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年制的犀角杯(奢嗜的藏品消费)
宣德年制的犀角杯(奢嗜的藏品消费)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蒼松圖」盃:15 公分 松之風骨,剛直不阿,自古備受文人追捧。時之藝匠,互通彼技。本品刀工,非拘犀雕一門而已。近觀其松,幹如密卵,針如團扇,類若玉作。 清十八世紀 犀角雕「路路連科」圖盃:16.5 公分 雕荷蓮白鷺景。花蓮葉卷,白鷺各相,自然生動,刀法嫻熟,寓意吉祥。鷺生白羽,古意壽長,巧配蓮、蘆,齊寓「路路連科」。十七世紀 犀角雕「月下玉兔」圖盃:寬15.5 公分,本品構思,頗有意境。夜來靈兔臥草間,舉目凝月,如痴醉;所望處,一縷輕雲,悄然飄渺,半遮月。犀盃雕工細膩,層次對比鮮明。盃身平滑光潤,浮雕臥兔、蒼松,神態質感極佳,刻顯月夜幽寧,實乃佳作。犀盃以兔為題者,存世甚罕,未見極近之品。 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荔枝圖」盃: 15.2 公分 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松溪圖」盃:19 公分 本品一類,通雕山水,避隱人物,多為文人所取。文人之志,不拘
年末,恰逢十余件清犀牛角杯浮露于拍场,很为珍贵。探究犀角杯收藏史,许多明清皇室拥有的价值昂贵的角杯都早已流出到日本、欧洲等地,收藏者因此也被尊称为了名人大家。同时犀角杯也成了国际顶级拍行的座上宾,一件好的犀角拍品是断断不会遭到上拍拒绝的。若干年来,国内买家的货币支付能力已成井喷之势,将不少上佳名品回流国内,但一旦进入藏家府邸,这些鲜为人知价值连城流传有序的孤品就泥牛入海深藏不露,待时成为传宗接代之宝也未尝不可,落得我们众多的布衣百姓仅能玩玩图片,过眼既有聊以安慰了。其实,回流的概念,狭义上讲,无非是从上家到下家而已,同国家和百姓无太大关联。
又见秋拍落锤迟,花落邻里俩不知;
四海纷纷赶场客,荣华付尽有暮时。
犀角,名列世界上最有名气的牙角料之首,远比象牙更为珍奇。中国古代文明中将它与夜光璧和明月珠相齐名等尊,秦汉时期就有记载,《汉书》:南越王赵佗献文帝犀角十。《战国策》称楚王“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可见犀角在两千多年前既是王侯间的礼品和贡品。
十七世紀 犀角雕「月下玉兔」圖盃:寬15.5 公分,本品構思,頗有意境。夜來靈兔臥草間,舉目凝月,如痴醉;所望處,一縷輕雲,悄然飄渺,半遮月。犀盃雕工細膩,層次對比鮮明。盃身平滑光潤,浮雕臥兔、蒼松,神態質感極佳,刻顯月夜幽寧,實乃佳作。犀盃以兔為題者,存世甚罕,未見極近之品。
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荔枝圖」盃: 15.2 公分
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松溪圖」盃:19 公分 本品一類,通雕山水,避隱人物,多為文人所取。文人之志,不拘於仕,但求暫忘官場沉浮,遁入空林仙遊而已。犀盃雕工,上到山石,下至濤浪,無不精鑽細緻,紋風彷若時之青花瓷器
清十八世紀 犀角雕「路路連科」圖盃:16.5 公分 雕荷蓮白鷺景。花蓮葉卷,白鷺各相,自然生動,刀法嫻熟,寓意吉祥。鷺生白羽,古意壽長,巧配蓮、蘆,齊寓「路路連科」。
清十七 / 十八世紀 犀角雕「蒼松圖」盃:15 公分 松之風骨,剛直不阿,自古備受文人追捧。時之藝匠,互通彼技。本品刀工,非拘犀雕一門而已。近觀其松,幹如密卵,針如團扇,類若玉作。
清十八世紀 犀角雕「松樁」盃:11.4 公分 简明的线条与图案,更显示出犀角杯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