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关古镇有哪些景点值得去玩(乡愁带你游古镇)
漫川关古镇有哪些景点值得去玩(乡愁带你游古镇)穿越岁月的洗礼,双戏楼比肩而立100多年。如今,这里仍然上演着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也让生活在古镇上的漫川关人不仅能够安享日子的清闲和风雅,也让生活中多了一份协商共荣的欢乐。每逢节庆之日,双方的戏楼都会请来戏班,唱上一出家乡戏,娱神娱己。由于两座戏楼紧紧相连,如果一起开唱,南腔北调就会相互干扰。于是,南北两地的商家们搭拢了板凳,依照着“朝秦暮楚”的协商办法,定下了规矩:给马王爷唱戏的时候,唱南腔;给关帝老爷唱戏,就唱秦腔,两者不同时间唱。《记住乡愁》第三季《漫川关镇——相商有责》中,曾为大家介绍过一座双戏楼,所谓的“南腔北调”在这里上演了百余年……鸳鸯戏楼俗称双戏楼,是漫川关镇明清建筑群标志性古建筑,隶属骡帮会馆,位于骡帮会馆的正对面,始建于清光绪十二(1886) 年,是当时居民客商的文化娱乐场所。戏楼结构严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两座戏楼高度一致,面积相同,虽是连体,
第六十四站
漫川关镇
漫川关镇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东南部。作为陕西的南大门,漫川关镇距离陕西湖北两省交界处不过8公里,以“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且地处“秦楚”要冲而得名,是千年古镇、文化名镇、边贸重镇。古镇有骡帮会馆古建古居23个,属4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陕西省保留规模较大、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1.鸳鸯戏楼
《记住乡愁》第三季《漫川关镇——相商有责》中,曾为大家介绍过一座双戏楼,所谓的“南腔北调”在这里上演了百余年……
鸳鸯戏楼俗称双戏楼,是漫川关镇明清建筑群标志性古建筑,隶属骡帮会馆,位于骡帮会馆的正对面,始建于清光绪十二(1886) 年,是当时居民客商的文化娱乐场所。戏楼结构严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两座戏楼高度一致,面积相同,虽是连体,但却风格各异。北边的戏楼飞檐斗拱、庄重大气,被称为“雄楼”;南边的戏楼雕梁画栋,结构细腻,被称为“雌楼”。戏楼面对两座庙宇,北楼面对的是北方商人供奉的关老爷,南楼面对的是南方商人信仰的马王神。
每逢节庆之日,双方的戏楼都会请来戏班,唱上一出家乡戏,娱神娱己。由于两座戏楼紧紧相连,如果一起开唱,南腔北调就会相互干扰。于是,南北两地的商家们搭拢了板凳,依照着“朝秦暮楚”的协商办法,定下了规矩:给马王爷唱戏的时候,唱南腔;给关帝老爷唱戏,就唱秦腔,两者不同时间唱。
穿越岁月的洗礼,双戏楼比肩而立100多年。如今,这里仍然上演着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也让生活在古镇上的漫川关人不仅能够安享日子的清闲和风雅,也让生活中多了一份协商共荣的欢乐。
2.明清街
明清街依山傍水,是南北走向,背靠青龙山,面临靳家河,北窄南宽,外形酷似蝎子,因而又称“蝎子街”。街道以拐弯为段落,自北向南,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上街以小作坊、手工艺为主;中街以商业贸易为主:会馆、商号、骡马店、酒肆、茶楼、店铺分列街道两旁;下街大多以水旱码头往来搬运为主。街道全长1080 米,最宽处约6米,最窄处约2米。
街两旁店面是一色的黑漆铺板门,木架板楼,民居大多为庭院式结构,前为铺面,中为客厅厢房,后为生活区。步入明清老街,古色古香,曲径通幽,一种悠久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3.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中街,坐东向西,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历时5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竣工,由陕西、山西和河南骡帮共同出资修建,是陕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会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由两部分组成,南为马王庙,北为关帝庙,合称骡帮会馆。现存大殿、献殿、厢房、广场、戏楼,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
