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两年钓鱼的人特别多(钓鱼多年到底钓了啥)
为什么这两年钓鱼的人特别多(钓鱼多年到底钓了啥)最后说说钓鱼的条件。所谓条件,就是大师们口中所说的气压啦,气温啦,风向啊等等等等。这些东西用没用呢?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真的不那么绝对。我相信很多钓友也遇到过在这些条件不好的时候收获不错的情况。大师们录节目如果鱼获好呢,就是饵料搭配得当,钓技比较厉害。不佳呢,基本就是对着镜头一声叹息然后来一句今天天气不太好,气压太低,很闷,鱼不开口。又或者说今天这个鱼可能去深水区觅食了,不在岸边,生生把自己变成鱼的亲戚,行踪都一清二楚。其实你今天钓的少,可能只是几条鱼闲着出来溜达被你遇到,你二天爆护,可能是全家出来参加婚宴路过你的窝子。所以钓到或者钓不到都不一定有个确切的理由,或者一定符合了某种条件。说来说去非要说点什么最后只能是自己打脸,然后这段掐了不播。但是这些东西都潜移默化的对钓友产生了影响,让他们也变得神神叨叨,一旦钓不好就好像一定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哪天恰逢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结果来了个空军,
写之前一直想标题,是不是应该叫,“学会一招鱼获翻倍” 或者“新手爆护配 方”之类的更好些,无奈自己确实是既没高招,也没配方,只能想到哪写到哪。
本人正式台钓的钓龄差不多八年,只钓野钓,不玩黑坑。刚开钓鱼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调漂啊、找底啊、用饵啊这些都很茫然,当然现在也难言精通,不过鱼获倒是经常能让自己感到满意。个人觉得要想钓到鱼,看、想和做还是要统一起来。观察别人钓到鱼,心里要琢磨他为何钓的到,因为水层,还是什么饵料,是钓位选择还是线组搭配,然后自己实践加以印证,最后得出对的经验。
很多钓友喜欢比较快速的达成目标,比如千方百计求一个饵料配方,能让自己在任何水域任何时候无往不利, 回回爆护。再比如,买一款浮漂,能在别人都没口的时候,能出最漂亮的顿口,诸如此类等等。我之前也希望这样,简单而快速。但是后来在不断实践中发现,这些不过是大师们的营销手段而以,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当然这些大师还算好的,最起码痛痛快快,通俗易懂。还有大师,把钓鱼弄成了玄学,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人云里雾里,就差去给鱼当心理医生了。笔者才疏学浅,不成体系,就简单把自己在钓鱼中的一些自认为有用的习惯说一下,基本都是钓鱼过程中摸索的,当然很多习惯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总结能力欠缺,大家姑且听之。
先说选钓位,我本人偏爱钓深水,一般很少钓底于两米的地方,深水中鱼手感比较好,鱼的力气比较大,所以浅水我基本都略过。还有一点就是,深水可以用相对短的杆子钓,水够深,能够存鱼,不必用很长的竿去够着钓,基本上离岸不远的水深就够让鱼安全的栖息,这样一来用短竿操作轻便,浮漂距离也比较近,看的清楚,不累。所以我一般到了水库,我会选陡峭的悬崖边,或者地形相对落差比较大的地方来下竿,基本效果都不错。很多人会说春天要钓滩,鱼都在浅水区域,但是本人钓鱼这么多年,由于不喜欢扎堆,即使在春季我也是远离钓友众多热闹非凡的浅水区,独自一人来到深水做钓,但是基本上鱼获不会差浅水区多少。具体因为什么我说不清楚,也许是更安静,也许是我一个人所占的水域更大,分到的鱼更多吧。当然不是说钓浅水不对,只是说春天钓位不够的时候,深水一样可以钓,大家不必拘泥于陈规。还有就是如果一起去的人多,必须坐在一起,那就一定坐在最边上,个人觉得不夹在中间是基本原则,即使钓位差一点也没关系。所以本人选钓位,只看有山体,有落差,或者水下有结构的深水区,当然能找到铧尖处的深水区,或者水库两岸相隔最窄的深水区那就更好了。
