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寺脊外有脊(天然寺脊外有脊)
天然寺脊外有脊(天然寺脊外有脊)大虹螺山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寺庙叫做天然寺。
2020.6.27
“开心四季”每周一爬。
大虹螺山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寺庙叫做天然寺。
围绕着天然寺的前山、后山又有多条山脊盘桓山间。
尽管这里的山脊走势错综复杂,但经过两年来的游历攀爬,总感觉好像对它已经很熟悉了。
哪曾想,今天的爬山线路却令我感慨太多,真是山外有山,脊外有脊。
海哥凭着惊人的记忆,带着大家从天然寺水路进山,沿着河谷走了15分钟,再向左侧岔道离开河道开始爬坡。
这条山脊其实是夹在两条相对比较高的山脊之间的一条短脊,它的左面是鸟石山脊,右面是张家沟一脊。
不过别看现在让我说的很清楚,但如果再走一次,可能还是辨不清东南西北。
给我的感觉,处在大虹螺山南面的那些山脊,又大又长,而且方向感也比较强,比如南荒、北荒、刺梅花等。
一转到西面和北面,山脊就越来越混乱交错,弯弯曲曲没有正向。比如小黄山,在它外围的山脊竟然是环型半圆状。
走在这样的山沟里和山脊上而且不迷路,也许只有海哥、鬼手他们能做到吧。
这条短脊虽然不高,但却特点突出、别具一格。
在这段山脊上,一改以往在其它山脊上见过的要么山体高耸、陡峭难爬,要么岩石巨大、景观突出。而在这段山脊上,大多是小脊。
我所说的小脊,就是高度和跨度仅在10到20米左右的小山峰。
每间隔百米左右,就需要攀爬这样一个小脊,而且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攀上去,陡峭处甚至接近垂直,类似这样的山脊不下十多处。
幸亏岩体是由多块峭石组成,这样关键处能有手扣的地方,不然真怕爬到一半时进退两难可如何是好。
即使如此也还是有太多处需要我们的鬼手兄弟放绳在前,收绳在后,才能顺利通过。
顺着蜿蜒的山脊一直爬到那条鳄鱼石和剑石山脊的背后,才算到达最高点。
看到了鳄鱼石和剑石,大家才津津乐道地诉说着以往的记忆,才感觉看上去不那么迷惘了。
在虹螺山上,像这样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山脊不知道还有多少,也许山脊可能不长,但我们的虹螺山就是由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沟壑和山峦所组成。
沿着老爷庙右脊下山的时候,一股凉风阵阵袭来,让大家倍感清爽,爬山的汗蒸和湿透,一下子让风吹散。
其实走在后面的人们还没有看到,右侧的山脊挡着你的视线,降雨云就在山的那边。
一场意外的大雨正在孕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