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晚清民国字画(宋版书鉴别练眼图库)
如何分辨晚清民国字画(宋版书鉴别练眼图库)因为我们应该学到更多。走马观花不适用于这场展览。结果,明末钱谦益、毛晋两位藏书家,开始广泛渲染和收购宋元刻本,引领了后世抢藏宋元刻本的习惯。早在清代乾嘉时期,宋元版就已经很难得,残页都有人抢了。如果只是在多年之间,零星地见到宋版,远远不如把几十种宋版集中对比呈现,更容易让我们建立对它们的“模糊识别力”。基于这一初衷,“旧书库”作者再次参观国家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诚意推出本篇。应该感谢国图,以及相关的各地图书馆和民间收藏家,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
“一页宋版一两金”,传统说法,极言其贵。
现在拍卖场上,宋版残本一册,如果是孤本或有些流传背景,已经可以达到百万元级,甚至千万元级。
宋版古籍不是现在才贵,也不是清代就贵,而是明代就贵了。
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提到,本来,历史上是宋元人藏宋刻本,明代人藏明刻本(比如明代范氏天一阁专藏明代志书,就是一例),那自然是容易的。
结果,明末钱谦益、毛晋两位藏书家,开始广泛渲染和收购宋元刻本,引领了后世抢藏宋元刻本的习惯。早在清代乾嘉时期,宋元版就已经很难得,残页都有人抢了。
如果只是在多年之间,零星地见到宋版,远远不如把几十种宋版集中对比呈现,更容易让我们建立对它们的“模糊识别力”。
基于这一初衷,“旧书库”作者再次参观国家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诚意推出本篇。应该感谢国图,以及相关的各地图书馆和民间收藏家,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
走马观花不适用于这场展览。
因为我们应该学到更多。
这一篇,我又费了牛劲,在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大展,遴选,拍照,在四个展厅间来回奔走,差点走出来低血糖。回来之后,做了几项工作:
第一步,查询了每种书的刻书背景。按照统一要素,简写说明,以便查阅时一目了然;
第二步,加注更为详细的刻书年份;
第三步,以大致的时间先后排序,以便为大家今后的查阅和研究,提供相对的时间轴上的参考;
第四步,作为时间线条的次级标准,把同一地区的刻书,或同类刻书尽量放在一起,更加便于比对;
第五步,对部分专业名词加以解释,以辅助对图片的理解
……看似简单,一波操作下来,宋版58种,反反复复,还是用了一个整天!
累是累点,但是我非常愿意,因为我自己也受益了。
毕竟,一次现场展览,只能按照一种分类和排序布展。因为,实物只有一套。
但是,“旧书库”通过重新设定细分主题,在网上再次集中呈现,就相当于让大家看到了另外一种排序的古籍展览。
这样,相关人士可以得到更精准、更实用、更便于长期查询的图文备份。
“旧书库”希望,今后长期,这些素材,都能够为大家鉴别宋版书,提供重要和直观的比对参考价值!
宋代的刻书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记载的主要刻书地区,也有十数个之多。《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则总结为“浙本最精,蜀本次之,建本又次之”。若是古籍圈外的朋友阅读本篇,有这样一个初步的概念就可以了。
我个人认为,如果鉴别宋版书的能力,总分为100分,那么:
通过浏览本篇素材图文,能够达到20分,就是非常成功的了!
再经常观看馆藏展示,虽然隔着玻璃,看多了,就可能达到30分!
再进一步,就是增强知识储备,并通过拍卖预展,或者场外机会,适当上手,也许可以提升到40分!
如果你有足够强的财力,那可以买到实物书,在家中研究、感受,并且样本有不少的话,那可以提升到60分,就是一个及格的藏家和专家。
由于研究的是非常稀少的宋版书,作为民间藏家,及格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我觉得,再向上提高分数,很难。
因为有财力购买宋版的人,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版本教育;
但是以版本研究为业的专家,又可能在真伪辨别上缺乏充分的实战经验。
总之,完美的事比较少。
关于本篇的图片说明,凡有递修者,仅注原刻年代,以便一目了然,因为现场展示页均为宋代原刻页。
这些书,每一种的辉煌经历,都足够专门写成文章。但为了不影响浏览的连贯性,所注说明尽量简练。
以下所有图片都可点击放大,观看细部!