再说饵料。 饵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神饵神配方是大家最想得到的东西,跟古代皇帝想要不老仙丹一个样,大家都趋之若鹜。既然如此,大师们就顺应民意,在上边大作文章,各种概念层出不穷。渔具店也愿意把几种饵搭配一下,然后以几倍的价格卖给大家,还声称独家秘方。这些人即使不卖鱼饵,去卖什么皮肤病特效药,或者过敏性鼻炎的祖传秘方也是信手拈来,反正也都是大差不差的买卖。其实市场上虽然饵料众多,玲琅满目,但是用饵料还是有几个大方向的。因为南方没钓过,不敢瞎说,所以就以本人所在的北方地区为例,当然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北方也是大了去了,一方水土一方鱼,我要说的不对,大家就当我瞎掰就行。用饵料肯定要看温度,天冷腥多,天热本味多这个是必须的。以我所钓的东北为例,早春、或者深秋初冬直接脓腥完事儿,天气稍微热热就随着温度升高结合自己的心情从三七比例到全本味儿之间逐步增加就可以了。再一个是看鱼种,其实除了钓青草用螺丝和玉米之外,其他鱼种基本没差,也是按照上边比例来就行了,当然万能饵玉米蚯蚓就不必多说了。再一个说状态,这个就属于挣钱点了,因为这玩意被说的挺玄的。我以前也是怎么玄怎么整,各种轻麸雪花粉,生怕鱼吃的不痛快,不利索。后来发现野钓时候是真的不必,野生鱼对饵料的适应性远超咱们的想象,什么玉米、颗粒、小麦都不是问题,当然我不否认饵料状态好,雾化好确实入口性更强,但是在自然水域、在小鱼的包围中,这种状态根本就是人痛苦的根源,看着浮漂翩翩起舞而屡屡空竿,最后筋疲力尽。在天气特别冷,或者小鱼确实少的水域,适当加状态饵调整饵料是可以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等口放口的时候,饵料稍微硬一点粘一点对于鱼获没什么影响,鱼不矫情,人就更不必了。可是说了这么多到底用什么呢?这么说吧,你确定腥饵和偏本味儿的饵料比例的情况下,具体要买哪款腥饵和哪款素饵真是毫无纠结必要。用蓝鲫有口,用化6就一样有口。用疯钓鲫鱼吃,用九一八也无差别。反正我的原则就是在大品牌里选,怎么便宜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谁家老板娘漂亮就怎么来。
再说说浮漂。 这玩意也是渔具行业的绝对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比较玄乎的存在。我自己也不太懂,或者压根也没想去研究。我基本就根据鱼体大小和水深来。比如最爱钓的鲫鱼为例,从瓜子鲫到斤鲫鱼基本从1.3克到2.5克之间就可以了,每个漂之间差个零点几克影响不是太大。水太深的话比如三米五以上,就不要低于两克了,稳定性不好,线组也拉不直,信号不利索。我经常在五米深的水用两克漂钓一两左右小小鲫鱼,出口也是刚刚的,还是那句话野生鱼一点也不矫情。还有就是天太冷的时候可以适当小一点,小多少看心情。说说漂型,野钓除了个别情况钓行程之外,基本都选择快速到底漂型,可以穿过小鱼层。那到底什么漂型适合呢,我想说看厂家的介绍买就可以了,基本上都写非常清楚,我脑子不太灵,背不下来。当然,如果为了在新手面前装逼做点功课吹吹牛逼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的,单纯为了钓鱼则无太大必要,因为不同漂型的出口差别在野钓中真是不大。
