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纸样设计要领(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裤装基本知识)
服装纸样设计要领(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裤装基本知识)较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6~12cm贴体类裤:裤臀围(H)的松量为0~6cm裤长 、上裆长与下裆长 、前裆缝与后裆缝(注:上裆长即直裆,WL至横裆线距离)二、裤装种类1、按臀围宽松量分
裤子是包覆人体臀、腹并区分两腿的基本着装形式;它与裙子最大的区别在于裤子有裤长、上裆、下裆,从围度上讲有腰围、臀围、横裆、中裆、裤口等。
1、裤子围度构成的基本因素
腰围与臀围 、臀围与横裆围 中裆围(膝围)与裤口(踝围)
2、裤子长度构成的基本因素
裤长 、上裆长与下裆长 、前裆缝与后裆缝(注:上裆长即直裆,WL至横裆线距离)
二、裤装种类
1、按臀围宽松量分
贴体类裤:裤臀围(H)的松量为0~6cm
较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6~12cm
较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12~8cm
宽松类裤: 裤臀围的松量为18cm以上
2、按裤长分:短裤、中裤、长裤。
3、按裤腰高低分类
低腰裤:腰口线低于标准腰口线以下,腹围线以上。
中腰裤:日常裤装所表现的一种形式,其腰宽在3~4cm.
高腰裤:腰口线落在标准腰口线处,是腰头宽设计较高的。
4、按脚口造型分
锥形裤:脚口<中裆宽
喇叭裤:脚口>中裆宽
直筒裤:脚口=中裆宽
裤装式样
裤装结构线名称备注:人体腰臀部体型特征
人体后中心腰臀的倾斜度约10~13°,是裤子后上裆斜度(也称困势)的依据。
裤装原型纸样设计
一、男裤原型纸样设计
1、规格设计
裤长:一般用号 2cm 也可以参照GB中控制部位数值表的腰围高。
腰围:一般用型 2cm
臀围:一般净H* 8~12cm
选用号型:170/74A 单位:cm
裤长L:100 腰围W:76 臀围H:100
中裆宽(膝围):24 脚口宽:23 腰头宽:4
2、裤装原型制图
前裤袋定位设计
后裤袋定位设计
1)女体的腰节比男体的腰节要高,因此,同样的身高下女裤的立档大于男裤;
2)女裤腰的臀腰差值大于男体,女体比男体的后臀更丰满,侧臀更外突,臀峰比男体低,所以女裤比男裤的后省量更大、更长。
3)男女存在生理上的差异,所以男裤前档的凹势大于女性,也决定了门襟设在前中心位置,而女裤前后可随意设置。
四、男女裤原型的结构分析
1、立裆深与腰口线的关系
在原型中,立裆深可采用号/10 H/10—(1~2)cm计算,根据公式得到的结果,腰口线(不含腰头)基本落在人体髋骨线上(1~2)cm位置,从而是腰口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日常裤装。
2、前后臀宽的分配关系
由于人体臀部的隆起量大于腹部,故一般情况下前臀宽为H/4—1cm,后臀宽为H/4 1cm,使侧缝线在人体两侧保持自然下垂状态。
3、总裆宽的计算及前后裆宽的选择
总裆宽的经验公式为1.5H/10(或1.6H/10)(裤型变化是,可按需要进行调整,如宽松型的,总裆宽为1.6H/10~ 2H/10);
根据前后裆在人体位置,前小裆宽约占总裆宽的1/4 后小裆宽约占总裆宽的3/4。
4、后中起翘的产生
1)考虑人体活动时,臀部变化的需要;
2)由于后中存在困势(指后裆缝上端处的偏进值 )
对一般体型的人,困势的大小与臀腰差有关:臀腰差越小 则困势也越小,起翘量也越小;臀腰差越大 则困势也越大,起翘量也越大。
对于无明显凸臀和无明显平臀者 其后裆缝的倾斜程度为2.5-3cm;对于凸臀和平臀者 其后裆缝的倾斜度应酌情调整量.
变化裤装结构设计
1、低腰裤子的腰位设计
低裤子在纸样设计时,将腰位降低,前片将余省侧缝中,后片将余省合并为一省,省位取中(或在后中和侧缝去掉)。
低腰喇叭裤
先分析款式结构,再根据进行变化。裤摆宽度增加的同时加长至脚面;由于前裤摆落到脚面,应使前裤口稍作凹状,后裤口作凸状处理
2、高腰裤:腰线抬高、脚口收紧
3、多片分割的鱼型裤
依据款式图作前后片的分割线,分布在臀腹部的分割线要与臀凸相对应,以降低移省后纸样变形;省量移到分割线上。请
4、短裤
降低后小裆,同时确保前后裆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