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姐姐对伊能静路转粉(乘风破浪姐姐篇)
乘风破浪姐姐对伊能静路转粉(乘风破浪姐姐篇)头天歌曲在电台播出,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开始“喵喵喵”当时台湾的音乐界对她很是追捧,她勇于尝试冒险的曲风,给了幕后词曲作者、制作人很大的创作空间;同时她又具备把具有实验前卫形式的作品带红的能力,当年一首创作风格颇为大胆的《我是猫》甫一在电视电台发布,次日台北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喵喵喵”。早期伊能静的形象一直以聪明、灵动为主打,曾出版了同名音乐专辑和书《落入凡间的精灵》飞鹰三姝从86年成立到91年解散总共经历了5年的时间,其间并不都以合体形式出现,三人单独发布的作品都很多,而这三个人之中发展最好的就是伊能静。从第一首个人热门单曲《爸爸不要说》开始,伊能静逐渐树立起鲜明的个人形象,独立、聪明、勇敢,在同龄、同时代偶像艺人中,伊能静的才华也毋庸置疑,从《十九岁的最后一天》到《流浪的小孩》,几首大热单曲都是自己填词。她心思细腻敏感,文字新鲜,会写出“爱情要比汽水可口”、“爱情只牵牵手,书本变得好重”
不少人吃惊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会看到伊能静。一是惊讶于她竟然是30位姐姐中年龄最大的,完全看不出她已经52岁了,容貌身材竞选女团并不违和;二是近些年来她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大多散发着母性光辉,时不常发个长文微博,要么示爱要么端碗鸡汤,与唱跳女团似乎毫不搭界。
90后、00后们不知道,伊能静姐姐其实是货真价实的女团鼻祖,早在34年前,18岁的伊能静以刘文正旗下“飞鹰三姝”成员出道,而她所在的团体正是华语乐坛最早的女团。只不过在当时女子演唱团体仍然以“声”为主,主打的并不是唱跳,这种“女声组合”的形式也一直延续到后来大红的SHE,直至近些年韩流盛行,才被多人唱跳团体所取代。
飞鹰三姝一出道就凭借青春励志的形象和歌曲走红
1986年,转向幕后的刘文正将三个形象气质截然不同,但都很会唱歌的女生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静组到一起,以一首青春励志的《年轻的心》推至观众面前。三个女孩,裘海正健康阳光,轮廓清晰的脸型配以一头大波浪,走的是洋气欧美风;而方文琳秀美文静,是彼时流行的琼瑶剧里男生们的“梦中情人”类型;伊能静则走日系小女生路线,独特的声线加上有一定的创作才气,既活泼俏皮又有几分鬼马精灵。
早期伊能静的形象一直以聪明、灵动为主打,曾出版了同名音乐专辑和书《落入凡间的精灵》
飞鹰三姝从86年成立到91年解散总共经历了5年的时间,其间并不都以合体形式出现,三人单独发布的作品都很多,而这三个人之中发展最好的就是伊能静。从第一首个人热门单曲《爸爸不要说》开始,伊能静逐渐树立起鲜明的个人形象,独立、聪明、勇敢,在同龄、同时代偶像艺人中,伊能静的才华也毋庸置疑,从《十九岁的最后一天》到《流浪的小孩》,几首大热单曲都是自己填词。她心思细腻敏感,文字新鲜,会写出“爱情要比汽水可口”、“爱情只牵牵手,书本变得好重”、“从侧面爱你”这样非常贴合这个年龄段心理和趣味的歌词,嗓音又带着一股毫无顾忌的冲劲儿,一时成为“追逐流行、勇于打破桎梏”的青春期少女代言人。
当时每张唱片内页都要配宣传文案,《流浪的小孩》文案里伊能静写下了她当时的心境
当时台湾的音乐界对她很是追捧,她勇于尝试冒险的曲风,给了幕后词曲作者、制作人很大的创作空间;同时她又具备把具有实验前卫形式的作品带红的能力,当年一首创作风格颇为大胆的《我是猫》甫一在电视电台发布,次日台北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喵喵喵”。
头天歌曲在电台播出,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开始“喵喵喵”
她无伤大雅的小叛逆被成功地塑造成商业卖点,在一众甜妹中脱颖而出。另外她对于时尚也有敏锐嗅觉,MV中的造型在当时而言是独特而有些夸张的,但又很好的守住了流行的边界,不会引发争议。因而她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icon,很多造型引起少女们追逐效仿。
当时的造型和唱片封面构图就很像当下盛行的INS风
在音乐上取得了成功之后,26岁的伊能静又开始主动寻求往演员路线上的转型,陆续出演了侯孝贤的《好男好女》、《南国,又见南国》和何平的《国道封闭》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提名。
可以说在30岁之前,伊能静的演艺事业是空前成功的。无论在音乐还是电影上,她都获得了口碑和商业上的双重认可。而她的事业和人生转折似乎也就出现在30岁。
伊能静最后一部获得广泛市场认知的作品是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出演社交名媛陆小曼,在之后虽然依然出演了很多影视作品,但却没有给人留下印象;而她最后一首打动听者的音乐作品,则是2003年填词创作的那首记录着她和庾澄庆的爱情,令人唏嘘不已的《春泥》。
《人间四月天》里,伊能静饰演了徐志摩的最后一个爱人陆小曼
在那之后她的人生经历了大转折,为人妻,为人母;再为人妻,直至再为人母。从90年起她也一直在出书,所写的基本上都是她自己纷杂的人生感触,后来也跟风教人美容。但是早先那个利落勇敢的女生伊能静慢慢不见了,她开始转换了频道,再出现在公众面前仿佛陆小曼附体,一面展示女性成熟的魅力,一面又追求自己是永不长大的公主。她的文字越来越碎叨矫情,充斥着自我感伤与感动。她迫切地想要向大众展示她的才华,树立感性“才女”形象,但却屡屡失败。我有一个朋友对她的评价颇为贴切,“她太想自己是林徽因,可惜才华实在远不能及”。
无法推测这种变化缘何而来。是褪去了商业包装后的本性露出?还是缘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不自信或是感情中的不对位而带来的挫折感?现在再回头去看《春泥》的歌词和《生死遗言》中的记录,似乎是有所揭示的。
如今再听《春泥》,不胜唏嘘
在《春泥》中她写到,“漫天的话语,纷乱在耳际,你我沉默不回应。牵你的手,你却哭红了眼睛,路途漫长无止尽。多想提起勇气,好好地呵护你,不让你受委屈,苦也愿意。” 这是她希望哈林能为她做的,哈林虽然唱出来了,但实际恐怕与她的期待有所差别。外人看他们拿的是才子佳人剧本,而她内心里想演的是骑士公主戏。
跨越时代,如果在伊能静18岁的时候有女团,她正是女团的不二人选。所有的条件都完美符合,青春感的外形,辨识度高的声线和不错的演唱技巧,再加上有一定创作能力和时尚敏感度,算得上是全能偶像。《乘风破浪的姐姐》给了她一个重温青春的机会,也算成全了这位初代女团成员。
在伊能静的心里,永远停留着一份青春
在这个节目初始,伊能静一出场就声明她所认为的女团不一定要同类,“个性大放异彩,百花齐放”,在一个团里才更有意思。我们似乎又隐约看到了当年那个在音乐中横冲直撞流浪的小孩。
也是,回望出道以来的35年,她其实一直都没有循规蹈矩,这位姐姐,亲身诠释着“乘风破浪”的人生。
节目组找到她,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