说说鱼竿吧。个人觉得这东西真是量力而行。从效果来讲,有时候两根价钱差距很大的鱼竿,从性能上可能差别并不太大。500快的钓十斤鱼和2000块的钓十斤鱼都是绰绰有余。这东西更多是在于个人喜好和感受来划分。比如肉眼可见的做工精致,漆水漂亮。如果你享受这些特征给你带来的体验,那么你就可以为此而花钱,无可厚非。再或者你为了牌子响亮好装逼而多花钱,自然也是没毛病,因为装逼本就是钓鱼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是看不见的指标,比如手感这类经济增长点的类的名词,那么就很难判断了。举个现实例子,我的钓鱼好基友,一般钓鲫鱼用的是光威的四米五鱼竿,他觉得手感不错。奈何总有人跟他吹手里有把三千多的禧玛诺并继是鲫鱼利器,基友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借来一探究竟,结果呢?他跟我说毫无差别。那么这两个竿果真在手感上没差别么,个人觉得从客观上讲是有的。但是他感受不到,所以恭喜他,省钱了。他根本不必为了别人口中的好去花三千多。但是如果真的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同,感受到了并继竿的清晰度和震颤感所带来的愉悦,那么你就可以买下他,这完完全全遵循你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所以习惯软就买软,喜欢回鱼快就买硬,喜欢骚就买红,喜欢素就买黑,明白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无它。
下面从钓法上说说心德。个人觉得钓鱼在于频率和节奏,不能死守。很多人会说有小鱼不能快节奏,钓大鱼不能快节奏,我觉得不尽然。首先抛开二三十以上的大鱼,因为我所在的野钓环境根本就没有这种大鱼,让我为了娶范冰冰而努力看似志向远大实则浪费时间。就以十斤八斤以内的鱼为例,基本野钓就够用了。你打上窝,挂上玉米在那儿一坐自然可以钓,但是窝子是没有立体分工诱鱼的。所谓立体分工就是在窝以的不同水层要有不同状态的诱鱼饵料。卧底可以用酒米,玉米和大颗粒谷物饵料,这种主要以留鱼为主,诱鱼较慢。然后如果小鱼多开一款中等雾化的散饵,小鱼少就开雾化强烈的散饵。隔三差五带一竿让整个行程都有雾化带。然后钓饵的话,没小鱼自然拉饵搓饵都可以,如果小鱼多可以颗粒、小麦、玉米、但依然要保持带饵的频率,让小鱼尽情的闹,大鱼随后就到。这种方法这么多年本人用来可以说是收获良多,效果十分稳定。
最后说说钓鱼的条件。所谓条件,就是大师们口中所说的气压啦,气温啦,风向啊等等等等。这些东西用没用呢?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真的不那么绝对。我相信很多钓友也遇到过在这些条件不好的时候收获不错的情况。大师们录节目如果鱼获好呢,就是饵料搭配得当,钓技比较厉害。不佳呢,基本就是对着镜头一声叹息然后来一句今天天气不太好,气压太低,很闷,鱼不开口。又或者说今天这个鱼可能去深水区觅食了,不在岸边,生生把自己变成鱼的亲戚,行踪都一清二楚。其实你今天钓的少,可能只是几条鱼闲着出来溜达被你遇到,你二天爆护,可能是全家出来参加婚宴路过你的窝子。所以钓到或者钓不到都不一定有个确切的理由,或者一定符合了某种条件。说来说去非要说点什么最后只能是自己打脸,然后这段掐了不播。但是这些东西都潜移默化的对钓友产生了影响,让他们也变得神神叨叨,一旦钓不好就好像一定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哪天恰逢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结果来了个空军,晚上回来连觉都睡不着了,一直想为什么呢?怎么会空军呢?什么条件都满足,怎么会没鱼呢?其实也许鱼只是赶上疫情在家隔离呢!所以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普通钓友不为了卖产品没必要一定自圆其说,钓鱼这东西虽不一定修身养性,但最起码悠闲放松还是有的,实在无需这么纠结。所以到底该什么时候去钓鱼最合适最稳当呢?就是你想去的时候,其他不用管。
本人钓技一般,文笔晦涩,所到钓场有限,不一定具有普遍代表性,若有小小帮助实则侥幸。听君一席话就是一席话,粗略写写,细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