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最新规划图4环(开封里城大院)
开封市最新规划图4环(开封里城大院)里城内为什么出人才少呢?这与淸朝的制度有关。清廷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和防止满人汉化制定的《八旗营房制度的十条规定》有关。规定中说:旗人不准纳妾丶不准经商丶不准与汉民通婚丶不准与汉民交产丶不准卖唱及登台演戏,旗人女子禁效汉人装束,未经选秀不准私相订婚等,使旗人与社会缺少接触,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清规戒律一直到了清代后期才逐渐放松。特别是到了清末,由于旗人人口增加和政府财政困难两大原因,淸廷才逐步放宽了对旗人就业的限制,开封里城此时才出现旗人经营的商业。1898年,在城守尉关德岐的主持下,里城兴办了工艺局丶织布局,并开设两个织布厂,而后又发展种桑养蚕,设立同善局,开办公益事业和建立一所女子学校等。 清代取士实行科举制度。旗人虽亦需参加科考,但不论童试(考秀才)或乡试(考举人)都享受优待。童试每6人录取一人。乡试每10人录取一人。和汉人参加科考,数十人丶上百人也录取不上一人相比,旗人想中举都较汉人容
春天里天气清朗,空气新宣,骑上共享单车,约上三丶五好友,在开封市区内进行一次“胡同游”,一定会使您心情愉快,而且又增长知识。因为“胡同游”是免费的,人不多不用担心拥挤,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今天无事,就跟学友们丶朋友们丶网友们进行一次“胡同游”。因为我在外地,只能为大家空中导游了。今天要说的是:“开封里域大院”。
里城之兴起,缘于淸代旗营之设。而全国南京丶西安丶太原丶杭州丶德州等20余座城市设有旗营和理事厅同知署机构,开封只是其中之一。
开封里城大院在龙亭公园之东,很多人都知道,但它不是过去的里城。过去的里城在今龙亭大殿以北,南墙在今市体育场门前东西一线,北墙在北城墙之南,东墙在临水宫(今河大附中北院)南北一线,西墙在今文昌后街。东西南三面设有城门,都在墙之中部。南门为正门,直对今龙亭东侧之大道。门上有城楼三间,东西两门城楼则只有一间。城墙以土筑就,约高3米左右,周长约3公里,占地面积约零点八平方公里,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河南巡抚杨宗义奏请圣祖批准为八旗兵驻防而营建的,建于公元1718年至1720年。初称旗营,后来由于随军眷属的迁入和定居,又称满洲城丶里城。当年的八旗,指的是正红丶镶红丶正黄丶镶黄丶正白丶镶白丶正蓝,镶蓝。
里城中有府衙丶兵营丶操场丶庙宇丶学校等管理机构及供官兵和眷属工作丶操练丶生活丶学习等场所,是一个具有真实意义的“城”,一个和汉族隔离开来,具有明显贵族色彩的“城”。
开封旗营最高的统治者是城守尉,属正三品官,设统镇府(因城守尉兼任统领,故称统镇府),即城守尉衙门。旗的最高官职是佐领(俗称大老),正四品。
在清代,满族旗人享有种种特权。孩子生下来即享有一定的俸禄,成年以后顶了缺,其工资薪俸亦较汉人为高。比如在里城内当差的“莫其哥”(支杂差的汉族工人)月工资1500文,尚不足银一两(每两银折合制钱1580文),与满蒙旗人相比,一名步甲尚月支银4两,差距是很大的。
另外,里城内各旗的行政事务由各旗自己管理。就是民事丶刑事案件,也都由夲旗自己解决处理,解决不了的,报城守尉衙门处理。如果城守尉衙门仍然解决不了,报理事厅衙门处理。理事厅是专门审理满蒙旗人民事丶刑事案件的机构。如旗人犯罪,需要治罪的,必须经理事厅衙门审理丶判决。开封的理事厅衙门就在今天的理事厅街小学处,理事厅街即由理事厅设在该街而得名。这就像“法外法权”一样,旗人犯了罪,汉人无权审问。
清代取士实行科举制度。旗人虽亦需参加科考,但不论童试(考秀才)或乡试(考举人)都享受优待。童试每6人录取一人。乡试每10人录取一人。和汉人参加科考,数十人丶上百人也录取不上一人相比,旗人想中举都较汉人容易得多。我国知名学者丶生物学家丶生物研究所所长翟炳志先生(即秉志丶字农山)即系开封驻防旗人子弟,清代末科举人。翟是选拔优秀人才官费出国深造时被选中的第一批出国留学生,是开封里城走出去的最知名人士。
里城内为什么出人才少呢?这与淸朝的制度有关。清廷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和防止满人汉化制定的《八旗营房制度的十条规定》有关。规定中说:旗人不准纳妾丶不准经商丶不准与汉民通婚丶不准与汉民交产丶不准卖唱及登台演戏,旗人女子禁效汉人装束,未经选秀不准私相订婚等,使旗人与社会缺少接触,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清规戒律一直到了清代后期才逐渐放松。特别是到了清末,由于旗人人口增加和政府财政困难两大原因,淸廷才逐步放宽了对旗人就业的限制,开封里城此时才出现旗人经营的商业。1898年,在城守尉关德岐的主持下,里城兴办了工艺局丶织布局,并开设两个织布厂,而后又发展种桑养蚕,设立同善局,开办公益事业和建立一所女子学校等。
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成立。192之年5月冯玉祥攻占开封,赵倜部瓦解。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冯玉祥为河南省督军。冯玉祥首先以搜查枪支弹药为名,搜查了旗营及满蒙族人的住地,下令遣散旗营,并将旗人全部(眷属约4000人)赶出了里城。当时冯玉祥采取了三条措施:
1:发给若干迁移费,可以拆走自己住的房屋,不拆的每间给10元,佐领等官员住房可以自行拆卖。
2:统镇府衙门丶学堂等公益事业用房一律归公。
3:集中满蒙旗人中之青少年1000来人,送至郑州豫丰纱厂做工,学习谋生手段。其余所有成年人帶其家人老小,分别迁到通许县丶杞县丶陈留等地分田务农。
冯玉祥的河南省督军只干了半年,1922年调任陆军检阅使,率部去了北京。而被冯玉祥赶出开封里城的这一帮旗人,由于多年来养成了吃喝玩乐丶好逸恶劳丶提笼架鸟丶打猎斗鸡丶玩花逗虫的习惯,在工厂不会做工,在农村不会种地,最主要的是吃不了苦。不到一年,旗人们先后回到开封。原来的里城这一大片地方,蒋冯大战时,曾一度作为飞机场,后来则撂荒成了荒地。1931年在此修建了河南省体育场(即现在的华北体育场)。1938年开封沦陷期间,体育场附近还办起了跑马场。直到1948年开封解放以后,这一帶才逐步盖起了工厂丶学校和居民区。
从郑州丶通许丶杞县丶陈留返回的旗人,在里城旧址的东半部搭起窝铺住了下来。他(她)们沒了奉禄,只好以刮盐土丶熬硝碱丶卖煤土为生。后来由开封里城走出的名人翟炳志先生回汴,目睹了此景,及时向政府和社会呼吁救助。政府和各级公益事业团体捐助了一批钱财,盖了百十间房。即人们常说的里城大院。
目前的铁制牌坊“里城”是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几拾户人家捐款制作的。满蒙旗人他们还有一座祠堂。祠堂内供奉着努尔哈赤丶成吉思汉丶毛泽东的像片。旗人们只有在春节前举行纪念活动时,才穿上满蒙人的服饰,并进行摔胶丶抖空竹等各种表演。以上照片是老饼老师所拍,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