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女子(一柔弱美女步入)
柔美女子(一柔弱美女步入)母亲倾其所有的财力和精力,给了女儿较好的教育,所以家里的俩姑娘,从小就精通外语。母亲从一个公堂去往下一个公堂,陈修良也跟着到处打官司,在无尽的委屈当中长大成人。这种童年经历,塑造了她坚强的品格,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内心向往公平公正的理想世界。父亲很年轻很有才华,却在23岁那年溘然离世……留下了俩女儿,以及万贯家财。母亲名叫陈馥,大女儿名叫陈维真,小女儿名叫陈修良,家里的存款足够她们生活一辈子。然而,各种亲戚涌上门,吵吵嚷嚷的开始分家产,而且态度越来越蛮横,最终强行将母女三人赶出了家门。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站在南京“总统府”的门前,她内心非常的激动。
下面的这张油画作品当中,“总统府”楼顶上站着一位漂亮女子,原型历史人物正是南京地下党的总指挥——陈修良!
陈修良是中国共产党的顶尖女特工,她身上的关键词有很多,富家千金、童年艰辛、美女校花、中共特工、南京市第一位女书记、也是新中国在大城市的第一位女书记。
咱们今天的文章,要从1907年8月说起,陈修良出生在浙江宁波的呼童巷105号,自幼家庭富裕,父母是当地著名的商人和知识分子。
父亲很年轻很有才华,却在23岁那年溘然离世……留下了俩女儿,以及万贯家财。
母亲名叫陈馥,大女儿名叫陈维真,小女儿名叫陈修良,家里的存款足够她们生活一辈子。
然而,各种亲戚涌上门,吵吵嚷嚷的开始分家产,而且态度越来越蛮横,最终强行将母女三人赶出了家门。
母亲从一个公堂去往下一个公堂,陈修良也跟着到处打官司,在无尽的委屈当中长大成人。这种童年经历,塑造了她坚强的品格,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内心向往公平公正的理想世界。
母亲倾其所有的财力和精力,给了女儿较好的教育,所以家里的俩姑娘,从小就精通外语。
1921年,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开学,这是每年一度的盛事,学校里的老师,迎接本届新生入校。
大家都在门口翘首以盼,想要看看“榜首第一名”的那位女生长什么样子,场面犹如是迎接状元。
陈修良才十四岁的年纪,背着行李步入了学校,她那绝美的面庞,和榜首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学校引起了轰动。
陈修良才貌双全,很快就成为学校里的红人,她在刻苦读书的同时,也开始接触新思想,在黑暗中找寻中华民族的出路。
当时有一位书法老师名叫沙孟海,他非常赏识陈修良,希望这姑娘未来能够成为书法家。
沙家兄弟分别是沙孟海、沙文威、沙文汉……陈修良在学校里,是通过老师沙孟海,认识了后面那俩人。
(沙文威)
沙文威是学生运动的领袖,而沙文汉是陈修良未来的丈夫,他们一起参加五卅运动,走上街头反抗独裁政府的黑暗统治。
陈修良的字儿写得很好,刚开始的时候负责会议记录,但她很快就展露出万里挑一的才华,在媒体报刊上发表文章。
学校里有两位美女校花,分别是学姐陈修良,和学妹朱枫。
陈修良身为学生自治会的首任会长,她被学校开除之后,住进了学妹朱枫的家里,也带着朱枫走上了革命之路。
后来,朱枫同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奇女特工,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2011年,朱枫的骨灰乘坐专机,从台湾回到大陆)
大革命时期,任弼时发现了陈修良的才华,所以推荐这姑娘担任向警予的秘书,而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也就是说,早在大革命时期,陈修良就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女党员,在领导人的身边工作。
党中央经过考察,认为陈修良工作能力突出、革命思想坚定、所以在1927年的时候通知陈修良,去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进修。
1930年7月,陈修良回到国内,在上海长期进行地下活动,两年后跟沙文汉结婚,这对年轻的夫妻,步入了大时代的滚滚浪涛。
抗战爆发之后,夫妻俩在江苏组织抗日武装,顶着日寇的飞机和大炮,穿行在烈火硝烟当中。
陈修良的女儿沙尚之出生之后,母女俩聚少离多,因为南方日寇猖獗,所以只能将女儿沙尚之,交给地下党的柯秀珍照顾。
日本投降之后,陈修良接到了党中央的指令:秘密潜入南京,领导革命工作……于是陈修良开始收拾行李,做好了深入虎穴狼窝的准备。
在蒋介石的势力范围当中,南京无疑是心脏城市,拥有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组织的顶尖战力。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党组织,曾经遭遇过八次的重大破坏。
临行前,陈修良对丈夫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
(陈修良和沙文汉)
丈夫沙文汉,为妻子写诗壮行:“男儿一世当横行,巾帼岂无翻海鲸?欲得虎儿须入穴,如今虎穴是金陵!”
