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75岁老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惠州百岁老人成功换上人工髋关节)

75岁老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惠州百岁老人成功换上人工髋关节)面对陈奶奶家属的疑惑,陈天实和主治医生王寿军解释道,高龄老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年龄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老人平时的身体状况。记者了解到,早在多年前,陈天实就曾为一位同样是10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过髋关节置换手术。“百岁老人还能开刀吗?”4月初,陈奶奶在家中晾衣服时不慎摔倒。摔倒后,她的右侧髋关节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博罗县人民医院骨科,4月8日进行的双髋关节CT检查结果显示,陈奶奶的右侧股骨颈骨折,这也是造成她的右髋部持续肿胀和疼痛的原因。陈天实告诉记者,当时陈奶奶的症状已经具备手术指征。入院几天后,陈奶奶自我感觉疼痛有所缓解,家人也出于对手术风险的顾虑,要求出院。然而,出院后不久,陈奶奶就因为髋部疼痛加剧,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返回医院。充分研判病情后,陈天实再次劝说患者家属,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建议尽快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今年102岁的陈奶奶没有想到,自己在意外摔倒导致右髋部骨折后,还能顺利换上人工髋关节,很快重新下床走路。

陈奶奶的主刀医生、 博罗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陈天实介绍,老年人髋部骨折俗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不少病人因为髋部骨折卧床不起,常常因为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术式不同,陈奶奶此次接受的人工髋关节手术采取了前方直接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下称DAA)的入路,实现了损伤最小化的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术后第三天,陈奶奶已经可以下地走路和自由屈伸腿部,并于不久后的5月2日康复出院。

75岁老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惠州百岁老人成功换上人工髋关节)(1)

老人意外摔伤险致瘫痪

4月初,陈奶奶在家中晾衣服时不慎摔倒。摔倒后,她的右侧髋关节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博罗县人民医院骨科,4月8日进行的双髋关节CT检查结果显示,陈奶奶的右侧股骨颈骨折,这也是造成她的右髋部持续肿胀和疼痛的原因。陈天实告诉记者,当时陈奶奶的症状已经具备手术指征。

入院几天后,陈奶奶自我感觉疼痛有所缓解,家人也出于对手术风险的顾虑,要求出院。然而,出院后不久,陈奶奶就因为髋部疼痛加剧,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返回医院。

充分研判病情后,陈天实再次劝说患者家属,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建议尽快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百岁老人还能开刀吗?”

面对陈奶奶家属的疑惑,陈天实和主治医生王寿军解释道,高龄老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年龄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老人平时的身体状况。记者了解到,早在多年前,陈天实就曾为一位同样是10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过髋关节置换手术。

“高龄老人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如果进行保守治疗,在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引发生命危险。”陈天实说。

陈天实认为,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让老人早期下床活动,尽快恢复到受伤前的活动能力水平,对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旦错过手术时机,病人最后可能就会长期瘫痪在床,非常可惜。”

在医生们的耐心解释下,陈奶奶和家属最终同意手术。

75岁老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惠州百岁老人成功换上人工髋关节)(2)

多学科配合的成功案例

尽管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经验,在陈天实看来,陈奶奶的这场手术仍然具有一定挑战。

“一百多岁的老人,有不少基础疾病,身体也比较瘦弱,这都会给手术过程带来更多风险”,陈天实告诉记者,陈奶奶几年前曾经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这就意味着,手术前期准备和术中术后的全过程,都要加倍小心。在手术前,陈天实特意请来心内科进行术前会诊,在对陈奶奶心功能的详细检查和严谨评估下,手术提上了日程。

4月24日,陈奶奶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为了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陈天实提前与麻醉科医生沟通,在手术过程中时刻关注监测仪器显示屏,记录生命体征的数值变化,根据客观数据科学给药。

对于陈天实来说,手术的难度主要在于老人的骨质疏松。“比起普通病人的手术,这台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特别轻柔,要格外放慢速度,避免手术造成二次损伤。”陈天实说。

为此,陈奶奶的手术花费了比普通患者更长的时间,手术过程持续了近1个小时。

由于陈奶奶年事已高,术后,她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接受防止感染、祛痰、护胃等对症治疗。4月25日,她顺利转回骨科普通病房。

75岁老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惠州百岁老人成功换上人工髋关节)(3)

先进术式助老人3天下床

在术后第三天,陈奶奶就下床行走了,扶着支架缓慢移动的她,看起来和手术前并无太大区别。

“奶奶已经100多岁了,我们没想到她可以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看着陈奶奶扶着支架行走的样子,孙媳妇发出了感慨。

这一切主要归功于DAA。“DAA的入路可以不损伤任何肌肉,提供快速康复的条件,我们业内有个说法叫‘忘记髋’,也就是说,患者在接受DAA髋关节置换术以后,很快恢复行动自如,忘了自己接受过这种手术。”陈天实说。

据陈天实介绍,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通常采取后外侧入路,术后短时间内患者的膝盖不能弯曲,且对术后护理要求比较高,往往需要3个月到半年,患者才能恢复正常活动。不仅如此,传统术式的切口长达15厘米,而此次手术中,陈奶奶髋部的切口仅7厘米,出血量很少,而且由于切口位于前侧,也避免了术后卧床时与床板接触导致的剧烈疼痛。

记者了解到,后外侧入路曾是该院骨科针对同类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主流入路方式,转变的契机发生在2016年,当时一位意大利的骨科教授来到惠州讲学,陈天实报名参加了学习班。了解到DAA这种“新鲜”的手术入路后,颇感兴趣的陈天实追随这位教授到国内各地听了几节课,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于2017年初首次开展DAA髋关节置换术,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和质量,在陈天实主刀的这类手术中,患者最快在术后6小时就下地行走。

陈天实介绍,该院每年接诊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超过50位,除了最常见的老年人摔伤骨折以外,年轻人由于酗酒和滥用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也是常见病因,“髋部伤后48小时是进行手术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建议患者尽早就医,以免影响正常生活。”陈天实说。

【记者】廖钰娴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惠州健康头条南方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