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亮点在哪里(让你从头到尾了解蒙古舞)
蒙古舞亮点在哪里(让你从头到尾了解蒙古舞)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草原先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模仿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崇尚自然的习惯和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状态。我区著名舞蹈评论家、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景志介绍,我国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10月27日晚,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举行颁奖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的《舞动的琴弦》等作品获得表演金奖和原创金奖。前不久,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四届蒙古舞舞蹈大赛上,来自全区12个盟市及北京、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选送的
英姿飒爽,小赛要这么形容蒙古舞。
如果让我再找一个词,这个……
如果你跟小赛一样不够了解蒙古舞,那么请往下看!
群舞《胡杨》。
10月27日晚,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举行颁奖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的《舞动的琴弦》等作品获得表演金奖和原创金奖。
前不久,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四届蒙古舞舞蹈大赛上,来自全区12个盟市及北京、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选送的近160部作品参加了竞赛,缤纷多彩的作品带给观众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
群舞《迁徙》。蒙古舞有特点
我区著名舞蹈评论家、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景志介绍,我国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草原先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模仿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崇尚自然的习惯和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状态。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家庭、部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在庆祝新可汗即位、缔结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时,这些家庭或者部落就要聚在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从而留下很多和这些庆贺事件相关的文化风俗和节庆活动。
蒙古族人民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大草原的雄浑气势,都融入鹰的舞蹈形象上。他们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
舞蹈《奶茶飘香》。蒙古舞有内涵
蒙古舞可以说是中国北方舞蹈的集大成者,抖肩、翻腕、马步、扬鞭……这些蒙古舞的标志性肢体语言,写意着草原文明发展的历程。“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传承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反映着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自治区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南飞雁说。
以蒙古舞为代表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舞蹈艺术,作为表达游牧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草原文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对传统游牧舞蹈文化类型的传承,也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诠释。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赵林平说:“女子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多以马步、扬鞭的舞姿表现剽悍英武、刚劲有力的阳刚之美。”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都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舞蹈《冬趣》。蒙古舞要传承、要改良
为了保护传承好蒙古舞,我区广大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区采风学习,搜集各种民间舞蹈,整理蒙古族民间舞蹈基训教材,创作多样的新型舞蹈节目。而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出现,又使蒙古舞的传承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
赵林平说,近10多年来,蒙古舞作品层出不穷,数量多、质量高,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几度刮起强劲的“蒙古舞风”。《顶碗舞》《盛装舞》《草原酒歌》《马背上的女人》《盅·碗·筷》等在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和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中屡获大奖。
自治区文联主席巴特尔认为,尽管目前蒙古族舞蹈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要心怀忧患意识。上世纪90年代,蒙古族舞蹈的发展曾经一度陷入低谷,直到《塔林毕斯贵》《草原酒歌》《盛装舞》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奖,蒙古舞才开始重拾辉煌。“我们应该保持持续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在传承中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把民族的传统发扬光大,而且还要走出去多交流,以此来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了解舞蹈的多样性,把握世界舞蹈发展的趋向,这个过程也是传播民族舞蹈文化最好的方式,同时要警惕闭门造车给舞蹈艺术传承带来的影响。”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章奎 安寅东 霍佳茜(实习)
编辑: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