得执着。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1)

这也是为什么,看到几年前的照片里的身材,会快速扫一眼,然后安慰自己一句,“再也回不去了”;为了无关紧要的小事鸽了健身,事后也只会用一句“明天再练”来说服自己。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热爱溜冰的人,但是同龄人认为这很“不酷”,于是此后那双溜冰鞋就在角落积灰落尘。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2)

不管你的“溜冰鞋”是什么,现在在哪里,但是不够“执意”、不够“疯狂”,或许正在蚕食着你,让你丧失了生命中很多纯粹的乐趣。

当很多琐碎的小事占据了生活,我们留给“自我”的空间就不多了。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3)

看《徒手攀岩》的幕后故事,我知道了Alex的代号叫Bambi(小鹿斑比),这是因为他的眼睛真的很大,特别是谈到攀岩的时候,他的眼睛透露着光芒,他瞬间变回了一个纯粹的大男孩。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4)

不管他是受到难以感到恐惧的大脑的主导去做这件事,还是通过入迷的“心流”来完成自己追求完美的使命,人生难得一见的“放肆”,他有过了。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5)

就算是跌宕起伏,就算最后被结果抛弃了,我想你也会想体验这种美妙的“执念”;这当然不是鸡血,也不因热爱为主导,而是对本能的跟随

你不需要一种主义去安排自己的计划,也不需要一种世界观影响自己,只需要找到你自己的方法论。这一次,只考虑自己。

徒手攀岩失误的真实(徒手攀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3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