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正面作用(社交媒体时代的新)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正面作用(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第二,引发了“人”和“地”对媒介的依赖性且表现突出。首先,新社交媒介在群体信息传播与社交中广泛应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子产品成为人与地关系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活动场所。其次,社交媒体关联的虚拟空间影响人类活动的实际空间及地方特性,改变了传统人地关系的运转规律、系统发展规律和变化机制,实现了地方环境和人际关系改造,更新了媒介依赖形态。再次,基于新兴社交媒体的人地关系与活动产生的效能、动力及使用与满足感深得人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媒介依赖。人和地受媒介的影响和制约,打破了传统人地交往的空间距离,推进社会进步、人类服务和时代变革,满足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需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性。第一,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人际交往形态,建构了新的人地关系与社会交往的秩序规律。社交媒体影响并改变地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对社会多个领域协同发展有一定的优化形态、增强往来、弹性引导、激活潜能等进步意义
谢沁露
网络时代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升为信息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信息生产改变了交往条件与周围环境,为新的“人—地关系”开创了具有历史特征的社会生产基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变革下的新兴中介形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更好地改变社会关系与地理环境,更好地满足人地发展需求,为人类服务建立起新的“媒介—人—地”关系,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现象与客观规律。
时代感知:从“人地关系”到“媒介—人—地”关系变化
地理学家吴传钧在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时曾指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变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不同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介不同,各种媒介形式根据人类需求被淘汰或被沿用至今。人地关系中“媒介”的建树及动态分析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改变并牵动了社会资源结构各个环节的变化,产生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媒介张力”,跳跃式地扩展了地域系统中“人—地”关系适应新兴媒介通信技术的时代大发展与“社交型”信息产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强烈感知的“媒介—人—地”关系体系。
总体来说,不同时代的“媒介—地理”研究都有其时代变化特征和应用特色。正如吴传钧所认识的,“人地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和社会关系下建立的。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有意识地改变着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从而改变着周围的外在自然界。在此过程中,为他自己和新的自然环境之间带来了新的关系,因此动态的人地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社会和历史特性的辩证关系”。不论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把自然作为主宰,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而提出各种关系学说,那只是限于表态论述。因此“媒介—地理”研究至今尚未有学者给出权威的、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定义。也正因如此,“媒介—地理”研究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跨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必然需要跟进时代变化、对应时代背景、关注时代脉动。
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人—地”之间客观关系
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特征改变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人地关系,新的媒介社交关系建立带来新的“媒介—人—地”关系。
第一,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人际交往形态,建构了新的人地关系与社会交往的秩序规律。社交媒体影响并改变地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对社会多个领域协同发展有一定的优化形态、增强往来、弹性引导、激活潜能等进步意义。人地系统中关联的不同变量受到媒介变量因素影响,形成三者变量相互交织和结合的“新‘人地关系’”秩序与规律,进而产生了新的地方空间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二,引发了“人”和“地”对媒介的依赖性且表现突出。首先,新社交媒介在群体信息传播与社交中广泛应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子产品成为人与地关系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活动场所。其次,社交媒体关联的虚拟空间影响人类活动的实际空间及地方特性,改变了传统人地关系的运转规律、系统发展规律和变化机制,实现了地方环境和人际关系改造,更新了媒介依赖形态。再次,基于新兴社交媒体的人地关系与活动产生的效能、动力及使用与满足感深得人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媒介依赖。人和地受媒介的影响和制约,打破了传统人地交往的空间距离,推进社会进步、人类服务和时代变革,满足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需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性。
第三,人地关系中人的能动性与协调功能不自觉地被媒介所影响,产生了媒介技术利用与改变下的人地关系与矛盾。一方面,社交媒体不断渗入人类活动空间,建构了新的社交空间与人地关系,并逐步淘汰传统认知与行为方式,使新的人地关系活动方式被适应并成为日常习惯,甚至生活主流。另一方面,新的“媒介—人—地”关系解决与协调了传统人地关系中被制约的问题和矛盾,影响人去主动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人地关系矛盾与困扰。当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就不自觉地卷入了社交媒体建立的新人地关系网络系统中,被新兴网络社交媒体的魅力所诱惑,调节自身去适应系统运作,改变原有习惯以融入周围环境变化。一旦进入新社交媒介搭建的新社会关系中,就意味着进入新人地关系环境矛盾体系内。
由此可见,新的“媒介—人—地”关系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秩序体,人与地之间通过中介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媒介”可以理解为具有中介作用的介质,既可以是社交媒体这种物质特征属性中介,也可以是精神属性特征的中介。“人”即是在生物圈与社会圈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个体与群体。“地”就是地方(空间)环境。当三者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相互关联和作用,就构成了特定时间与空间中的“媒介—人—地”关系结构,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功能与效应,彼此相互交织,表现出特有的秩序与状态。
“媒介—地理”视域下新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研究社交媒体对于人地关系的影响,一是通过明确研究来更好展示和协调“人—地”关系。展现出新媒体应用于社会的意义,带来快捷便利和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使人、地长期共存,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地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交媒介在地方的应用,具有经济意义。尤其通过社交媒介传播后,能帮助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迫切需要扶持地区的经济开发,将弱势扭转为优势,能有效解决地方发展限制与实际困难。三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应用于人地关系的建构与发展中,形成了新的人地关系系统,发展了媒介研究和地理学等多学科,这个系统形成的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就是重要的学术意义。四是进一步体现出研究学科是相融而又关联的有机体,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以对照时代发展下的学科关联。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影响人地关系并带来的问题也值得重视和反思。当媒介的渗入与干预影响了组成要素与组成部分,就会产生不平衡发展、不和谐现象以及难以调和的矛盾等“媒介—人—地”新问题。不稳定现象与问题凸显,也将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人地关系新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调控和处理新人地关系是需要科学协调的内容。
(本文系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YB202032)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6BXW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