陈修良告别了丈夫,乔装改扮隐姓埋名,出发奔向南京。刚刚启程没多久,就得知已经有多位地下党的领导人遇害。
在可怕的白色恐怖笼罩下,南京地下党的一举一动都要加倍小心,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1946年3月,陈修良开始担任中国共产党的南京市委书记,领导南京的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
有谁能够想到,在民国的首都南京,在国民党的心脏城市,中共地下党的情报总指挥,会是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
特工一般都有双重身份,陈修良在南京活动的时候,对外的身份是贵妇张太太;而她的实际身份,则是秘密战线的陈修良。
陈修良在南京秘密活动的时候,发现“张太太”的身份已经不安全,所以联系南京的中共柯秀珍,伪装成对方的亲戚。
在一天夜里,柯秀珍说“姑妈”要来家里做客,和这位亲戚已经多年不见了,所以要设下丰盛的晚宴招待。
就在柯秀珍一家人忙碌的时候,“姑妈”一步步走进了客厅,这位亲戚正是陈修良。
女儿沙尚之已经八岁,她五年来一直住在柯秀珍家里,小女孩望着陌生的陈修良,脸上露出一抹疑惑。
沙尚之声音又软又糯的问陈修良,是不是新来的保姆?
刹那间,陈修良的眼角滚出两行热泪,已经五年没有见到女儿,而今再相遇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认得母亲。
陈修良哭着说:“我是你妈妈……”
沙尚之愣了两三秒钟之后,突然高兴地跳了起来,说我有妈妈了,我有妈妈了。
只不过这件事,只能让少数人知道,在外人看来陈修良是来做客的“姑妈”经常穿着旗袍,去柯秀珍的家里打麻将。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解放军距离南京有千里之遥,谁也不知道解放军还要多久,才能够打到国民党的心脏城市。
所以党中央给陈修良下的指令是:“长期埋伏、以待时机……”
(以陈修良为原型,改编的京剧剧照)
陈修良在敌情极其严峻的南京,为情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方针,就拿交朋友来说,既要广交朋友,还要谨慎交朋友,日常工作要把保密和安全当做重点。
我党特工在南京,获得了蒋家王朝的第一手绝密情报之后,往往会送到陈修良的手中,再由她转交给延安。
前后加起来,陈修良在南京发展了两千多位地下特工,犹如是一根根的神经线,深入到国民党的各个中央机构,组成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络。
而陈修良刚到南京的时候,曾组织过两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其大致经过如下:
1946年出现了一件大事,因为美国军队在中国作恶太多,所以引发了北平学生的大规模游行抗议。
南京这边的学生,也紧接着响应北平,也开始组织抗议活动,谴责美军的暴行。
陈修良在领导这场学生运动的时候,她自然知道南京的特务穷凶极恶,肯定会对学生下毒手。
所以陈修良为学生运动定下了基本方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要注重抗议的形式和力度,也要分清楚抗议的重点,谴责美军、谴责美国……
在陈修良的指挥下,这次学生运动大获成功,犹如是第一场暴雨,开始冲刷这座城市的污垢,大大刺激了南京的革命运动。
(第9位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
如果把南京比作成一块铁板,那陈修良所领导的学生运动,便是第一缕炽烈的火焰,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埋下了伏笔。
随着蒋介石破坏和平挑起内战,资本家开始大发战争财,南京的物价随即失控。
