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区别(世人皆知武松打虎)
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区别(世人皆知武松打虎)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多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而从李达在他娘面前揭穿李逵做官谎言的话中可以看出:李逵杀虎前不仅早已在梁山落草为寇,而且还连累了家人,这与古代讲究忠孝为先背地而驰,自然而然也就不被众人所看好。小人拖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的责罚,何不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加之武松并没有因为打死老虎而目中无人,不仅将功劳推去,更是将赏金分与众人,营造了一个武艺高超、忠肝义胆的武侠形象,为人们所喜好。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如今又听得他和梁山泊贼人通同,劫了法场,闹了江州,现在梁山泊做了强盗。前日江州行移公
打虎武松
景阳冈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少有的几个广为传颂的故事之一,被收录到小学五年级教材中去,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在《水浒传》中,除了武松打虎之外,还有李逵也打过虎,为何两者之间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的呢?
人设不同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后来打听得那厮却不曾死,救得活了。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够动身回去。
从他与松江的对话可以看出,此时武松虽无官身但也是个无劣迹的良民,当时他打死的老虎是困扰过往商客、百姓的一大难题,这无异于为民除害。
小人拖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的责罚,何不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加之武松并没有因为打死老虎而目中无人,不仅将功劳推去,更是将赏金分与众人,营造了一个武艺高超、忠肝义胆的武侠形象,为人们所喜好。
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如今又听得他和梁山泊贼人通同,劫了法场,闹了江州,现在梁山泊做了强盗。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来,着落原籍追捕正身,要捉我到官比捕;
而从李达在他娘面前揭穿李逵做官谎言的话中可以看出:李逵杀虎前不仅早已在梁山落草为寇,而且还连累了家人,这与古代讲究忠孝为先背地而驰,自然而然也就不被众人所看好。
情景不同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多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 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打虎在于一个“未知”,往往未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而且传闻老虎如此凶猛,难免让人未战先怯,加之睡前迷迷糊糊被老虎偷袭,能发辉一半的实力就不错了,所以武松打虎是在应激状态下产生,未能发挥百分之百实力。
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啃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
而李逵则是母亲被杀后怒而主动闯虎窝杀虎,在盛怒且有所准备的情况下,绝对能发挥百分之百的实力。
状态不同此时的武松是醉酒状态,加上手无寸铁,凭借一双拳头生生打死老虎;李逵则是手拿朴刀,加之母亲刚遇难,人在极致悲愤下的状态能超常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实力。
对象不同武松所杀的老虎很是厉害,夜夜出来伤人,十多猎户手持钢叉、踏弩、刀枪等去捕捉也拿它没有办法,还因此折了七八人。
1.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
2.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3.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地下。
正如原文所描述的那般:李逵虽杀了四只老虎,但有两只是小虎,一只是被他偷袭得手,一只是趁它卸力之际,一刀正中要害。
此外,从作者的思路也可窥见一二:作者对武松打虎的场景描述极为详细,场景栩栩如生,而对李逵杀母子四虎则叙述不多,给观众呈现的观感自然不同。
后续不同景阳冈打虎可以说是武松发迹的开始,后续又有了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脑飞云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武松嫉恶如仇、急侠好义、敢作敢当的优秀品格也为他赢得了一大批簇拥。
反之,李逵虽性情耿直、胆大忠诚,但也是个嗜杀之人,原著中经常能看到他“抡起板斧排头砍去”的场景,杀红了眼还不分老幼病残,特别是扈家庄屠庄一节,让人胆寒,这种只顾个人快活而毫无理智的个性,难免被世人所唾弃和批判。
最后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有时候善恶很难去辨别,是非功过自留后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