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经典语录摘抄有哪些(茶馆生错了时代)
茶馆经典语录摘抄有哪些(茶馆生错了时代)茶馆的另一外常客,是一个看相骗人的唐铁嘴。唐铁嘴兜里并没有多余的银两来喝茶,但架不住他油嘴滑舌爱耍赖,已经在王掌柜茶馆免费喝了一年的茶。(电影版庞太监)(电影版老汉和刘麻子)庞太监和刘麻子约在了茶馆见面,刘麻子带着讨好的笑容向庞太监递着话,庞太监抱怨着一个乡下丫头居然要花二百两银子,刘麻子立即向老太监夸赞着老汉女儿的俊俏。另一边说服了女儿的老汉带着女儿再次来到了茶馆,在刘麻子的引见之下,老汉女儿第一次见到了九十多岁的庞太监,竟然晕了过去。
《茶馆》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作品。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一个相对固定的狭小场所,一个人口流动较大的地方,一个小茶馆兴衰的几十年,大小人物陆续出现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个江湖小故事,揭示了清末的人生百态。
(作家老舍)
茶馆的老板,王掌柜是一个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每天穿梭于权贵老爷、市井小民之中,满足茶馆上上下下的需求,可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王掌柜的打理下,茶馆生意也越做越好。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天,一位老顾客刘麻子来到茶馆坐下,身后跟着一位满脸胡腮、衣着简陋的老汉,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讨价还价,原来刘麻子想花十两银子买下老汉十五岁的女儿,献给宫里的庞太监做老婆。
(电影版老汉和刘麻子)
庞太监和刘麻子约在了茶馆见面,刘麻子带着讨好的笑容向庞太监递着话,庞太监抱怨着一个乡下丫头居然要花二百两银子,刘麻子立即向老太监夸赞着老汉女儿的俊俏。
另一边说服了女儿的老汉带着女儿再次来到了茶馆,在刘麻子的引见之下,老汉女儿第一次见到了九十多岁的庞太监,竟然晕了过去。
(电影版庞太监)
茶馆的另一外常客,是一个看相骗人的唐铁嘴。唐铁嘴兜里并没有多余的银两来喝茶,但架不住他油嘴滑舌爱耍赖,已经在王掌柜茶馆免费喝了一年的茶。
在这动荡的年代,人们聚集在一块少不了唠唠国事。但茶馆里的柱子上贴着一个牌子:莫谈国事。喝茶的人个个噤若寒蝉,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因为哪句话而被特务带走。
可是有的人偏偏要谈国事,常四爷是旗人,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他痛恨洋人、看不起为洋人办事的人,直接在茶馆发出了“大清国要亡”的感叹。
茶馆的房东秦二爷也来到了茶馆,四处参观茶馆之后,终于向王掌柜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涨租金。
此时,一个饥肠辘辘的小姑娘闯进店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桌上的食物,小姑娘的母亲也随之进入茶馆,请求秦二爷能够买下自己的女儿。
秦二爷冰冷的喝令王掌柜将二人轰出店外,一旁的常四爷让掌柜拿一碗面给母女俩。王掌柜来到常四爷旁边,对常四爷的慷慨和仗义表示敬佩,又说道:“但是这种事情太多了”,话锋一转又来到了秦二爷的身旁。
(电影版秦二爷和王掌柜)
秦二爷吩咐王掌柜涨租金是必须的,不然就将这个茶馆收回作为工厂的一部分。实际上,财大气粗的秦二爷是实业救国派,坚定认为通过先进的技术可以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他已经收回了大部分的店铺打算改成工厂,决心一展宏图。
意气风发的秦二爷离开茶馆后,清政府的两个特务开始发难,责问众人是谁说出“大清国要亡”的话语,便直接带走了常四爷。
(电影版常二爷)
在整部话剧中,老舍通过裕泰茶馆的兴衰向世人展示了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沆瀣一气,残酷镇压爱国学生和共产党人,茶馆的生意日益惨淡。
此时的王掌柜早已将茶馆传给了儿子,刚正不阿、正直善良的常四爷在监狱被关了一年,出来后开始卖菜为生,常四爷一直到死始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实业救国的秦二爷的工厂被国民党全部没收,政府打砸烧毁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秦二爷的所有的努力也化为灰烬;
刘麻子的儿子伙同一位高官打算霸占王掌柜的店铺,精明、善于应酬的王掌柜也逃不过茶馆被霸占,最终以上吊的方式结束了惨淡一生的命运。
(电影版年老的王掌柜)
在一个昏暗腐败的社会中,个人的命运常常被裹挟着,善良正直的老百姓笼罩在饥饿与贫困的乌云之下,卖掉女儿是让女儿活下去的唯一活法,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军官、特务横行霸道。
文中不同人物的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全部子承父业。王掌柜从父亲手中接下来了茶馆,在自己风烛残年之际又交给了自己儿子;唐铁嘴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看相“事业”;小刘麻子发现了一套新的拐骗妇女的计划。
(年老的秦二爷、王掌柜、常四爷)
回头看看生活中的我们,教育确实带给了我们一条更加丰富和光明的道路,尽管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可能又回归到了父辈的生活轨道,但总有一部分年轻人在努力探索着一条家庭里无人走过的路,终归子承父业不再是一道必选题。
与此同时,秦二爷、常四爷、王掌柜他们不幸地走在了一条下坡路,他们所有的努力只成为杯水车薪的挣扎,最后与时代一同急转直下;而我们幸运的走在了一条上坡路,能力各异的我们选择在不同地点各显神通,所有的付出最终促成了种花家未来的无可限量。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