甭说中共的媒体和报刊,就连国民党的各刊物,都谴责物价飞涨,导致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钞票倒是有很多,然而在通货膨胀的影响况下,国民党的“纸币”这两个字应该砍掉一半,真就成了纸。
学校里连吃的东西都没有,更别提课本和实验室,所以影响巨大的“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开始在暗中酝酿。
中国共产党准备在整个南方,组织一场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卖国、反资本主义……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次学生运动大概率会选在上海举行,然后带动整个南方。
但中共中央考虑到,陈修良曾经在南京成功的领导过学生运动,所以将这次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首先选择在南京举行,然后再辐射整个南方。
陈修良接到了党中央的命令,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她为这次的游行设定了一系列的方案。
口号是反饥饿与反内战,在这个前提下,团结多数爱国人士尤其是学校顶层的知识分子。
陈修良嘱咐说,在各方面都不要有太浓的政治色彩,尽量不要暴露地下党的存在。
陈修良考虑到,游行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弱小,而特务肯定会采用暴力手段应对……在这种情况下,她把游行的最初地点,选择在了学校附近,等队伍壮大之后,再带起全城的饥民一起参与。
1947年,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开始在大学附近集合,打出了反饥饿和反内战的旗帜,要求政府给予学校更多的经费。
游行开始之后,南方的多个大城市迅速响应,至少十六所大学的学生,派人支援南京。
南京当局又慌又怕,为了阻止附近城市的学生进入南京,所以火车停运、拆毁铁路。
但是有机械专业的学生和教授,他们自己组装火车,自己修建铁路,响应抗议游行。
正如同党中央所计划的那样,陈修良首先在南京吹响学生运动的冲锋号之后,很快就带动了整个南方,乃至于全国。
关于这场学生运动,新华社给出了“媲美五四运动”的高度评价,而在这场学生运动当中,陈修良功不可没。
(沙氏兄弟和陈修良的合影)
到了解放战争中期,解放军急需获得蒋家王朝的大量军事情报,这时候也就更加凸显出陈修良的重要性。
陈修良一手主导了南京的间谍活动,他在南京国民党的各个中央部门,安插了四十多位顶尖卧底,直接就摁住了这个反动政权的脉搏。
在外人看来,陈修良长得娇俏动人,穿着大方的旗袍,外面套着大褂,行走在南京街头;却很少有谁知道,在地下暗战的风暴当中,这位弱女子乃是幕后总指挥。
南京市委有一位中共卧底名叫方休,他一直跟陈修良单线联系,就在情报工作顺利进展的时候,方休突然收到一封电报……
电报上的大致内容是:方休的小舅子,乃是国民党的军统大特务,一直在重庆活动。此人因为公事要去往南京,准备住在姐夫方休的家里。
方休接到电报,自己拿不定主意,于是在深夜去找陈修良汇报,问问该如何处理。
正常来说,方休应该小心防备,暂时跟地下党切断联系,避免身份暴露。
但陈修良的处理方式,则是反其道而行,抓住这次机会,从那小舅子的身上,获取军统的情报!
方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去之后跟小舅子喝了几天的酒……他把小舅子灌醉之后,赶紧带着小舅子的手提箱去找陈修良。
陈修良打开一看,天呐!居然是国军的绝密电报密码!
打个比方来说,等于是把放大镜,贴在了国军身上,这可逮住了一条大鱼……陈修良赶紧拿出本子抄写一遍,然后让方休带着手提箱回去。
(以陈修良为原型,改编的京剧剧照)
陈修良在南京的时候,查看国民党最新上任的情报专家名单,她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汪维恒!
陈修良心头暗想,自己在十几年前的中共诸暨县委名册上,看到过汪维恒的名字,难道是同一个人?
