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泰山封禅后多久死的(泰山封禅与黄河之殇)
汉武帝泰山封禅后多久死的(泰山封禅与黄河之殇)整个封禅活动结束后,汉武帝没有及时回到首都,而是跟着一大批方士去海边寻仙,史书上说他“欣然庶几遇之 复东至海上望焉。”汉武帝心情很好,想去碰碰运气,可等他到了海边,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于是就着急了,“上欲自浮海求蓬莱”,想自己乘船下海找神仙,大臣们都苦苦相劝,想把汉武帝拦下来,可没人能劝得住。至于汉武帝在泰山上做了怎样一番仪式就无人可知了,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下来,第二天早上,汉武帝等人从泰山北面的小路下山。以上的这些活动叫做“封礼”,而整个封禅活动还有另外一半内容——禅礼。下山以后,汉武帝一行人到了泰山东北角的肃然山,在那“祭后土礼”。说完了这些关于封禅的知识,我们把目光拉回汉武帝的这次封禅大典。当时泰山郡下有一个梁父县,汉武帝首先来到此处祭地神,地神是古人所信奉的最重要的八种神灵之一,古文中称“地主”。紧接着,汉武帝开始在泰山脚下进行封礼,他命人建造一个高九尺,宽一丈二尺的土堆,埋进
元封元年,汉武帝决定上泰山封天祭地,举行封禅大典。中国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一般都会在泰山举行,因为他们认为泰山是距离天最近的地方,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中国所有的名山中,泰山是最高的吗?
且不说现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以秦汉的疆土为标准,泰山也不是最高的,今天能够测量出来的泰山海拔最高峰应该是1524米,而华山最高峰的海拔是2154米,衡山的海拔是2016米,所以论海拔,怎么说也不是泰山最高。但是,最先总结出封禅大典这套学问的是齐国人。他们总结出这套学问的时候,很可能没有见过华山、衡山,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泰山是最高的。
那么,有没有不到泰山,而选择其他地方封禅的天子呢?有,而且只有一位。中国古代有许多皇帝,仅《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就有二百五十位,但历史上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只有七位,最后一位是宋真宗。宋代以前,绝大多数的统一王朝,要么是以今天关中地区为自己的统治中心,要么是以洛阳为统治中心,距离泰山都很远,一旦举行泰山封禅就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以帝王如果怜悯苍生,是不会随意封禅的,比如汉文帝、唐太宗。历史上进行过封禅的七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和宋真宗,而唯一没有在泰山封禅的是武则天。
武则天画像
说完了这些关于封禅的知识,我们把目光拉回汉武帝的这次封禅大典。当时泰山郡下有一个梁父县,汉武帝首先来到此处祭地神,地神是古人所信奉的最重要的八种神灵之一,古文中称“地主”。
紧接着,汉武帝开始在泰山脚下进行封礼,他命人建造一个高九尺,宽一丈二尺的土堆,埋进很多玉碟和秘书(秘密告天的文书),这些礼节做完后,汉武帝才登上泰山。封禅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汉武帝上山的,除了一些负责礼仪的人外,汉武帝只带了一个人——霍子侯。霍子侯是霍去病的儿子,可想而知,汉武帝还是很重感情的,因为此时霍去病已经去世多年,但他仍然非常感念霍去病,因此才带着霍子侯一起上泰山。
汉武帝雕像
至于汉武帝在泰山上做了怎样一番仪式就无人可知了,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下来,第二天早上,汉武帝等人从泰山北面的小路下山。以上的这些活动叫做“封礼”,而整个封禅活动还有另外一半内容——禅礼。下山以后,汉武帝一行人到了泰山东北角的肃然山,在那“祭后土礼”。
整个封禅活动结束后,汉武帝没有及时回到首都,而是跟着一大批方士去海边寻仙,史书上说他“欣然庶几遇之 复东至海上望焉。”汉武帝心情很好,想去碰碰运气,可等他到了海边,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于是就着急了,“上欲自浮海求蓬莱”,想自己乘船下海找神仙,大臣们都苦苦相劝,想把汉武帝拦下来,可没人能劝得住。
最后东方朔对汉武帝说,“夫仙者 得之自然 不必躁求。若其有道 不忧不得。”只要诚心,仙人自然而然会自己来,不必急躁着去求。相反,如果不得其法,即便见到仙人,仙人也未必会理睬。
我们还可以在东方朔的话里读出更深一层的意思,“若其有道 不忧不得。” 所谓的道,未必就是求仙之道,而是作为皇帝的治国之道。如果皇帝把这个国家管得一塌糊涂,民生穷困,仙人当然不会来见你。所以接下来他对汉武帝说“臣愿陛下第还宫静处以须之”,还是回去吧,把国家治理好了,仙人自然会来。
