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才女绝非浪得虚名(民国奇葩陆小曼)
陆小曼才女绝非浪得虚名(民国奇葩陆小曼)风华绝代马未都说:“陆小曼这样的女人,放到现在,即便是二婚也是很受欢迎的。”为什么?因为,陆小曼不仅有一副好看的皮囊,还有一个独特的灵魂。
文/闲筝如水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语非年
说起陆小曼,人们总喜欢给她贴上“交际花”、“名媛”、“徐志摩太太”这样的标签,事实上,陆小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未都说:“陆小曼这样的女人,放到现在,即便是二婚也是很受欢迎的。”
为什么?
因为,陆小曼不仅有一副好看的皮囊,还有一个独特的灵魂。
风华绝代
民国红颜风光无限,陆小曼惊艳于帝都,风情于上海,她是民国画卷里不可缺少的一笔淡墨。
1903年11月7日,陆小曼出生于上海孔家弄,这一日是农历九月十九,亦为观世音的生辰。
陆小曼眉清目秀,肤白似雪,于是就有了“小观音”的称号。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民国财政部司长,母亲是名门望族。
陆定夫妇养育九个子女,前面八个孩子皆不幸夭折,独小曼幸存于世,小曼自然是陆家那颗璀璨的明珠。
陆小曼成长于书香门第,大富之家。锦衣玉食的生活,诗书名门的教养,视若明珠的宠爱,成就了她惊艳于世的美貌和才情,热情大方的脾性。
她既有南方女子的柔婉和妩媚,亦有北国佳人的的清脆与练达。
西洋派画家刘海粟对美女本就极其挑剔苛刻,艺术鉴赏品位又极高,他在《小曼篇》中如此描述初次见到小曼:
“谁知站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位美艳绝伦、光彩照人的少女, 啊!她就是陆小曼!”
梁实秋曾描写她,“面目也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聘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
何竞武的女儿何灵琰与陆小曼极为亲密,她说,“小曼别有一种林下风致,淡雅灵秀,若以花草拟之,便是空谷幽兰,真是一位诗人心目中的绝世佳人。”
陆小曼带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柔美曼妙的身段,优雅轻盈的姿态,风云于繁花似锦的上流社会,她是独一无二的惊鸿仙子。
磊庵在《陆小曼与徐志摩艳史》中说,
“北京的外交部常常举行交际舞会,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快。
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而她的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
陆小曼不仅美貌出众,才情惊世,她还有属于她的气场。那种气场是从骨子深处透露出来,有着摄人心骨的魅力。
有一次小曼陪外宾观看国粹的文艺表演,有些外宾观看的时候说:“这么糟糕的东西怎么可以搬上舞台?”
小曼决定要杀杀外国人的威风,她说:“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欣赏法国的歌剧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有特色的节目,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
外国人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耸耸肩了事。
在变幻无常的社交场中,陆小曼以她的冰雪聪慧,游刃其中。
在节日宴会上,几个外国人为了取乐,用烟头触碰中国孩子手里的气球,突然“乒”的一声燥裂,原来高高兴兴玩着的孩子吓得哭叫起来,而那些外国人却捧腹大笑。
在场很多人都很生气,但又不能在这重要的外交场合真正地撕破脸。
陆小曼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用同样的做法烧破外国儿童的气球,外国小孩也吓哭了,使洋人吃惊,也使那些高级华人目瞪口呆,而陆小曼自己则坦然自若。
陆小曼妩媚妖娆的外表下有一颗气度不凡的心,引来无数人的倾慕。
胡适说:“陆小曼是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徐志摩说:“她的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眼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陆小曼在民国,如一朵雨后清新的蔷薇,带着些许嫩刺,些许张扬,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芳华,瑰丽芬芳,足以惊艳四方。
山水画者
陆小曼不仅是一代旷世佳人,也是一代才女。多少人为她倾倒的,还有她笔下清新淡雅的花花草草。
郁达夫说:“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刘海粟赞其说:“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
陆小曼的秉性承自母亲吴曼华。吴曼华乃大家闺秀,自小研习古文,专擅笔墨丹青,小曼深得母亲的精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5岁那年,她在圣心学堂读书,她对绘画的灵性与天赋逐渐崭露头角。
