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牛皮筋穿越手的魔术(魔术礼帽)
用一个牛皮筋穿越手的魔术(魔术礼帽)广州大源村项目造楼机实景图“住宅造楼机”是采用轻型贝雷架 轻型通用型支点搭建的一套适用于住宅剪力墙体系的轻型造楼机,它成功克服了住宅项目剪力墙杂、多、碎等困难。与传统“造楼机”相比,更轻量、更快捷、更方便、更灵活;与传统铝膜+爬架施工相比,“住宅造楼机”施工安全性显著提升。通过电动雨蓬、集成配电系统、喷淋设备等措施,有效改善作业环境;各系统的构件均按照标准化、可周转考虑,提升周转应用率,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高效的“魔术礼帽”#——住宅造楼机在广州白云区“美丽乡村”第一站大源村项目,8号楼的施工尤为引人注目,楼顶上的“红帽子”只需要60分钟便可爬升一个结构层,4天一个标准层循环施工。相对传统施工仅一层楼的完整施工就能节省3天时间,并且更加安全。这顶神奇的“帽子”便是中建三局研发的轻量化装备集成平台,又称“住宅造楼机”。今年五月份已经在湖北省建筑业协会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你见过这种神奇的“魔术表演”吗?
竟然能够让万丈高楼平地而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工具花样百出,不仅高效快速而且安全实用,宛若一次次神奇的魔术表演,本期为大家揭秘中建三局工程师们的“魔术礼帽”和“魔法斗篷”。
为解决高空作业风险大、操作难度高等问题,工程师们给建筑物加上了“魔法道具”,这些“道具”可以在数百米高空中三天完成一层楼,五天完成一个桥墩节段,跟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高效的“魔术礼帽”#——住宅造楼机
在广州白云区“美丽乡村”第一站大源村项目,8号楼的施工尤为引人注目,楼顶上的“红帽子”只需要60分钟便可爬升一个结构层,4天一个标准层循环施工。相对传统施工仅一层楼的完整施工就能节省3天时间,并且更加安全。
这顶神奇的“帽子”便是中建三局研发的轻量化装备集成平台,又称“住宅造楼机”。今年五月份已经在湖北省建筑业协会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得到专家高度认可。经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科技成果评价最高水平。六月份,住宅造楼机在大源村项目8号楼首次应用,6月24日7、8号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代表着“造楼机”向产品应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住宅造楼机”是采用轻型贝雷架 轻型通用型支点搭建的一套适用于住宅剪力墙体系的轻型造楼机,它成功克服了住宅项目剪力墙杂、多、碎等困难。与传统“造楼机”相比,更轻量、更快捷、更方便、更灵活;与传统铝膜+爬架施工相比,“住宅造楼机”施工安全性显著提升。通过电动雨蓬、集成配电系统、喷淋设备等措施,有效改善作业环境;各系统的构件均按照标准化、可周转考虑,提升周转应用率,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
广州大源村项目造楼机实景图
造楼机俯拍
住宅造楼机机构图
#硬核的“魔法斗篷”#——造墩机
中建三局在桥梁高墩施工关键装备技术领域又添“新利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的芦沟河特大桥,主桥一联长1092米,组合体桥型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也是亚洲第一座桥墩高超过190米的大桥,其中7号墩柱高达192米。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工程师们却提前三个月完成了7号墩柱的封顶。
现场的一个个“蓝色斗篷”便是高效施工的秘密武器,它们是中建三局研发的新一代塔式建(构)筑物整体自适应高效施工平台,又称“造墩机”(桥墩墩)。
这些“蓝色斗篷”之所以能够在高空灵活爬升,主要得益于工程师们对其主框架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了运输和吊装,并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造墩机”进行轻量化精简设计,“科学瘦身”使整套设备减重30%。采用了双模版循环作业技术,混凝土浇灌施工效率提高20%,混凝土带模具养护时间延长4天;并且还采用桥墩平台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平台安全运行。这些“整体式、自适应、智能化”的技术优势,让造墩机能够最快“4天一模”,单日产能突破1.13米。
芦沟河大桥
造墩机工作图
造墩机
来源:中建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