汉武帝听了觉得有一定道理,再加上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汉武帝很扫兴、很伤心的事情——陪着他一起上泰山的霍子侯暴病,下山后一天就死了。所以汉武帝这才决定回去。
甘泉宫遗址
汉武帝回去以后并没有着急回到长安,而是去了长安北面的甘泉宫,这座甘泉宫是汉武帝为了求仙而特别建造的,也就是说汉武帝即便人回去了,但心还在求仙上面。后来史家总结,汉武帝这次行程一共“行万八千里”,难以想象,这一路来会花费多少财产。
这里面就延伸出两个问题。
第一,早在元狩年间,汉武帝时代就出现了财政困难,而这一次泰山封禅,究竟又给汉朝政府带来了多少财政麻烦。
第二,中国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有一个前提,只有当皇帝认为天下太平,自己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的时候,才会去封禅。因为皇帝叫天子,是天授权于天子使命在人间进行管理,只有把人间管理好了,天子才会向天汇报,进行封禅大典。如果把国家管得一塌糊涂,这样的皇帝是没有资格封禅的。
那么,汉武帝这一次封禅大典真的是以国泰民安为前提的吗?
在回长安的路上,汉武帝发现,大汉帝国在他的治理下,远没有达到国泰民安的程度,在他路过瓠子口(今河南濮阳)的时候,看到了已经决堤二十多年的黄河,也看到了黄河泛滥区上愁苦流离的百姓们。汉武帝自己都说,要不是在封禅之后走这一条路回长安,自己根本都不知道这里还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水灾。
黄河泛滥,从元光三年(前132年)开始,受这一片黄河的影响,东南整个十六郡的地区,老百姓房屋被冲毁,土地无法耕种。
黄河决堤后,汉武帝先是调动了十万民夫改善黄河决堤的状况,但是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当时汉武帝的舅舅田蚡的封地在黄河以北,而黄河决堤泛滥的地区在黄河以南,田蚡担心堵塞住黄河南面的决堤口,河水有可能向北泛滥,就会淹没自己的土地,于是就对汉武帝说,黄河泛滥是天灾,不应该去堵塞,紧接着,他又买通了很多所谓的望气者(观看天文星象的人),让他们也对汉武帝说黄河决堤是天意。结果汉武帝就上了这个当,任由黄河泛滥,一共二十三年。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黄河二十多年都没有治理,这未必是汉武帝的责任,因为他一开始是想治理的,但田蚡把他给挡住了。但是,在这二十三年当中,汉武帝不可能没有再次接到黄河泛滥的报告,而他并没有对此做出反应。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元光三年,是马邑之围的次年,之后不久汉匈战争就拉开序幕了,双方都投入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便汉武帝想要再修理黄河,也没有物资可供他使用。所以,我们在看待汉武帝时代的时候,应该记得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不要仅仅关注战场上的胜利,“二十三年没有治理黄河”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汉武帝在回程路上看到黄河泛滥区的情况后,就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了,于是亲自到河水决堤的地方举行祭神仪式,“沉白马玉壁于河”。紧接着,汉武帝“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命令将军以下的官员亲自去背木条、土块等堵塞决堤口的填充物,这个场面最早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当中,之所以司马迁对这个场景非常熟悉,是因为当时司马迁也跟随汉武帝一起到泰山封禅,路过瓠子口的时候也亲自填塞过黄河。
这一次大规模整治一共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第二年黄河决堤的问题就被改善了许多,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只不过在汉武帝掌权的前期,国家的人力物力都调用到与匈奴的战争上,等到汉匈战争结束之后,汉武帝又去泰山封禅,寻求神仙,一直搁置了黄河的治理。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汉武帝时代,虽然在对外战争过程当中取得了节节胜利,虽然举行了泰山封禅,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汉武帝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它也远远没有达到国泰民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