汪维恒刚刚升官,担任国民党的军政部、联勤总部、技术委员会副署长。
正如同陈修良猜测的那样,汪维恒的的确确是共产党卧底,只可惜因为情报网络被破坏,所以汪维恒已经跟地下党失联了十二年。
汪维恒一直在想着,该怎样才能回到中共地下党的怀抱呢?想归想,却没有门路,所以内心越来越着急。就在他刚刚升官没几天的时候,收到了陈修良的试探。
汪维恒心头狂喜,卧底整整十二年,总算是重新接通了地下党,他立刻将国民党的重要军事情报,传递给陈修良。
如果说,国军绝密军事密码,犹如是放大镜的话;那汪维恒就好似听诊器,摁在了国军的心脏上,探听最细微的跳动。
这样一来,南京调动国军的时候,也就没有多少秘密可言,都在掌控之中。
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解放军在战场上高歌猛进,解放南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在1948年9月,陈修良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去策反国民党的高官。
陈修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策反了一批国军轰炸机的飞行员,于是轰炸机飞到了“总统府”的上空投弹。
只可惜那天乌云太多,再加上轰炸机被动过手脚,以至于航空炸弹没有带走蒋介石,成了一大遗憾。
(轰炸“总统府”的飞行员合影)
虽然说没能炸死蒋介石,但此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国民党飞行员,开始驾驶战机起义,投入到解放军的怀抱当中。
陈修良在忙碌的工作当中,接到了一条秘密情报,内容是:国民党97师的师长王晏清,性格耿直,作风清廉,可以争取……
单单是“97师”这三个字,就已经吸引了陈修良,因为这支部队是南京的首都警卫师,如果放在古代,等于是御林军。
陈修良安排地下党,去做王晏清的思想工作,果不其然王师长早就想起义。
陈修良亲自去见王晏清,为97师设定了一系列的起义路线,经过紧张稠密的准备,该师成功投入到解放军的怀抱当。
而国民党的海军,其实早就按捺不住了,尤其是年轻的军官们,恨透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
1949年2月,陈修良制定计划,策反海军舰艇起义,而且大获成功。在25日凌晨的时候,一艘名叫“重庆号”的军舰,离开蒋匪军,投入到解放军的怀抱当中。
对于陈修良来说,领导学生运动、策反国军将领、获取军事情报,这些足以让她名垂千古。
再有就是保护南方的工业基础,这同样是陈修良的重要工作,而且提前好几年就已经开始准备。
完全可以想到的是,当国民党败走的时候,大概率会破坏南京的各种工业设施,陈修良自然能预测到这一点。
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陈修良一次次的开会研究讨论,最终将目光望向了南京的警察。
陈修良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些基层的警察,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在南京护佑一方安宁。
早在抗战胜利那年,这些警察就已经对国民党当局极其不满,痛恨“老头子”蒋介石的统治。
而今解放军的捷报传遍全国,南京人心惶惶,国军大部队可以起义,警察队伍又该何去何从呢?
陈修良亲自出马,策反了大批大批的警员,不仅保护了南京,而且还得到了五艘水上舰艇。
南京的地下党兵分多路,从发电厂到自来水厂,再到各种交通系统,哪怕是小小的电灯制造厂,也有我党特工的身影。
(陈修良和丈夫沙文汉)
陈修良的目标是:未来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时候,要有一个秩序井然的南京,而不是乱糟糟的南京。
渡江战役发起之后,解放军以雷霆之势,横扫国民党残军。
1949年,开国上将陈士榘,率领人民的军队进入南京,最先占领了国民党的总统府。
就在当天,陈修良坐车来到了“总统府”的门前,望着国民党的大旗落下、望着红旗升起、内心非常的激动。
陈士榘第一次见到陈修良,他感叹说:“真没想到,帮助我大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地下党负责人,原来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小女子!”
陈士榘评价陈修良:为南京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后记:巾帼岂无翻海鲸?陈修良深入虎穴狼窝,看似是柔弱女子,却一把抓住了国民党的大脑神经,为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