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悲惨遭遇(对女性最为危险的国家)
印度女性悲惨遭遇(对女性最为危险的国家)除了社会制度以外,印度的案件处理流程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新闻周刊》曾披露,即使有人因性犯罪在印度被捕,由于缺乏调查和证据,他们仍然会在短时间内被无罪释放。一些德里警察也抱怨,大多数警察其实没有接受过收集、保存证据的培训,而且警察局内也没有保存强奸案证据(比如精液、体毛等)所需的设备,所以通常很难通过科学证据判定犯人有罪。瑞士信贷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在印度,9位亿万富翁所掌握的财富与50%的底层人口(约7亿人)相同。在这种极度不平等之下,高种姓的男性可以任意实施强奸或其他性侵犯行为,而不用受到任何处罚。受到如此迫害的女性,也常常因为威胁、金钱等因素,而选择保持沉默。2012年12月16日,印度德里发生一起恶劣的强奸谋杀案,受害人的肠道、腹部、生殖器均因钝器而受到严重损伤,她也因此在事发13天后去世。这场案件作为一根导火索,在印度议会引起轩然大波,两院议员甚至搁置自己原本的事务,在案件报告
2018年6月,汤森路透基金会发布了一项全球民意调查,以六个因素(医疗保健、性暴力、非性暴力、文化习俗、性别歧视和人口贩卖)评估“哪十个国家对女性最为危险”。结果显示,印度,在性暴力、文化习俗、人口贩卖上均表现最差,它也因此以无可匹敌的姿态荣登榜首。
2016年的统计数据曾显示,在印度,每13分钟就有一位女性被强奸,每天有6名女性被轮奸,每69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嫁妆死亡”(一种因夫家认为嫁妆不够而直接或间接杀死妻子的事件)……加上数不胜数且未被记录的性骚扰、偷窥、家暴等事件。即使印度被称为“女性政治家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印度女性的总体地位和权益依然饱受威胁。
英国卫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些居住德里的女性,并询问其关于身体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的回应是,她们已经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让自己更安全,比如减少单独外出次数,天黑前必须回家,外出时需要获得家人许可,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衣着以及姿态等等。记者还了解到,虽然印度宪法有维护妇女权利的条款,但它们通常不会被人执行。
强奸,是印度“四大最常见的针对女性犯罪之一”,印度国家犯罪局2019年报告称,一年内,全印度共登记强奸案32033起,平均每天88起,并且“可能有71%的强奸事件没有被登记在案”。该局在2012年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还显示,登记报告的强奸案中,大约有40%的受害者为未成年人,95%的强奸案为熟人作案。
2012年12月16日,印度德里发生一起恶劣的强奸谋杀案,受害人的肠道、腹部、生殖器均因钝器而受到严重损伤,她也因此在事发13天后去世。这场案件作为一根导火索,在印度议会引起轩然大波,两院议员甚至搁置自己原本的事务,在案件报告后的第二天就开会讨论了此案。
12月22日,约四千人在简塔曼塔天文台发起抗议,要求政府保护妇女权益。此外,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和孟买等地也同时爆发了多起抗议活动。大量聚集的民怨使印度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2013年,印度法律拓展了强奸罪的定义(在以前,只有发生阴茎-阴道性交行为的强奸才会被定罪),并将性同意年龄从16岁提高到18岁。印度政府还额外增加了快速法庭制度,允许受害者能迅速起诉强奸案,但其公平性受到了法学界质疑,因为印度案件积压现象过于严重,司法资源也明显不足(法官比例仅有百万分之14)。
印度强奸文化如此盛行,其原因之一便是种姓制度,虽然印度已经禁止种姓制度70多年,但长久以来的渗透,让这种制度仍然存在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瑞士信贷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在印度,9位亿万富翁所掌握的财富与50%的底层人口(约7亿人)相同。在这种极度不平等之下,高种姓的男性可以任意实施强奸或其他性侵犯行为,而不用受到任何处罚。受到如此迫害的女性,也常常因为威胁、金钱等因素,而选择保持沉默。
除了社会制度以外,印度的案件处理流程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新闻周刊》曾披露,即使有人因性犯罪在印度被捕,由于缺乏调查和证据,他们仍然会在短时间内被无罪释放。一些德里警察也抱怨,大多数警察其实没有接受过收集、保存证据的培训,而且警察局内也没有保存强奸案证据(比如精液、体毛等)所需的设备,所以通常很难通过科学证据判定犯人有罪。
此外,即使拥有足够的证据让罪犯受审,印度的法院系统也可能无法处理这些案件。通常,起诉需要等待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后才能得到审理,每年还约有90%的性犯罪案件会一直处在审理中,而经过审理后的性犯罪案件,也仅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定罪。层层“筛选”下来,被绳之以法的罪犯可以说寥寥无几。松懈的法律,给了很多性犯罪者可乘之机。
和“强奸文化”类似,“夏娃的挑逗”这个词于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广泛流传。它主要用来代替一些性犯罪的行为和词语,比如性骚扰和强奸。
在印度,它无处不在——海滩、道路、电影院、公共汽车、甚至各大教育机构。即使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也可能会沉溺于进行这种无礼且粗鲁的行为。轻则针对女性吹口哨、叫喊、大声评论,重则侮辱、强奸,甚至杀害。
早在1950到60年代,“夏娃的挑逗”就已经被印度和孟加拉的各路媒体和警方应用。它以圣经中的夏娃为媒介,暗示女性在自甘堕落,并引诱男人对她们实施侵犯。
在今天的印度报纸中,你可以找到“夏娃的挑逗”,也依然可以找到各种有关“性”字眼的文字,只是相对来说,前者用的比较频繁而已。从封面、标题,再到正文,每当提到女性如何被殴打、触摸甚至被撕破衣服时,“夏娃的挑逗”这种“规避词”便会出现。
“夏娃的挑逗”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犯罪,它难以在法律上进行判断,因为犯罪者常常行动谨慎且“不留痕迹”;警方的调查和定罪也难以成立,因为受害者往往不愿出庭作证,警方也不将性骚扰当作是严重的罪案。另外,在印度男性民众的观念中,“夏娃的挑逗”只是为了“引起女孩注意”而已。国际妇女研究中心(ICRW)在孟买针对1000名少年进行的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夏娃的挑逗”是一种“无害且不冒犯”的行为。想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依靠大规模持续运动、教育补偿等多方面推波助澜才有可能实现。
无论是“强奸文化”,还是“夏娃的挑逗”,它们都让拥有女孩的家庭充满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男性对女性的这种“特别关注方式”也使女性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性压力。只有限制、根除这类行为,才能够帮助女性重建自信,并进一步促进印度的两性平等。但是,在女性权益饱受威胁的印度,不发动大规模变革,这些梦想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词条:Rape in India、2012 Delhi gang rape and murder、Rape culture、Eve teasing、Gender inequality in India、Women in India
2012年印度犯罪统计第五章 《针对妇女的犯罪》
BBC新闻 《Is India really the most dangerous country for women?》
英国卫报 《India is the most dangerous country for women. It must face reality》
世华媒体 《印度‧拒绝夏娃的挑逗》
印度教徒报 《Controlling eve-teasing》
图片来源:
pixabay、谷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