礼部韵略,北宋仁宗景祐四年至英宗治平四年(1037-1067)刻本,礼部审定的韵书
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北宋刻本
大威德陀罗尼经,北宋元祐五年(1090)福州东禅寺等觉院刻、隆兴元年(1163)印、崇宁万寿大藏本
华严经,北宋两浙路海盐县广惠禅院金粟山大藏经写本
范文正公文集,北宋钦宗(1125-1127)以前刻本,范氏历代传承之本
王摩诘文集,北宋末,四川眉山蜀刻本
李太白文集,北宋末南宋初,四川眉山蜀刻本
许用晦文集,南宋中期,四川眉山蜀刻本
舆地广记,宋江西地区刻本
集韵,宋明州刻本
纂图互注周礼,南宋坊刻本精品
周贺诗集,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宋刻本,疑为书坊托名吕祖谦编辑之作
新序,南宋高宗时(1127-1162)刻、初印本,高宗即著名的赵构
资治通鉴,南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132-1133)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
礼记,南宋淳熙四年(1177)抚州公使库刻本
春秋繁露,南宋嘉定四年(1211)胡槻(gui)江右计台刻本,计台就是转运使司
水经注,南宋初年杭州地区刻本
管子,南宋初年杭州地区刻本
唐百家诗选,南宋绍兴(1131-1162)浙江地区刻本
白氏文集,南宋绍兴(1131-1162)杭州刻本
抱朴子内篇,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临安府容六郎家刻本
汉书,宋蔡琪家塾刻本
战国策,南宋绍兴(1131-1162)刻本
金石录,南宋淳熙(1174-1189)刻本
文选,南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
扬子法言,南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南宋孝宗朝(1162-1189)刻本
洪氏集验方,南宋乾道六年(1170)姑孰郡斋刻本,郡斋就是郡守起居之所
宝晋山林集拾遗,南宋嘉泰元年(1201)筠阳郡斋刻本
注东坡先生诗,南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司仓刻本
荀子,南宋宁宗时(1194-1124)依监本重刻本,卷一
欧阳文忠公集,南宋庆元二年(1196)周必大刻本
文苑英华,南宋嘉泰元年至四年(1201-1204)周必大刻本
楚辞集注,南宋端平(1234-1236)刻本
文选,宋赣州州学刻本,蝴蝶装
三国志,南宋衢州州学刻本
论语集说,南宋淳祐六年(1246)姜文龙湖州頖宫刻本,頖宫又称泮宫,即地方学校
后汉书,南宋白鹭洲书院刻本,白鹭洲书院创建于淳祐元年(1241)
大易集义,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魏克愚紫阳书院刻本
妙法莲华经,南宋景定二年(1261)安吉州归安陆道源刻本
新编方舆胜览,南宋咸淳三年(1267)刻本
河东先生集,南宋咸淳(1265-1274)浙刻本,跟清三代写刻本好像啊
昌黎先生集,南宋咸淳(1265-1274)浙刻本,跟清三代写刻本好像啊
咸淳临安志,南宋咸淳(1265-1274)刻本
陶靖节先生诗,南宋咸淳(1265-1274)刻本,建本特征
九章算经,南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汀州刻本,建刻精品
后汉书,宋钱塘王叔边建阳刻本
分类集注杜工部诗,宋建阳书坊编刻本
史记,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建安刻本
洪范政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内府写本
仙源类谱,宋内府写本
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宋刻本
寒山诗,宋刻本
忘忧清乐集,宋刻本
册府元龟,宋刻本
十一家注孙子,宋刻本
三国志,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