有一次,一位法国人来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作品,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小曼的作品,法国人很是欣赏,当即付了200法郎,将画买了回去。
小曼虽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但她依然痴迷于中国的山水画,就像她的人一样,外表妖娆曼妙,骨子里依然是中国大家闺秀的气度与魄力。
陆小曼拜师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绘画名家,悟性很高,很快就掌握了细笔工整密体的画法。
都说画如其人,陆小曼心性自然,格调高雅,内心始终清澈如水,所以她的画自然天成,毫无雕琢,毫无修饰之气。
陆小曼说:“我爱大自然,但我因病无法旅游,因此,我愿意陶醉在丹青的河山风景中。”
她擅长山水,画风清雅淡远,飘逸出尘。她的画,迷蒙清淡,温婉俊逸,最具有宋人诗意,明清风骨。
她的画作《寒林策仗图》、《垂杨依岸水》、《寒山雨意》、《山空寂静人声绝》,皆有浓浓古意,秀丽天然。
作家赵清阁如此评价她的作品:“清俊雅致,诗意盎然,自然洒脱,韵味无穷,洋溢着书卷气,是文人画的风格。”
在徐志摩逝世后的第十年,小曼的绘画卓有成就,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的作品有一百多件,有山水卷,也有花鸟虫鱼卷,赋色清丽雅致,格调脱俗,技艺精湛,轰动一时。
陆小曼在绘画中修行,亦在绘画中醒悟。她将内心情感,寄于流水空山,翠竹兰草。她用一支素笔,几点水墨,描绘锦绣山河,浩浩人世。
红尘诗客
在学生时期,陆小曼便能诗善画,写得一首蝇头小楷,而其古文功底更是精深。
她的骨子里有着深刻的文字情节,她所留的文字亦是绮丽潇洒,自然生动。
刘海粟赞其说:“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
陆小曼闲暇时亦撰文写诗,
“它们穿过了乱草与枯枝,
凌乱的砾石也挡不了道儿;
碧水似的秋月放出了
灿烂的光辉,像一盏
琉璃的明灯照着它们,
去寻——寻它们的目标。”——《秋叶》
她写过很多散文,如《泰戈尔在我家》、《随着日子往前走》,还翻译过《泰戈尔短篇小说集》、《萤火虫》等,甚至写过短篇小说《皇家饭店》和戏剧《卞昆岗》。
陆小曼自徐志摩逝世后,便告别红尘,掩门遗世,潜心整理徐志摩的遗作,以期能流传于世。
陆小曼整理了徐志摩的《秋》、《云游》、以及《眉轩锁语》、《爱眉小扎》等,并为此作序。
为了整理《徐志摩全集》,陆小曼苦心收集文稿。
在岁月流离,山河动荡的战争年代,那些文稿几经流失,她几度奔走寻找,方重觅佳音,使《徐志摩全集》最终得以问世。终不负她“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为人磊落光明,故她的文字,亦是潇洒从容,情真意切,有着清远情怀,豁然心胸。
人生如戏
她一直被世人认为是红颜祸水,然而,她不急不躁,不辨不恼,仍旧淡定地过自己的人生。
陆小曼喜欢唱戏,她说:“演戏绝不是易事,一个字咬不准,一个腔使得不圆,一只袖洒得不透,一步路走得不稳,就容易妨碍全剧的表现。”
她渴望沉浸在锣鼓喧嚣的戏曲中,着水袖云裳,折柳摘梅,唱一曲婉转逶迤的昆山。
1927年冬日,陆小曼演了一场《玉堂春》,座无虚席,压轴戏都是陆小曼,可谓是花开逢时,春风得意。那时,陆小曼的名气和风采,超越许多名角。
她还喜欢捧角,被她捧红的戏子,有十余位。磊庵在《聪明自误的陆小曼》里说:
“尤喜欢捧坤伶,先后有小兰芬,容丽娟及马艳秋、马艳云姊妹,花翠兰等人,均受过她的扶掖。”
陆小曼不仅听戏唱戏,她还译戏,她早期翻译《海市蜃楼》,后来和徐志摩合作剧本《卞昆岗》。
她时常会入戏太深,忘记自己只是个戏子,装扮着飘渺的故事,体会着虚拟的爱憎。
她演过许多场戏,走过别人曲折的路程,历尽别人的悲喜,阴晴聚散,难以言说。
她的一生浮华,恰似戏里的人生。在五光十色的红尘里,她曾被无数人膜拜、追捧,也遭遇过浮言谩骂,尝尽冷暖。她在戏里戏外,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风华。
所有的一切都似有安排,前尘往事都成为世人流传的故事,带着民国的风云,民国的烟雨。
然而,她的灵魂是独立的,是自由的,她铺纸作画,捧读红楼,编文写字。
真实的自己
生命是一趟寻找真实的旅行,从婴孩到成年,我们一路寻找一路失去。
而陆小曼是独特的,无论生活是繁花似锦还是支离破碎,她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真实的面目:爱自己所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无论生活给予她怎样的境地,她都敢为自己的人生拍板,莫论是非,祸福自承。
她不惧红尘,不畏世俗,她活得真实彻底,张扬执意。
面对生活,保持真实的面目需要莫大的勇气。
尘缘难尽,我们无以超拔;
物役累重,我们不忍减缓;
只有学会放下,才能背负起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活出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排版 | 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陆小曼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