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说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明白了,这是一部聚焦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它说的就是时下最热的“学区房”。知名电影博主佳佳浪更是拿它和经典剧作《我不是药神》对比,称“它或许不会有'药神'那么幸运,但是,敢于提出问题,抛出导火索的作品,我想都值得观众尊重和聚焦。”先来看看观众是怎么说的。该片在好莱坞DWF电影节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不但进入上海电影电视家协会月度观摩片单,更是成功入选纽约亚洲电影节。它让吴京、黄渤、史航等多位名人成为了自来水,他们不约而同在微博上安利此片。

刚刚结束的第22届上影节获得了业内业外人士的广泛认可,大家都说这一届上影节满满的国际范。

没有参加上影节的大家不要遗憾,上影节中的作品陆陆续续都会和大家见面的。

本周就有一部作品上线,它是本届上影节最快公映的影片。

片方敢打头阵自然有着他的底气和信心。

先来看看观众是怎么说的。

该片在好莱坞DWF电影节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不但进入上海电影电视家协会月度观摩片单,更是成功入选纽约亚洲电影节。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1)

它让吴京、黄渤、史航等多位名人成为了自来水,他们不约而同在微博上安利此片。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2)

知名电影博主佳佳浪更是拿它和经典剧作《我不是药神》对比,称“它或许不会有'药神'那么幸运,但是,敢于提出问题,抛出导火索的作品,我想都值得观众尊重和聚焦。”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明白了,这是一部聚焦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它说的就是时下最热的“学区房”。

《学区房72小时》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3)

学区房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戳中了多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

电影讲述大学副教授傅重为了让女儿上重点小学,必须在72小时凑够钱买学区房的故事。

一般拥有倒计时的故事都是什么营救行动,惊天大案,什么时候,买个房子都开始限时了?

01

“老破小”成香饽饽,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个买房的故事,居然让人看出了几分惊心动魄的味道。

买房过程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拿下一个“老破小”简直比一处军事要地还难。

这是为啥?

“老破小”是去重点学校的通行证。

因为那一份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学区房趋之若鹜,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傅教授正是这些父母的缩影。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4)

学区房,他是早早就打算了的,可是之前不是太贵买不起就是被别人抢了先。

明年,女儿就要上小学了,今年,是他买学区房最后的机会(凭学区房进重点小学需要提前一年迁入户口)。

所以对这个学区房,他是势在必得。

本来刚刚评上副教授,有车有房,又有可爱的女儿的傅教授是彻头彻尾的一个人生赢家。

但是,他的幸福,却被这个“老破小”压垮了。

一个30平的老旧房子,房主开口就要360万,必须全款现金,过时不候。

为了这张通行证,傅教授开始了他72小时的“拼命折腾”。

他痛哭流涕,他贱卖住房,他放弃原则,他开始变得和他一直看不上的人一样耍无赖。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5)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小小的30平米。

买房的故事牵动人心,是因为它关乎我们自身,现实中多少父母为了孩子买学区房倾其所有,恨不得卖血卖肾。

傅教授没有主角光环,也没有让人期待的漂亮操作,面对房主的毁约加价,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只能自己不断折腾,试图去满足房主的无理要求,就和每一个普通的为人父母者一样。

故事用快节奏和基本10分钟一个的波折体现了买学区房的艰辛,而这些波折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02

天价学区房,真的值得抢破头吗

傅教授为了能凑够买学区房的钱,不得不选择把自己一家住的房子卖掉。

“远大新”换成“老破小”是很多买学区房父母的常规操作。

不过这就让傅教授同时拥有了买房者和卖房者的双重身份。

在影视作品中,十分有趣。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6)

由于学区房市场的紧俏,所以学区房房主尽管签订了合同,收了傅教授的定金,却一再改变合约,傅教授十分愤慨,控诉对方不讲信用。

但是,为了能凑够提升的数字,傅教授同样选择了毁约。而买他房子的人说了和傅教授当初同样意思的话。

这一段在电影中处理得非常辛辣,这里不做过多的剧透。

只能说影片的细节非常到位,甚至连各人坐在车中的位置都是小伏笔,它的环环相扣和填坑水平让人赞叹,但更让人深思的是,为了买学区房,非常讲原则的傅教授放弃了他的原则,而这一切都发生得无比自然。

学区房让人上头、入魔,但它真的值得吗?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考生们都拿到了自己的成绩。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重点中学的学生入学率好像和他们所在学区房的价格不太相符,尤其是苏州和南通。据统计,苏州学区房价格那么高,高考400分以上的人数却是南通的零头。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7)

在网上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段子,但它却明明白白证明了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校。

当然,父母都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重点学校仍然是众人挤破头也想上的学校。

好消息是,现在学区房政策开始变化了,部分区域入校根据电脑随机安排,学校入学问题正在逐渐解决。

希望在现实中,傅教授们不要为了学区房放弃他们的原则。

03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真的能赢得整个人生吗?

傅教授的女儿十分乖巧可爱。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她的生活中,学习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

她的放学之后就是学英语、跆拳道、毛笔字、钢琴,唯一的一次放松是出去吃披萨。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8)

影片中有一个和做她对比的男孩淘淘。

淘淘单亲家庭,母亲无暇看管,所以本人淘气闹事。

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像淘淘一样惹事,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傅教授的女儿一样乖巧可爱。

所以,家长们都在意对孩子的教育。

但是,在形成一种风气之后,一切都变了。

孩子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攀比。

在现实中有多么夸张呢。一个4岁的孩子如果英语词汇量在1500左右,在美国是够的,但是在海淀(北京某区)却是完全不够的。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9)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似乎已经超过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如意的初衷。

当初很多专家表示过早过多地接触奥数,会损害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你家孩子不学,别家学,别家成绩就加分。所以很多人尽管同意专家的观点,但也下不了车。

一句“赢在起跑线”的话激励着多少父母们前仆后继地为孩子学到更多技知识倾其所有。

但有了学区房进了重点学校分数却不一定更高,过于压榨孩子精力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让孩子更优秀。

中国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肯定是好事情。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10)

但是,这份重视却产生了天价学区房等很多社会现象。

凡事都有度,教育,要在孩子承受范围内,更要在父母承受范围内。

前几日,一位父亲刷爆7张信用卡为给女儿上辅导班的新闻成为热点。有一个破产的父亲,孩子上再多辅导班又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艺术最重要的就是真实,真实凌驾于任何技巧之上。《学区房72小时》在保持观影的趣味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真实的生活。

买学区房的人后悔了(花400万买了学区房的父母)(11)

你会觉得这些人就活在自己身边。

真实,才有力量。

电影聚焦学区房问题,又延伸出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婚恋问题,学校考试贿赂老师问题,师生恋问题,小区停车难问题,离异家庭孩子教育问题,幼儿园老师职责问题……

每一个观影者都能在其中发现自己或周遭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共鸣。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社会上的一种人,他为他们发声。

尤其是大篇幅展现的学区房问题,让每个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观众感同身受。

凭这一份真心,这部电影就值得人们的掌声。

同时,这份真实更让我们深思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学区房真的就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吗?

孩子赢在起跑线就真的能赢得整个人生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