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壶型是哪些(最最经典的四款壶型你了解过么)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壶型是哪些(最最经典的四款壶型你了解过么)经典水平壶经典的水平壶的兴起和南方功夫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方的茶客为了找出一种能够泡出乌龙茶最佳风味的壶,发现了宜兴的朱泥小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水平壶,因其体量小,身筒扁且胎薄,原材料质地密度大,不夺香,而成为了冲泡功夫茶最佳的选择。因为壶身胎薄,重量轻,往往放在茶海里面是能够水平漂浮起来,因为得名水平壶。之后功夫茶界常常有一句话叫做“壶必孟臣杯必若深茶必武夷”,这个孟臣壶就是代指朱泥小品壶。石瓢壶,也叫作石铫壶,为“曼生十八式”经典款型。据说, 清代陈曼生有一天在街上买到一个文物石铫,从元代起到了他所处的清代而没有太大的损坏,感受其造型的独特,于是按照其形状设计了这款石铫壶,并在壶身刻上“不肥而坚是以永年”,从为人处世上讲不能太圆满,留有一分。交有著名的宜兴紫砂人杨彭年烧制而成。最近几十年因为“铫”字比较生僻,就改叫做石瓢壶,当然也有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意思。从现在我们
随着对紫砂壶的了解,大多数人都会对壶型器型产生兴趣,那么大的来说是怎么分类的呢?从大的类别来讲,分为光素器、花器和筋纹器。光素器就是没有任何装饰,讲究素雅,以体现紫砂原本朴素的审美标准,不对壶型做装饰处理,我们分为光素器;花器就是通过雕刻或者造型,以花鸟等装饰纹理作为设计的手段装饰壶身,我们称之为花器;还有一类我们分为筋纹器,也有叫做筋囊器的,判断的标准就是壶身均匀的分布筋纹,值得说的是一定是全壶身分布,分布一半是不算的。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在所有紫砂之中,被紫砂爱好者推崇备至的四款经典器型。
西施壶西施壶,最早开始其实是叫做西施乳,是模仿女性乳房所做,后因其称呼不雅,简称西施壶。为什么第一要说这种器型呢,我觉得很多人往往第一把壶或者第一次知道紫砂的壶名的时候就是这把壶。最早出现在明代晚期,作者为大名鼎鼎紫砂大师时大彬的徒弟徐友泉。因其造型简洁,线条柔美,受到广泛壶友的喜爱,所以我觉得要数经典器型,从审美或者大众接受和熟知,当占得一席之地。另外从西施壶有一个改变的壶型,叫做龙蛋壶,是对西施壶整体的拔高之后,呈现一个蛋的形状,也是广受喜爱的一个壶型。
西施与龙蛋
石瓢壶石瓢壶,也叫作石铫壶,为“曼生十八式”经典款型。据说, 清代陈曼生有一天在街上买到一个文物石铫,从元代起到了他所处的清代而没有太大的损坏,感受其造型的独特,于是按照其形状设计了这款石铫壶,并在壶身刻上“不肥而坚是以永年”,从为人处世上讲不能太圆满,留有一分。交有著名的宜兴紫砂人杨彭年烧制而成。最近几十年因为“铫”字比较生僻,就改叫做石瓢壶,当然也有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意思。
从现在我们看到的壶来讲,石瓢壶分三个式样。其一瞿子冶设计的,他做的壶和陈曼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叫做子冶石瓢;其二,清晚期的时候也有一位文人叫做梅调鼎,他联合宜兴紫砂匠人何心舟设计一把不一样的石瓢壶,在原先壶把、壶扭上面做了一些变化,我们现在叫做心舟石瓢;第三就是我们现当代的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设计的石瓢壶,比起子冶石瓢和心舟石瓢略显丰满,显得比较有张力,比较满,所以景舟石瓢我们也称为满瓢或者霸王瓢。
子冶石瓢 心舟石瓢 景舟石瓢
水平壶经典的水平壶的兴起和南方功夫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方的茶客为了找出一种能够泡出乌龙茶最佳风味的壶,发现了宜兴的朱泥小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水平壶,因其体量小,身筒扁且胎薄,原材料质地密度大,不夺香,而成为了冲泡功夫茶最佳的选择。因为壶身胎薄,重量轻,往往放在茶海里面是能够水平漂浮起来,因为得名水平壶。之后功夫茶界常常有一句话叫做“壶必孟臣杯必若深茶必武夷”,这个孟臣壶就是代指朱泥小品壶。
经典水平壶
梨形壶梨形壶是指梨子的形状为设计灵感的一大部分壶的统称。最具代表性的,身筒比较矮的我们叫做矮梨形,也叫作经典梨形壶;还有一类比较高的,清代初年的陆思亭做的,我们叫做思亭壶,壶颈部进行了拉高,壶嘴设计成三弯,线条流畅柔美;还有一款代表性的梨形壶叫做君德壶,作者张君德,壶身比较宽平,比较矮,整体气质沉稳。
今天这几种壶型只是抛砖引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发展五百年来形状变化万千,我们在欣赏和把玩的过程发掘每种壶型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内涵,能够带给我们更多不同的文化体验,养壶的过程也是养心的过程。
觉得不错点个赞哦!添加关注,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