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退休才有过渡养老金(一般人要怎么做)
什么人退休才有过渡养老金(一般人要怎么做)再比如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岗位不同,工资基数也不完全相同,地区不同,机关事业的单位的工资差异也比较大的。同样是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专业不同,也许个人的命运也不完全相同,即使专业相同,就业的单位不同,命运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养老金的高低,从就业的单位、岗位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比如毕业分配到国网部门,烟草部门,石油部门,那么也就决定了今后的养老金不会很低。本人实际工资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性质,所处的行业,本人的岗位等具体问题。比如能在国有企业工作,而且在国有企业里面有一定的职务,那么缴费基数就会高,今后的养老金也会高。同样的国有企业,同一种岗位,但不同的行业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比如电网企业和普通的制造业企业差距就非常大。二是缴费年限。长缴多得主要体现在缴费年限的长短。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今后再也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使有也是极少数。缴费年限长的人,养老金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对于养老金的话题,不但很多老年人关心,就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也是非常关心的,但退休时的养老金高低有时不是完全跟随自己的心愿走,毕竟作为单位职工,是按照本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只有灵活就业人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达成自己的心愿,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比较高的。
其实要想在今后退休时有更高的养老金,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那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缴费基数是决定养老金的高低的重要因素。目前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是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也就是按照60%缴费。按照60%缴费,养老金肯定是最低的;最高的缴费标准为300%,也就是按照当地公布的缴费基数上限来缴费的,但这部分人只是少数,真正能达到300%缴费的人,今后的养老金肯定是最高的。
二是缴费年限。长缴多得主要体现在缴费年限的长短。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今后再也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使有也是极少数。缴费年限长的人,养老金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方面。
从基础养老金来看,是以养老金计发基数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比如这个1%是80元,缴费年限20年就是每月1600元,缴费年限30年就是2400元,以此类推,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看,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每年都会增加8%的个人账户资金积累,而且每年会产生资金利率,随着个人账户总额的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更高。
在实际中,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也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在岗职工,都是以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只有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缴费基数的下限时,才能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下限缴费,当本人的工资高于缴费上限时,才能按照缴费上限缴费。位于缴费下限和上限的部分,就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缴费。
本人实际工资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性质,所处的行业,本人的岗位等具体问题。比如能在国有企业工作,而且在国有企业里面有一定的职务,那么缴费基数就会高,今后的养老金也会高。同样的国有企业,同一种岗位,但不同的行业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比如电网企业和普通的制造业企业差距就非常大。
再比如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岗位不同,工资基数也不完全相同,地区不同,机关事业的单位的工资差异也比较大的。同样是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专业不同,也许个人的命运也不完全相同,即使专业相同,就业的单位不同,命运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养老金的高低,从就业的单位、岗位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比如毕业分配到国网部门,烟草部门,石油部门,那么也就决定了今后的养老金不会很低。
如果你是到民营企业工作,有时虽然在职时的工资很高,但很多企业不按本人的实际工资缴费,导致自己缴费基数低,今后的养老金再怎么努力也不会高,加上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导致自己的缴费年限比较短,很多人就是15年到20年,这么短的缴费年限,即使按照300%缴费,养老金最多也只是一个中等水平。
如果一生都是灵活就业,对大多数人是和今后的高养老金无缘的。对于收入比较高的人,有的愿意按照300%缴费,而且缴费年限超过30年以上,肯定养老金会比较高,但付出的成本也比较高,现实中像这样的人非常少。
综上所述,一般人要想退休后有比较高的养老金,主要就是要找到一个稳定性好,工资待遇比较高的工作,不断努力和拼搏,不断得到晋升和提拔,争取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最终还是要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来努力。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人,今后养老金肯定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