马王庙大殿、献殿与厢房组成四合院,中为天井,院中四面台阶均用大青石条磨光对缝砌筑,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团花图案。关帝庙建筑式样风格与马王庙相同,一墙之隔,留有通道。
当你来到漫川关才会知道,“朝秦暮楚”这个经常被作为贬义使用的成语,原本并不是贬义……
作为陕西省的南大门,漫川关镇曾经是秦楚交战的中心地带。当时,双方征战愈演愈烈,各有胜负。有时经过一夜交战,秦军胜;太阳落山后,楚军反攻,又反败为胜。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仓皇之中,百姓为了生存,“发明”了这套生存之道:白天说秦语、穿秦服、行秦礼,晚上易楚帜、唱楚歌、循楚俗。
从战争中“朝秦暮楚”的智慧开始,漫川关人懂得了变通,不论经商还是唱戏,漫川关人总有自己的办法,来和平解决争议。这个小小的古镇,时隔千年,虽已淡褪了过去的繁华,但岁月的洗礼又给了它更深的韵味。一曲小调唱一个朝夕,古老静谧的漫川关里,还藏着很多故事……
“中人”是漫川关人遇上纷争,对居中调解人的尊称。68岁的杨品发是古镇上最受尊敬的“中人”之一。几十年来,他成功调解了几百起民事纠纷,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件童年往事。《记住乡愁》第三季《漫川关镇——相商有责》中就讲述了这件趣事……
从前,杨品发家人想分得一块田地,就找了一位“中人”。当时的杨品发只有六七岁,虽然很多细节都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位“中人”的模样他却从没忘记。
这位“中人”是一个开小卖部的老汉,做了十多年小生意,忠厚老实,凭借着一纸协议,得到了当事双方的共同认可与尊重,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这让杨品发也萌生了以后要当一个“中人”的念头。从二十多岁开始,在工作之余,遇到家族里、邻居间有纠纷,他都会到现场去协商调解。“小事以情、中事讲理、大事依法”是杨品发做“中人”遵循的原则。
十多年前,古镇上一对张姓的兄弟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在分配房屋时,产生了纠纷。两兄弟都想分到更宽广、明亮的地方,双方各持己见,寸步不让。家里人见事情越闹越厉害,赶紧请来了杨品发。
为了让事情妥善解决,杨品发轮流把兄弟俩叫到一边,摆道理讲亲情,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调解最终达成协议,看着兄弟俩和好如初,杨品发十分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要一直做“中人”的信念。
1.漫川“八大件”
漫川人好客,每逢宴请,均以“八大件”招待。菜名讲究,佐料繁多,做工精细,色香味俱。“八大件”,主要由8道菜肴组成。在客人尚未到齐之前,一般先摆四样干鲜水果、四样凉拌小菜,共8个拼盘,中间为凉调三鲜“顶头盘子”,以便为先到的客人闲聊消遣之用。
待客人齐聚后,主管知事发表祝酒词,代表东家向客人致谢,并向客人敬第一杯酒,这时厨房端出头道热莱,“八大件” 席面才算正式开始。“八大件”分为:四扣碗、四炒盘。顺序为: 刮刀丸子、肉丝大炒、豆油卷子、干炸鸡块、甜酸糟肉、红薯丸子、红莲蹄子、肉片小炒。
2.山阳羊肉泡
山阳羊肉泡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特色小吃。山阳羊肉泡在煮馍过程中加入了羊油熬成的辣油,辣味与羊肉的鲜香浑然天成,形成了浓郁的山阳味道。
3.山阳豆油皮
山阳豆油皮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特产。山阳豆油皮即豆腐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山阳人宴席必上菜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豆油皮,山阳人称豆油,是把豆浆倒入锅中文火烧煮,豆浆中的蛋白质及脂肪浮于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氧化成的薄皮。待皮成型后,用竹片或竹条插入薄皮下挑出,放置于通风透光处,自然晾干。豆油皮有多种吃法,最常见以凉拌、烧汤和下火锅为主。
古镇临河街和镇中心有许多宾馆,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游人也可以驱车15公里,前往上津古城住宿,晚上更静谧悠然。
编辑 | 王昕彤 刘晨 樊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