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伯岗乡村振兴模式(基层推介-乡镇社篇)

伯岗乡村振兴模式(基层推介-乡镇社篇)(二)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农服务中心整合农业机械120余台(套),组成农机服务队,对托管服务的土地实行预约式服务;提供农机存放、保养与维修、农机手培训等服务,按农时组织开展土地深翻、玉米深松播种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病虫害统纺统治等农业机械化作业。通过规模化作业提高了效率,标准化作业保障了效果,同时农机作业收费实现低于市价20%。以无人植保机飞防植保服务为例,该服务降低了农药使用量20%,提高了工效300—600倍,有效防治率超过96%,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018年,实现了大型农机作业3.6万亩、植保飞防服务1.5万亩。(一)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服务。根据测土化验数据,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土壤类型、目标产量,精确计算出所需配方,加上土地面积形成订单,利用智能配肥机根据订单自动配肥生产,检验合格后直供到户。价格低于同含量普通肥料市场价20%,降低肥料投入量近10%,减少了因过量施肥造

伯岗乡村振兴模式(基层推介-乡镇社篇)(1)

郓城县张营供销合作社抓住综合改革机遇,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贡献了供销力量。2018年,张营为农服务中心托管土地10万亩,其中全托管3000亩,发展种植订单小麦、玉米各3万亩,实现销售额3460万元,为农增收3200万元。

01

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搭建综合性经营服务平台

2014年,张营供销合作社联合县供销农业服务公司及自身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建设为张营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中心占地26亩,先后投资总额达1200余万元,其中争取各级财政资金近600万元。建有标准粮食储备库5座,储存量达1.2万吨;购置粮食烘干机8台、烘干塔1座,日烘干粮食能力达700吨;拥有智能配肥机2台,日生产能力达70吨;购置植保无人机7架,深耕机、播种机、收剬机等各类农业机械70台(套)。以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起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服务范围辐射到周边6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为农业生产全程提供系列化综合性服务。

02

完善中心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为农服务中心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机械化、科技化为主要手段,着力解决单一农民或合作社办不了、办不好的难题,用综合性规模化服务促进了农业增产节支提效。

(一)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服务。根据测土化验数据,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土壤类型、目标产量,精确计算出所需配方,加上土地面积形成订单,利用智能配肥机根据订单自动配肥生产,检验合格后直供到户。价格低于同含量普通肥料市场价20%,降低肥料投入量近10%,减少了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性耕作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2018年,通过测土化验直供精准配方肥2140吨。

(二)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农服务中心整合农业机械120余台(套),组成农机服务队,对托管服务的土地实行预约式服务;提供农机存放、保养与维修、农机手培训等服务,按农时组织开展土地深翻、玉米深松播种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病虫害统纺统治等农业机械化作业。通过规模化作业提高了效率,标准化作业保障了效果,同时农机作业收费实现低于市价20%。以无人植保机飞防植保服务为例,该服务降低了农药使用量20%,提高了工效300—600倍,有效防治率超过96%,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018年,实现了大型农机作业3.6万亩、植保飞防服务1.5万亩。

(三)开展粮食烘干收储服务。为解决粮食晾晒难、霉变率高的问题,为农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粮食烘干能力,确保农民需烘干的粮食全部烘干,解决了大田作物托管收获后的晾晒和储存难题。2018年,为农服务中心烘干小麦2200余吨,烘干玉米5400吨。腊熟期收获烘干小麦、玉米适时晚收8—10天,均可增加产量,再加上减少了晾晒用工,两季农户亩均增加收入近400元,粮食烘干成为服务中心主要的利润点,同时也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开展农村信用服务。在为农服务中心大厅设置信用互助业务专区,依托领办的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合作业务。目前参与信用合作的社员483户,合作金额达920多万元,为社员节省利息6万多元。开展农业保险,与财产保险公司签订7000亩小麦、玉米农业商业保险,每亩保费15元,最高每亩可获得315元赔偿。

(五)开展农民培训服务。为农服务中心聘请高级农艺师2名,与省农科院、澳佳肥业、烟农公司、秋乐种业、县农业局等企亊业单位建立培训合作机制,采取课堂集中授课、现场观摩教学等形式,对种田大户、农场主、农机手、村“两委”成员和农民群众定期开展培训,讲授小麦后期高产管理技术、玉米免耕深松播种施肥技术、秋种深翻耕作技术,推广适合机械化田间脱粒收获的玉米新品种等。201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参培人员1600人次。

03

创新中心服务机制,促进“三方”共赢

依托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组织农民共建合作社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由为农服务中心统一托管,实现服务规模化。村“两委”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托管服务获得部分组织费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例如,每组织供应1吨配方肥村集体可增收200—300元,每组织销售1斤粮食可增收0.02元。农民通过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得到“保底 分红”利益分配,为农服务中心每年仍盈余中优先支付每亩 800元的保底收入,再按股分红。此外,为农服务中心每年从盈余中提取10%的风险金,用于购买农业基本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为社员保底收入拉上“保险网”,在零风险基础上争取收益最大化。集约化经营过程中,溢出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可溢出5—10%的耕地),创新了村集体增收途径。目前,依托张营为农服务中心参与的共建村12个,累计实施共建项目17个,建立农业示范基地8600亩,多数共建村年增加收入3—5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收,实现了强村固基、富民关社的目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