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的故事好可怕(埃博拉爆发南极)
埃博拉的故事好可怕(埃博拉爆发南极)救治之时,一口鲜血喷出,喷在了救治他的医生身上,可想而知,医生也无法幸免,故事就此展开。后来,老人被救治,他患的是“猴出血热”。家屋内静悄悄,突然出现的房屋主人面目痛苦,被仆人搀扶着打车,似乎命悬一线。画面转向飞机上,这个老人要搭乘飞机到医疗更先进的地方求救,而他明显已经感染了某种致命疾病,飞机上,他发作了。呕吐,空姐强忍着帮他处理呕吐物,却发现呕吐出来的是他的内脏,这一幕,让空姐大惊失色。
1过年的时候看过一部美剧,很多人也都看过,叫做《血疫》,看完心情沉重。
《血疫》这部美剧是由同名纪实体小说改编的,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肆虐,小说和美剧均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在电视的开头,场景设置就莫名让人心慌,乌鸦飞进一户人家,整个画面只有乌鸦煽动翅膀的声音,而乌鸦,代表的似乎一直都是“不详”。
图源于网络
家屋内静悄悄,突然出现的房屋主人面目痛苦,被仆人搀扶着打车,似乎命悬一线。
画面转向飞机上,这个老人要搭乘飞机到医疗更先进的地方求救,而他明显已经感染了某种致命疾病,飞机上,他发作了。
呕吐,空姐强忍着帮他处理呕吐物,却发现呕吐出来的是他的内脏,这一幕,让空姐大惊失色。
后来,老人被救治,他患的是“猴出血热”。
救治之时,一口鲜血喷出,喷在了救治他的医生身上,可想而知,医生也无法幸免,故事就此展开。
图源于网络
这部美剧,是以“埃博拉”病毒为背景进行拍摄的,埃博拉突降华盛顿某郊区的黑猩猩身上,引起了所有涉及事件的人的恐慌,电视剧中穿插介绍非洲某地曾经爆发的埃博拉的惨状,全村集体沦陷被灭,可怕又揪心。
最后,为了消灭这种恐怖的致命病毒,兽医与特警队合作,把所有可能感染了病毒的猩猩全部消灭,算是化险为夷了。
2
《血疫》中最让人胆颤的是埃博拉在非洲肆虐的那些片段,共同使用针管的所有村民最后都感染上了病毒,被军队拉上警戒,在警戒范围内他们只能等死,出来一个打死一个。
虽然残忍,但是对于病毒的恐惧,人们不得不那样做,可见这个病毒多么可怕。
如果《血疫》描述的情景真实发生,会是如何?不敢想象。
实际上,埃博拉正在爆发。
图源于网络
世卫组织发布通知,刚果第11次爆发埃博拉,当地时间6月3日,累积已发现8例病例,且死亡已达4例。
至今为止,人类定义的生物危害最高等级是4级,埃博拉就是最高等级,它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约为50%-90%的致死率,埃博拉被称为“人类的诅咒”。
染上埃博拉病毒,起初的症状只是发热、虚弱、肌肉疼痛,再然后症状加剧,尿血、便血、休克、器官衰竭、死亡......
这样的过程,快则两三天,慢则十天半个月,人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向死亡,束手无策。
图源于网络
埃博拉是怎么来的?目前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从蝙蝠、鸟类、松鼠、猪的身上,都提取出了埃博拉病毒。
曾经有一部科普动画中,对于埃博拉的来源归结于:吃野味。
而科学家们如今也普遍认为,蝙蝠就是埃博拉的自然宿主,而有些人喜食野味,当他们吃了沾染携带有病毒的食物、或者触碰到携带病毒的食物,便受到感染。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这种可怕的病毒与人类活动脱不开关系。
3
同样的,2020年初至今依然在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因为食用了野味引起的。
虽然还没看到一个权威的说法,是食用了蝙蝠还是穿山甲或者是其他动物导致,但食用野味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并且,由于人们长期冒着被处罚的风险食用野味,各种濒危动物例如穿山甲,近几年已在大幅锐减。
很久以前有一句广告词: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同样的,如果不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未来的几百年或者几千年,或许人类真的会自食恶果。
这不是危言耸听,如今一个又一个大自然的异常现象无一不在暗示,危机,正在悄然而至。
我们印象中的南极是白雪皑皑的,整一大片白茫茫,给人的感觉是神圣的,可是3月份一份报道里的南极雪景图,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白雪“渗血”了,乌克兰位于南极加林德斯岛的弗纳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围出现了血红色的冰层,被称为“血雪”,它是一种“极地雪衣藻”。
这种红色藻类,只有在气候变暖的时候才会生长。
图源于网络
“血雪”之后,“绿雪”也蔓延了。5月20日,剑桥大学发表最新研究称,气候变暖导致了南极“绿雪”正在蔓延,已有1600多个绿藻繁殖区。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总有一天,人类会拱手还给大自然,地球清零,万物复苏,不是这个时代,就是某个我们不在的时代里。
许许多多的电影里的现实正在步步上演,一场又一场危机在逼近、降临,就像董卿说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4
植物异常生长,动物也在遭殃。
《我们的星球》记录了这样一群身处气候变化“一线”的海象,因为全球变暖栖息地锐减,到了夏天更是没有了栖身之所,无奈同类数量庞大,为了争夺海滩,它们只能自相残杀。
踏着同类的尸体,争夺着满含着鲜血的土地,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这么做,要么只能等死。
随着全球变暖,南极洲的风暴没有了冰川的延阻,风力强劲,南极的信天翁饱受其害。
图源于网络
每只幼小的信天翁在尚未能够自行觅食的时候,只能是爸爸妈妈出去寻找食物带回,可是幼小的信天翁要遭受的是强大风力的南极风暴袭击,12级飓风摧残之下,没有几只幼鸟能够幸存。
即使偶尔幸运的信天翁被吹到了鸟巢附近,也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鸟巢,否则可能会被冻死,即使只是吹到鸟巢底部,妈妈也无法通过气味和声音辨别孩子,所以幼鸟喊破喉咙也无用,就是这么残酷。
这也是这些年信天翁数量在锐减的原因,或许有一天,信天翁会从地球上消失。
全球变暖、病毒肆虐、植物异常生长、动物锐减,不要以为这些与人类无关,要知道,万物皆有关联,所有的最终危机最终都有可能会引到人类自己身上。
图源于网络
有研究表明:
全球气温每上升2.0摄氏度时,每年因热相关死亡人数大概每百万中有59.2-81.3人。
潮水汹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孤岛。
别等到危机不可逆转的时候,才惊觉其实从小事做起就可以避免大危机,到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迫在眉睫。
我是@翊昕聊生活 本文原创,全网同名,欢迎关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